葉海燕
摘 要:隨著我國的不斷發展和繁榮昌盛,人們對于文化內容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促進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如何讓群眾文藝作品的創作力度更上一層樓,是一個值得思考和探索的問題。筆者作為云浮市一個普通的基層文化工作者,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就如何加強山區城市群中文藝作品創作的力度,提出幾點意見和建議,為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關鍵詞:城市;群眾;文藝作品;創作
中圖分類號:D42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14-0188-02
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容之一,就是要讓文化事業得到繁榮發展,而衡量文化事業是否繁榮昌盛的一項重要標志,就是群眾文藝作品創作力度的高低。作為我市文化部門的一名基層工作者,筆者從群眾文藝創作的現狀開始分析,結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就如何加強山區城市群中文藝創作的力度,做出分析。
一、影響山區城市群中文藝作品創作力度的重要因素
(一)缺乏優秀的創作人才
缺乏優秀的創作人才,是群眾文藝作品創作中的主要問題。我市各個文藝部門中,從事文藝創作的工作人員寥寥可數,經常參與文藝創作的,只有一些還在學校工作的藝術類教師。當然,我省作家協會有很多優秀的作家,他們文學功底深厚,有很強的創作能力和藝術行為能力,也經常可以在各大報社雜志上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的文學水平無可置疑。但是純文學作品和群眾文學作品存在著差異性,它不能太束之高閣,也不能過于爛俗,既要接近群眾的生活,又要言之有物,要做到雅俗共賞,能夠引起大家的共鳴。同時,群眾文藝作品還有著創作艱難、發表不易的特點。所以,很多優秀的文學創作者往往都會對群眾文藝作品這一內容避而遠之,從而造成了創作人才的嚴重匱乏。
(二)缺乏專業的培養渠道
進行群眾文藝作品創作,是需要長時間持續性開展的一項文化工作,創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培養也是一項重要內容。各行各業都有喜歡文學的人,作為非專業的業余文藝作者,他們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會主動和文化部門保持聯系,進行創作,而更多的文藝創作人才,需要文化部門去進行挖掘和培養。
(三)群眾文藝作品創作的經費有限
有限的經費局限了群眾文藝作品創作的內容和規模。很多文化部門因為缺乏足夠的經費,最后導致無法有效的展開創作工作,只能夠自己‘掛帥上陣,由于缺乏經驗和能力,結果往往差強人意。
(四)群眾文藝作品創作門類的局限性
由于我省對于群眾文藝作品的創作門類有著硬性要求,只準創作舞蹈、曲藝、小品、戲劇等方面的內容,有較大的局限性,無法吸引到更多的文藝愛好者來進行創作。①很多文藝愛好者更喜歡創作散文、小說、詩歌等方面的文學作品,因為有了創作門類的限制,導致他們提不起興趣,喪失了對群眾文藝作品的創作熱情。
二、有效開展山區城市群眾文藝作品創作的相關策略
(一)重視業余作者,促進群眾文藝創作繁榮發展
我文化部門都應該重視群眾文藝作品的創作。各行各業不乏優秀的文藝創作者,只要得到主管部門的重視,將這些文藝愛好者有組織性的放在一起,不間斷的周期性的進行文藝創作培訓,對促進群眾文藝創作的繁榮發展有著重要作用。②比如,文化部門可以定期舉辦文藝講座,集中云浮市周圍的縣、鄉、鎮,凡是有興趣的文藝愛好者都可以參與進來,在熱鬧的氛圍中開展文藝創作活動,同時也有利于文化部門挑選出更多有質量的創作人才。
(二)培訓業余作者,保障群眾文藝作品創作質量
挑選出優秀的群眾作品創作人才,還需要對他們進行重點培訓,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最后所創作作品的質量。同時,文化部門還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激勵體系,對創作出優秀的群眾文藝作品的作者提出物質鼓勵,提高作者們的創作激情。③此外,組織部門還應尊重每一個文藝作品創作者,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比如說,文化部門可以每年提供一定的經費,舉辦文學作品比賽,對比賽勝出者及時頒發市級獎杯以及獎金,這樣有利于文藝創作者創作積極性的提高。
