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趙洪森、觀滄海(發自山東泰安)
副市長的“胃口”
文_趙洪森、觀滄海(發自山東泰安)

被告席上的劉國生
2015年9月1日,山東省菏澤市原副市長劉國生(副廳級)受賄案在泰安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開庭。旁聽人員中除了紀委、檢察院、法院的領導和工作人員,還有省檢察院邀請的6位人民監督員。法院還劃出了專門的微博直播區和媒體記者工作區。
經查,劉國生在擔任鄆城縣委書記、菏澤市政府副市長等職務期間,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謀取利益,索取、收受賄賂;違反規定經商辦企業;與他人通奸。其行為已經構成嚴重違紀違法,并涉嫌受賄犯罪。經山東省紀委常委會研究并報山東省委批準,決定給予劉國生開除黨籍處分,并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今年53歲的劉國生早年在山東省農業廳工作,2001年1月,調到鄆城縣任職,先后任縣長、縣委書記,劉國生前后在鄆城縣擔任黨政一把手長達11年之久。2011年12月,劉國生升任菏澤市政府黨組成員,提名為菏澤市政府副市長。2012年2月后,其擔任菏澤市副市長。
據公開資料顯示,剛開始劉國生工作期間,經常到鄉鎮集貿市場走訪,積極推進當地經濟建設,還曾帶隊到臺灣招商,工作安排得滿滿當當,應當說起初他是很勤奮敬業的。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劉國生一直被人舉報。有媒體報道,早在幾年前,劉國生擔任鄆城縣委書記時,就遭到了不少人舉報。
2010年12月,一名上訪人舉報劉國生違規征地、 拆遷、 違規提拔干部等問題。為了平息此事,劉國生想到找企業“借錢”,用錢將上訪人“砸”暈,使其不再上訪。當地企業很多,選擇哪家企業“借錢”?劉國生想到了楊某所在的公司。之所以這樣做,是其平時對該企業比較照顧,感覺對方比較熟絡可靠。劉國生委托妻子出面辦理此事,其妻向楊某表達了劉國生會繼續對楊某的公司給予支持的意思,楊某則爽快地答應拿出100萬元給她。然而,這筆錢看似沒有裝進劉國生的腰包,看似給了普通群眾,但這種為實現劉國生個人目的的行為已經觸犯法律,構成受賄罪。
一直在升遷,一直被舉報,這是劉國生仕途的一大特點。然而,這種升遷特點,隨著一則消息畫上了句號。2014年8月29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公布一則消息:山東省菏澤市副市長劉國生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2014年10月8日,山東省紀委對菏澤市副市長劉國生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調查。經查,劉國生在擔任鄆城縣委書記、菏澤市政府副市長等職務期間,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謀取利益,索取、收受賄賂;違反規定經商辦企業;與他人通奸。
通報指出,劉國生上述行為構成嚴重違紀違法并涉嫌受賄犯罪。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等規定,經山東省紀委常委會研究并報山東省委批準,決定對劉國生開除黨籍處分;由山東省監察廳報山東省政府批準,對其開除公職處分;將其涉嫌犯罪問題及線索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山東省紀委將劉國生一案移交山東省檢察院后,省檢察院指定泰安市檢察院負責偵查,泰安市檢察院將此案交由東平縣檢察院具體承辦。從辦案人員口中得知,劉國生受賄的不少事項與土地有關。接受請托后的劉國生,在為企業劃定建廠用地、辦理用地手續等方面提供了不少便利。僅2008至2009年,劉國生接受當地一位商人的請托,延緩閑置土地的收回。事成后共分三次收受人民幣30萬元。
辦案人員表示,在涉嫌向劉國生行賄的6人中,有4人的請托事項均與土地有關。此外,自2007年至案發前夕,幾乎每年中秋及春節,劉國生都會在家里“準時”收錢,少則兩千元,多則一萬元,前后共計42次,占全部被指控犯罪事實的八成多。
