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浩峰
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這樣的工作思路,已被自貿區的公務員們歸納為耳熟能詳的“放管服”。
浦東新區和上海自貿區合署辦公以來,在制度供給上發力。事中事后監管體系建設是供給側改革的一大亮點,“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制度創新背后是政府自身職能和角色的轉變。
浦東新區區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馮偉直言:“我們重點關注以政府職能轉變為核心的事中事后監管制度,從企業和群眾的感受度和獲得感出發,積極探索一級地方政府的管理新體制、監督新模式的整體制度創新,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的作用。”
放與管的平衡

2015年5月27日、7月6日,上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專題開會研究《關于以自貿試驗區建設為動力,在浦東新區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先行先試改革工作方案》。7月16日,浦東新區委常委會審議通過了該《工作方案》。“我們根據市委、市政府要求,在市審改辦的指導和市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有序推進了132項重點改革事項。”馮偉說道。
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這樣的工作思路,已被自貿區的公務員們歸納為耳熟能詳的“放管服”。
一放就亂,一管就死。這是從前許多地方出政策時不得不考慮的問題。放與管,如何平衡?尺度怎樣拿捏?
在自貿區來說,達成共識的總的思路是——放!
“放是方向,就是要對標國際通行規則,加大改革力度,進行‘壓力測試,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馮偉說,“2015年,我們全面承接市級職能部門下放浦東新區的151項行政審批事項;全面取消區域性市場分割;全面清理紅頂中介,切實加大了行政審批改革力度,降低了市場準入門檻,提升了市場主體活力。今年,在放的方面,我們積極推進‘證照分離改革試點,根據《國務院關于上海市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總體方案的批復》要求和市審改辦的具體部署,對116項行政審批事項按照完全取消審批、審批改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制、提高審批透明度和可預期性、加強市場準入管理5種方式進行改革。接下來,按照‘證照分離改革試點的要求,對新區441項行政審批事項按照這5種方式進行改革,探索產業項目、基本建設、市場準入和雙自聯動等重點領域專項改革,進一步加大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力度。”
放,就像是一支交響樂隊的第一小提琴,定了調子。
管,則像這支樂隊的指揮,是樂隊的基礎。只有管得住,才能放得開;只有管得更好,才能放得更活。上海自貿區探索了一系列事中事后監管的路徑和方法。比如,以“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為原則,從審批事項和涉及的行業、領域和市場角度,制定監管方案清單。比如,建立綜合監管平臺,實現部門信息聯動,市場主體一處失信,處處受限。又比如,在市場監管、城市管理、知識產權領域探索了綜合執法體系。馮偉透露:“今年在管的方面,我們更加注重制度的創新集成、注重放管結合,緊緊圍繞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的高標準和‘證照分離改革試點的具體要求,積極探索構建與之相匹配,能夠覆蓋重點行業、領域、市場的事中事后監管實施方案,總結提煉自貿試驗區的實踐探索,形成《事中事后監管體系建設總體方案》。”
今年5月25日,楊雄市長主持召開專題會,充分肯定了《總體方案》的內容。
9月22日,上海自貿區管委會世博管理局副局長、浦東新區世博地區開發管委會主任袁濤亦向記者透露:“我們通過一些NGO組織來輔助和幫助政府進行監管,我們這有兩個案例。一個是關于餐飲企業的監管,我們是通過成立餐飲行業聯盟成立NGO組織,通過行業自律來實現監管,來幫助有關部門實現過程的動態管理;第二個案例是大學活動的監管,過去是審批制,現在是備案制。”
優化服務的藝術
“今后大家若去浦東一些中型以上餐廳進餐,或許可以看到廚房里工人是怎么洗菜的,廚師是怎么燒的。” 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陳彥峰透露,上海自貿區正在推進的一個工作,是通過App實時看到餐館廚房里的情況。
通過理念“互聯網+”的推進,政府嘗到了互聯網帶來的好處。特別是在服務方面,如何將優化服務做得更具有藝術性,成為了自貿區探索的一個主題。
“服,就是保障,就是要用更優的服務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馮偉說,“根據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的改革理念和實踐經驗,去年我們推出準入便利化‘雙十條新措施,推出人才新政14條,率先試點永久居留、人才簽證等改革措施,推出全國首張‘知識產權金融卡, 建立‘O&K窗口服務快速反應機制,推行服務窗口無否決權、一線受理人員‘只說Yes不說No的全新服務理念,為企業營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今年在服的方面,我們積極建設網上政務大廳,打造政府服務‘單一窗口,建立‘7×24小時全天候服務模式,通過政務數據資源共享,在跨部門共同審批、聯合審批上實現突破,構建了一個以網上政務大廳和行政服務中心為載體、以政務云單一數據中心為后臺支撐、以首席信息官制度為體制保障的工作體系。”
袁濤說:“因為實行備案制,門檻降低了,但是隱患也增加了。因此我們現在正在成立一個場管聯盟。通過引入一些專業機構,和場管聯盟本身的一些自我約束機制來對企業進行動態管理。”在政府的指導下,由社會參與,定期抽查報告,年底打分,這樣的機制已在完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