(三)關心業余作者,保障群眾文藝作品的創作源泉
關心業余作者不能夠只喊口號,組織部門可以組織業務作者定期召開交流大會,讓不同地區,不同背景的文藝愛好者們展開創作思想的交流,增強他們創作的靈感,加強地方見聞,開闊視野。業余作者在交流中實現共同進步,也在交流中吸收到更多的創作理念,這才是從文藝創作者的角度出發,真正的做到關心作者。此外,當他們在群眾文藝作品的創作中遇到問題時,也應該盡量去幫助他們去解決問題,從行動上愛護他們。這樣才能夠讓文藝創作者有更多的創作熱情,讓他們更加積極的進行群眾文藝作品的創作,對于加強山區城市群眾文藝作品的創作力度來說,是十分有意義的舉措。
三、有效發展山區群眾文藝作品創作隊伍的相關策略
(一)培養高素質群眾文藝作品創作骨干隊伍
作為一名基層的文化工作者,不僅僅要積極主動的進行群眾文藝作品的創作,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創作水平和能力,還要帶動周圍的群眾文藝作品創作者積極的開展創作活動,培養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創作骨干隊伍,為日后的創作工作提供一股可靠的中堅力量。
作為一名文化工作者,還需要了解文藝創作者的需求,從他們的角度考慮,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博得創作者們的好感,科學有效的帶領文藝創作者們展開群眾文藝創作活動,在活動中不斷鍛煉他們的能力和水平,以此來促進文藝骨干隊伍創作素質的提高。
(二)培養群眾文藝作品創作后備軍
群眾文藝作品的創作不是呆板僵化的,它需要不斷的新鮮血液的加入,需要更多不同的思想來實現智慧的碰撞。培養一支創作后備隊伍,一是能夠保障群眾文藝作品創作的延續;二是能夠給文藝創作不斷的帶來驚喜和活力,讓群眾文藝作品的創作有更多的想法和理念。培養群眾文藝作品的創作后備隊伍,一般著重于各個校園,培養學生的文學興趣,為他們日后創作出優秀的群眾文藝作品打下夯實的基礎。比如,文化部門可以和各個學校的文學會建立緊密聯系,定期在學校里面組織文藝活動,辦校園刊物、召開校園小短文創作競賽等,讓學生們積極的參與到文藝活動中來,提高他們對文藝的興趣。當學生有興趣之后,可以定期舉辦學生文學交流會,讓他們各抒己見,探討各自的文學作品或評判他人的文學作品等,在交流中培養對文學的獨到見解,能夠促進他們更好的向群眾文藝作品創作者這一方向邁進。
四、加強對群眾文藝作品創作平臺的管理與建設
創作平臺是群眾文藝作品創作者辛勤耕耘的田地,是他們大展才能的地方,是他們實現藝術價值實現自我價值的一個載體。所以,要加強創作平臺的管理和建設,不僅僅是要把文化部門的內部刊物做好,讓文藝工作者的才華得以施展,還需要和每個鄉鎮的文化站做好溝通,幫助每個單位、學校更好的開展集體性的文藝創作活動,開辦出更多的有風格的刊物。創作平臺建設的越完善,越能夠讓文藝工作者充滿干勁兒和熱情,能夠有效的加強群眾文藝作品的創作力度。
五、結語
隨著社會主義的不斷發展、我國綜合實力的不斷提高、文化事業的不斷前進,群眾藝術作品的創作能力也在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而不斷的向前邁進。在新時期的文化事業發展中,黨提出了更高的發展要求。作為一名基層的文化工作者,我們應該高舉社會主義大旗,在黨的號召下,堅定不移的走社會主義路線,貫徹和落實黨的基本要求,在創作優秀的群眾文藝作品的同時,還要帶動更多的文藝愛好者參與到文藝創作中來,培養一支堅定的山區群眾文藝作品創作隊伍,加強山區群眾的文藝作品創作水平,一同創作出雅俗共賞的優秀作品,為我國文化事業的繁榮昌盛做出貢獻。
注釋:
①高婷婷.淺析地域文化差異對群眾文藝創作[J].群文天地,2012(10):21.
②胡強.群眾文藝要牢記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5(11):253.
③溫金勝.“江門市群眾文藝作品評選”的組織與激勵問題[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1(06):248-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