在偵辦劉國生案的過程中,檢察院辦案人員石廣全說:“因為劉國勝涉嫌受賄的主要事實發生在他與當地商人之間,而商人們考慮到自己的社會聲譽和公司未來發展,對檢方取證有所疑慮,所以,怎樣打消證人作證的顧慮,就成為案件偵辦的關鍵。”經過種種努力,涉案人終于向檢察官交代了送錢送物的有關犯罪事實,并積極配合檢察機關的取證。當然,一條完整證據鏈的形成不止要有證人證言的支撐,在獲取證人證言和劉國生的供述后,檢察官們同時調取了大量間接證據,以完善證據鏈條。
“參與案件偵辦的15名干警分成四個組,在菏澤辦案點連續工作。可以說不分白天黑夜,不分節假雙休。”石廣全笑著說,“以至于我們激勵大伙的措施就是,如果能把指定的工作完成,可向上級請示獎勵半天假。”辛勤的付出換來的是客觀真實、環環緊扣的證據鏈條。據悉,劉國生案的各類材料非常多,裝訂成冊的證據材料就有20多本,壘起來足有1.5米高。
經過近3個月的連續作戰,東平縣檢察院辦案人員終于將一本本證據材料呈現在公眾面前。檢察機關在審查起訴階段依法告知了被告人劉國生享有的訴訟權利,并訊問了被告人劉國生,聽取了其委托辯護人的意見。
2015年7月,泰安市人民檢察院向泰安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2015年9月1日,泰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對劉國生受賄案進行審理。當天上午9時許,泰安市中級人民法院能容納100多人的審判大廳旁聽席上座無虛席。公訴人和辯護人席位上已經擺上了十幾本厚厚的卷宗,為即將開始的庭審平添了幾分緊張的氛圍。
走完核實身份、宣讀出庭人員名單、告知訴訟權利義務等相應程序后,公訴人起立宣讀起訴書。據起訴書指控:2007年至2014年,被告人劉國生在擔任菏澤市鄆城縣縣委書記、菏澤市副市長期間,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有關單位或個人在辦理用地手續、承攬公務接待業務等方面謀取利益,先后多次收受或索取他人所送現金208萬元、購物卡2萬元,共計折合人民幣210萬元,應以受賄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起訴書指控的罪名只有受賄罪一項,涉及的210萬元受賄數額分為6筆犯罪事實;其中4筆涉及土地問題,其他2筆涉及承攬工程和業務;指控王國生的受賄次數達到50次。其中,在對劉國生涉嫌受賄的全部指控中,100萬是其中最大一筆金額。
此外,起訴書還顯示,從涉嫌受賄的時間來看,在劉國生即將離開鄆城、轉任菏澤市副市長的2011年間,其涉嫌受賄的次數最為集中,多達11次計38.4萬元。雖然其中很多單筆涉嫌受賄的金額較小,但正是這種“聚沙成塔”的受賄事實,使得劉國生在“泥沼”之中越陷越深。
對起訴書指控的50次受賄,劉國生和辯護人只對其中的2次提出了異議,對其余48次受賄指控均表示屬實,沒有提出異議。而這2次的受賄數額,是他單筆受賄數額最大的2筆。一次是向某公司董事長楊某索賄100萬給上訪者;一次是通過女婿趙某收受某工程公司負責人劉某所送的16萬元。檢察機關認為,劉國生向某公司董事長楊某“借錢”100萬的行為屬于索賄,依法應當從重處罰。
公訴人在發表公訴意見時嚴正指出:劉國生受黨和國家培養、教育多年,本應牢記黨的宗旨,正確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然而,隨著職位越來越高,權力越來越大,劉國生對社會上的一些誘惑和不法老板的拉攏腐蝕失去了反抗能力,辜負了國家和人民的重托,放棄了自身監督和約束,心懷僥幸,私欲膨脹,把人民賦予的權力變成了權錢交易的砝碼。令人警醒,發人深思。
最后陳述階段,劉國生宣讀了自己的悔過書。他表示認罪服法,認為自己犯罪是放松了學習,法律意識淡漠造成的。十分后悔。為自己犯罪對黨、對社會、對家庭造成的不良影響表示深深的歉意和懺悔。希望法院念及他到案后積極配合司法機關工作,積極退贓,彌補損失,請求法院對他從輕判處。
法庭將擇日宣判。

劉國生被押送上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