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明禮
摘要:指出了近年來,塑料材料發展迅速,雖然其能耗較低,但一次性塑料廢棄物很難回收利用,不易自然降解,不論是普通填埋,還是焚燒都不可避免的會造成環境污染。針對塑料材料對人體和環境的危害,提出了正確認識和解決塑料材料廢棄物帶來的環境問題,并呼吁人們如何去正確對待這些問題。
關鍵詞:塑料材料;環保;回收利用
中圖分類號:TQ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8-0102-02
1.引言
近年來,塑料材料的發展速度驚人,由于其具有能耗消耗低的特點,因而被大量運用于人們的生活與工作中。雖然這樣,但其并不是完美無缺的,除了回收利用難度大之外,其自然降解也非常困難,不論采用何種處理方式,其所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都是很難避免的。雖然從8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都出臺了相關禁用或限用措施,但大多都沒得到落實,對塑料工業的發展來說,既有來自環境問題的挑戰,也要面對塑料材料的減量化問題,形勢非常嚴峻。
2.塑料的危害
作為一類高分子化合物,塑膠制品的主要原料為合成樹脂,且加有一定量的穩定劑、增塑劑以及抗氧化劑,其制成需滿足一定的的塑化條件。目前,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PC)等在內的塑料均是我國允許使用的食品用塑料。這些塑料在加工過程中都嚴格按照相關的生產工藝要求,且各類助劑的添加也已國家要求為準,在這一標準下生產的塑料制品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但是一些黑心廠家一味追求利益,無視人們的身體健康,使用回收的塑料制品,還有甚者將廢舊VCD光碟、醫療垃圾(使用過的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以及服裝業用的拉絲料回收起來,用以制作礦泉水桶、水盆和其它食品用工器具。這些器具中包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性化學物質,若這些物質進入到食品中,將會極大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比如氯乙烯單體進入胃腸道后,有些會隨呼吸道排出,但另一部分則分解成一氯醋酸與乙醇,從而損害神經系統和肝臟等器官,誘發血管瘤等疾病。
3.塑料材料和可持續發展
塑料材料有著堅實耐用、綜合性能好等特點。作為現今社會四大支柱材料之一,其與木材、水泥和鋼鐵等材料普遍運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中。塑膠材料和其它材料相比,不僅有利于能耗的大幅減少,也能最大化的節約資源,且產品用后有很大一部分都能被回收利用。目前,全球產量在2億t左右,有著十分廣泛的用途,包括工農業、國防、交通等領域,不但在促進國民經濟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也使人們的生活需求得以滿足,生活質量日益提高。
4.正確對待塑料包裝材料廢棄物帶來的環境問題
4.1正確認識“白色污染”問題
對大多數人來說“白色污染”一詞并不陌生,且他們均一致認為產生“白色污染”的罪魁禍首就是塑料泡沫餐具、塑料帶等一次性塑料包裝廢棄物。但是這一認識并不正確,塑料包裝材料并不是導致“白色污染”的根本原因,而“白色污染”也不是塑料袋和塑料泡沫餐具的代名詞,要知道,不管是什么樣的一次性消費品,就算其原料為天然材料,都免不了腐爛、降解,且這一過程也需要一定的時問與相應的環境條件。當前,還沒有一樣產品是使用過后,馬上就能消逝的,所以如果不能妥善的處理廢棄物,將其隨便丟棄,也會污染環境景觀,因此,歸根結底,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并不只在于塑料材料自身,很大程度上都與人們隨意丟棄垃圾,管理不到位有關。
4.2正確認識“以紙代塑”問題
“以紙代塑”不論從論點,還是導向上來說,均不夠全面,且缺乏合理性。面對各種材質產品的廢棄物,不能只根據直覺或者常識來判斷哪些是有益于環境的,哪些又是破壞環境的,而應該以產品的生命周期分析為評價標準。以生活中常見的塑料袋和紙袋為例,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在選擇綠色材料時,大多數都會選擇紙袋,因為他們認為塑料袋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且一些宣傳中也經常說到塑料袋的使用會加劇城市污染,威脅我們的生態環境,因而極力的勸導消費者盡量不使用塑料餐飲具,而選用紙質餐飲具,購物時也盡量不要塑料袋,以紙袋代替。其實,紙制品與塑料袋相比,不論是在能源消耗還是污染上,前者都比后者要大。通過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對不同紙制品、塑制品對資源、環境的影響比較所得出的數據,可看出,塑料的環境適應性高于紙制品。
除此之外,原聯邦德國包裝市場研究機構也進行了一次調查,淵查結果顯示,若以傳統材料代替塑料對產品進行包裝.不僅會大幅度增加包裝材料成本,包裝材料的重量與垃圾產生量也會隨之增加,且也會產生更多的廢棄物和溫室氣體排放量,消耗更多的能耗,極大的污染環境。由此可見,紙張代替不了塑料,兩者的特性與定位有明顯區別,不論是在現目前,還是今后的包裝領域,紙塑并存必然是時代發展的趨勢所在。
4.3正確認識回收、回收處理和回收利用問題
回收、回收處理與回收利用從字面上差不多,但卻有著不同的技術內涵,同收處理與回收利用均是建立在回收的基礎上的,只有緊密結合三者,才能使塑料包裝廢弁物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將其對環境的污染降到最低,實現冉資源化。但我們也不能只以技術、經濟問題來看待舊收、同收處理與回收利用,其作為一個社會系統工程問題,在有效回收體系的建立、利用與處理上均存在著很大的難度,急需社會各界在科技投入上加大力度,相互配合,將其作為重要戰略任務來實行,造福于子孫后代。
4.4正確認識降解塑料與回收及回收利用之間的矛盾問題
自從產生塑料包裝廢棄物和環境問題后,大部分人郁將希望寄托于降解塑料,片面的認為使用一次性降解塑料包裝材料后,就不會產生廢棄物,并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應知道,降解塑料雖然有一定降解功能,但并不能使其全部消失,且也需具備一定環境條件與周期。就一次性塑料廢棄物污染環境的治理來說,結合生物降解塑料與堆肥化方法意義重大。且降解塑料與回收、回收利用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兩者共同致力于解決塑料廢棄物污染環境問題,能促使塑料材料工業朝著可持續方向發展。
5.結語
塑料材料有許多優良的性能,在節省資源、減少消耗方面效果十分顯著,但塑料制品用后其廢棄物。特別是一次性制品的廢棄物較難回收利用,又不易在自然環境中降解,因此如不加強回收處理,其對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非常之大。但也必須充分認識到絕大部分塑料屬熱塑性塑料,可回收作為再生材料,而難于回收利用或不宜回收利用的一次性消費品,也正開發生物降解塑料作為替代品,它們在用后易生物降解同歸自然循環.或與其它有機質垃圾堆肥化處理成為肥料回收利用。
塑料材料在構建循環經濟、資源節約、環境和諧型社會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過程中,將繼續發揮重要而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