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小琬
我記憶中的周總理
□祝小琬

周恩來參加魯迅逝世10周年紀念會
看了貴刊今年第五期刊登的《周恩來與上海》一文,我想起了一些往事。
1946年,我在上海海光小學(今向陽小學)當老師,學校的教導主任張瓊和丈夫李復云(原名賀恕)都是建黨初期入黨的老黨員,當時住在上海辣斐德路(今復興中路)一個洗衣店里的小亭子間內,雖然夫婦兩人失去了黨的關系,但他們沒有忘記自己是共產黨員,張瓊則在學校里盡量保護中共地下黨員。1946年10月19日,周恩來到上海辣斐大戲院(后改為長城電影院)參加魯迅逝世10周年紀念會,會后專程去看望賀恕夫婦,并歡迎他們歸隊。不久賀恕病逝。1948年張瓊重新入黨,黨齡從大革命時算起。
1960年,我姐姐祝敏在華東醫院住院,要動大手術。隔壁病房住著一位資深的牙科大夫姓袁,一次,周總理來上海看望袁大夫,袁老把我姐姐的情況告訴了周總理,總理竟然走到我姐姐病房安慰她不要害怕,說鄧大姐也動過大手術,還和她拉起家常,問她有幾個孩子,身邊有沒有孩子的照片,我姐姐激動得說不出話來。總理臨走時,送她一盒當時十分稀缺的友誼商店的巧克力。孩子們吃完了巧克力,盒子一直沒舍得丟。
1973年,總理已經重病在身,他奉命接待法國總統蓬皮杜,鄧大姐也隨機來滬,我當時是上海市委辦公廳招待處副處長,有幸參加了這次接待任務。總理看上去很清瘦疲憊,但握手很有力,總理的保健醫生張佐良無法對我們直言總理重病在身,但我們看得出,張醫生很擔心總理的健康。總理用餐很簡單,廚師徐金宣告訴我,總理喜歡吃上海的咸菜炒毛豆子、百合湯當夜宵,可是供應站沒有,那時天已很晚了,我記得家里還有兩只百合,忙騎了自行車回家去拿來給廚師。總理很關心工作人員,常利用吃飯的時間和服務人員聊天,他知道服務員何文英有五個孩子,但只有一間房,他多次關心問房子解決了沒有。服務員小倪來自浦東農村,總理問她爸媽身體可好……總理陪外賓活動,我陪鄧大姐去看望宋慶齡先生,鄧大姐告訴我,她和總理在上海虹口禮查飯店(今浦江飯店)住過,當時她懷了一個男嬰,因預產期早過,難產胎死腹中,從此再也沒有孩子。
外賓接待任務結束,總理到機場送行,正逢大雨,警衛人員要為總理打傘,總理說,你們看那么多歡送的孩子們都在雨里淋著,我怎么能打傘呢?回到賓館,總理的衣服已經全部濕透了。何文英要總理趕快換洗,總理換下的襯衣領子和袖口是新換上的,看上去很新,衣身卻已是很舊很舊了。周總理和鄧大姐住的茂名南路58號文化俱樂部院子里有幾棵上海蜜梨樹,果實又甜又嫩。總理和鄧大姐喜歡吃,接待任務結束后,我們裝了一紙箱蜜梨讓他們帶回北京,鄧大姐知道后,一定要付錢,我們也不得不收下。這是我唯一的一次接待敬愛的周總理。
1976年1月8日,傳來了總理逝世的噩耗,大家悲痛極了,我們招待處就在文化俱樂部和東湖賓館大廳里設了靈堂,紀念敬愛的周總理。一晃40年過去了,周恩來總理,您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
(編輯 陶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