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銳觀點
——6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前期已宣布失效489件國務院文件的基礎上,經嚴格審核,再宣布失效并停止執行506件國務院文件。李克強明確表示,本屆政府清理政策性文件的三條原則,一是不符合現行法律法規或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二是不適應經濟發展需要,嚴重束縛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的;三是設立的審批事項已取消或下放,或不同文件對同一事項重復要求、規定不一致的。(新華社 6月15日)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在京主持召開部分中央部委負責同志座談會,并到遼寧省召開座談會,就制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征求意見。(新華社 6月7日)
——日前,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表文章稱:深入開展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是全面從嚴治黨、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黨中央懲治腐敗、維護黨紀國法尊嚴的堅定決心和頑強意志品質,深得黨心民心,鞏固了黨執政的政治基礎。(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6月5日)
——如何遏制基層不正之風和腐敗蔓延勢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一個重要課題。最近,四川省紀委機關、省委宣傳部聯手交出了一份令人眼前一亮的文件——《關于加強輿論監督持之以恒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實施意見》。鼓勵媒體開展輿論監督,深入推進正風肅紀工作。對此,新華每日電訊評論員易艷剛發表如是評論。(《新華每日電訊》 6月14日)

易艷剛
——各地通報的事實證明,在持續保持反腐高壓態勢的今天,有些地方的“蒼蠅”依然很多,“群眾身邊的腐敗”依然很嚴重。2016年全國反腐的重點是基層反腐,著名時政記者褚朝新覺得十分有必要,而且在現有政策許可的范圍內推進宜快不宜慢,處罰宜重不宜輕。(《南方周末》 6月8日)
——巡視“回頭看”,不僅意在保持和傳遞中央對反腐敗的高壓態勢;而且也正在通過這一機制運行,推進巡視制度趨于完善。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認為,巡視監督被實踐證明是目前最有效的黨內監督方式,“回頭看”是巡視監督常態化的一個嘗試,可以給巡視監督加碼,推動反腐工作再上新臺階。(《檢察日報》 6月7日)

莊德水
——近日證監會密集批準了5名干部離職,證監會的官員離職潮并非某一時段的爆發,以證監會的主要部門發行部為例,這一重頭部門一共9個處,2014年在任的9個處長目前只剩一個仍然在崗。《南方周末》評論員朱迅垚撰文稱,官員離職潮,當然不完全是壞事,因為它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但監管部門要防止“旋轉門”,要出臺規則,讓官員清清白白地另謀高就。(《南方周末》 6月11日)
——在近期引發熱議的深圳警察強行傳喚女孩事件中,涉事警員的一些不當言行,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爭議。事實上,今年以來,包括北京在內多個地方,都曾出現過因警察執法不當引發強烈質疑的事件。新華社發表評論稱,塑造良性的警民關系,用規范執法提高公信力,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題中之義。而在處理涉警輿情時,警方不同的回應和處理方式,會讓輿情朝著完全不同的方向發展。(新華社 6月17日)
——日前,由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反腐敗法治研究中心”主辦、東南大學法學院承辦的“法治反腐學術研討會”在東南大學舉行。會上,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謝鵬程指出,推動民主權利的發展、提升權力運行的透明度、增強執法機構的獨立性是推進法治反腐的重要舉措。(《檢察日報》6月14日)

謝鵬程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律師制度改革的意見》由主流媒體披露后,立即成了一個新的社會熱點,各種媒體呼之為“重磅改革消息”。《民主與法制》周刊總編輯劉桂明指出,我國律師制度深化改革的“深”,不僅在于方式與方法,也在于廣度與力度,更在于道路與方向。(《民主與法制》 6月14日)

劉桂明
——長期從事黨章研究的資深黨建專家、中共中央黨校教授葉篤初說,黨章是黨的基本綱領和活動準則的綜合體,構成了黨的最高大法;對于每一個共產黨員來說,黨章又是一本凝結了黨的基本知識和共產黨員標準的生動教材。(《瞭望新聞周刊》第16期)

葉篤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