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本刊記者
別讓腐敗成為“三農”前行的絆腳石
文_本刊記者

要對“三農”領域驅霾掃霧,不得不提到“三農”領域的灰色勾兌和腐敗問題。近年來,一些基層官員甚至連不少村干部都被曝出鯨吞農資、與民爭利的腐敗案例,甚至有的“村官”被稱為“小官巨貪”。只有打破“三農”領域的灰色潛規則,掃除腐敗現象,才能讓“三農”真正健康前行。
個別人到底是想真心實意想為村民服務,還是另有其他“小算盤”?不得不令人深思。
近年來隨著農民法治意識的增強,以及反腐敗新聞報道的增多,農民對身邊的村干部也不再是盲目相信,而是經常以質疑的眼光看待村干部的行為。在村民的監督中,不少地方的村干部主動或迫于形勢拉近了與廣大村民的距離,村干部的“權力含金量”也大打折扣。但是,在一些地方,卻依然有人將村干部的職位視為“肥差”。
記者就了解到了這樣一起村民與問題“村官”斗爭長達多年的事情。該村原老村支書在任職多年后,逐漸成了當地村民心目中地位牢固的村支兩委“代言人”。不可否認,老村支書為該村的脫貧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由于缺乏合理的監督制度,在他任村支書的十多年中,村里的賬目一直是本糊涂賬。據村民介紹,除了像其他村民一樣務農外,老村支書家并沒有其他顯著的經濟來源。但是,老村支書家的日子卻相對過得比較好。
于是村民懷疑,老村支書貪污或挪用了村里的公款自肥。數年前,老村支書到期卸任,極力要求其兒子接任村支書一職,他對兒子說:“我老了,這個村支書我干不動了,你要接著干下去?!边@番話在村里傳開后,一度成為村民們茶余飯后的談資,說老村支書把“村支部書記”的公章當成了自家的“傳家寶”。
兒子不愿意,也知道村支書不是自己想當就能當上的。為此,老村支書在與兒子大吵一場后,極度失落的他躺在床上兩三天粒米不沾。就在老村支書卸任后,繼任村干部開始舉報老村支書有腐敗之嫌,并將厚厚的舉報材料遞到了本刊記者手中。老村支書聽說有人向媒體和相關部門舉報自己后,竟然逃到了廣東親戚家。此后,鎮政府對該村進行了賬目清理,并將多年的賬目公之于眾,這才基本平息了村民的質疑。
為何會有人對“村官”的位子如此看重,個別人到底是想真心實意想為村民服務,還是另有其他“小算盤”?不得不令人深思。誠然,大多數人出任村干部的目的是帶領當地群眾脫貧致富,但也不排除極個別人企圖借此機會自肥。
不少媒體報道過“村官”腐敗的事例?!稄V州日報》稱:“村官”的職位很小,但卻是一個肥缺,有很多地方可以鉆空子掙錢。個別地“村官”的“吸金”手段不少,比如承包工程項目,有些村把工程承包給關系戶后,先建好房子,再簽合同,這樣就規避房價升跌的風險,而中間差價,就作為回扣被吃掉。比如利用關系,壟斷本地的一些行業,像瓶裝氣、垃圾、污水處理、廢品收購等等,這些看起來不起眼的行業,如果能控制在手里,強買強賣,也是一大財路。另外買賣非農指標也是一大吸金手段。據說個別村有一些非農指標,非農指標的土地辦理房產證時可以不用補償地價,而這些指標往往都被不法村官私相授受了。再者,村里土地房產的買賣也是一大財源。
隨著對“三農”領域反腐敗斗爭的深入開展,不少農村的腐敗問題也逐漸浮出了水面。一些村官的貪腐數額也許并不多,但是影響卻是極其惡劣的。
據悉,在最高人民檢察院確定的11個領域的瀆職侵權犯罪行為中,“三農”領域瀆職犯罪被放到重要位置。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瀆職侵權檢察廳負責人介紹,檢察機關在辦案中發現,隨著國家對“三農”補貼的日益加大,“三農”專項資金在管理、審批、發放的過程中存在漏洞,造成不少瀆職現象,嚴重損害了廣大農民的利益。隨著對“三農”領域反腐敗斗爭的深入開展,不少農村的腐敗問題也逐漸浮出了水面。
本刊記者在對多地的采訪中了解到了不少“三農”領域的腐敗現象,有的甚至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窮廟富方丈”,這是記者經常聽到的一些村民的牢騷和不滿,有的農村雖然地處偏僻,交通不便,經濟落后,村中也基本沒有廠礦工業企業,農產品加工等產業并沒有發展起來,但是,有的鄉村卻有外人并不知情的財政撥款,比如林業補助款、退耕還林款等各種名目的財政來源。于是,有的村干部就在這些上級撥下來的款項中打起了主意。
一位村民向本刊記者反映,他所在村的前任村干部胡某自從計劃經濟年代就任該村村干部,資歷老,處理村務也較為老道?!暗芏啻迕穸疾幌矚g胡某,他有經濟問題?!痹摯迕穹Q,在十多年前,因為村里遭受了洪災,其所在房子后面的高坡塌方,他家的房子被砸爛。當時,鄉政府向上級部門為該村民家申請了數千元救災款。當時,該村民并不知情。數年后,該村民到鄉政府辦事,偶然間聽說自家曾經被撥了數千元救災款。
“我很驚訝,那筆救災款我一分錢都沒領到?!痹摯迕裾业角叭未甯刹亢同F任村干部查詢,最后重點懷疑是胡某私吞了該筆款項。面對質問,胡某稱,事情已過去多年,如今已經八十多歲的他忘了將救災款是不是交給了該村民?!巴??這也是理由嗎?”該村民氣憤地說,如今生活條件好了,他雖然已經不在乎那幾千元,但這事讓他對胡某的印象一落千丈,像吃了蒼蠅一樣難受。“這樣的村干部手腳不干凈,喜歡揩點油,即使辦事能力再強,也是不能起到好的示范作用的?!痹摯迕裾f。
“大事不犯,小錯不斷”的村干部實際上游走在法網邊緣。湖南湘和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肖應華對本刊記者說,從他的律師從業經驗來看,一些地方的村官腐敗、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往往會出乎一些人的意料。他說,湖南雖然不是發達地區,一些村官的貪腐數額也許并不多,但是影響卻是極其惡劣的?!昂芏啻甯刹繉Ψ梢恢虢?,往往觸犯了法律卻仍然‘無知者無畏’,這是我從事律師工作以來常常感到擔憂的問題?!毙A說。
實行政經分離,可以讓村民委員會真正成為一個社區自治組織,成為促進農村基層文化社會發展的重要組織,成為改造新農村面貌的核心力量。
如何才能根治“三農”領域的腐敗問題?怎樣才能讓“三農”腐敗現象不再發生,不再直接傷害廣大農民?本刊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廉政研究院院長、教授喬新生。
喬新生分析,我國農村基層自治組織長期實行“政經合一”的管理體制,村民委員會享有集體經濟組織財產的處分權。這種管理體制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具有積極的意義。但是,隨著我國農村改革的全面深化,這樣的管理體制產生了許多問題。一些地方由于村民委員會組成人員享有財產的處分權,因而在選舉的過程中大肆賄賂,擾亂我國農村民主發展的進程。一些村民委員會組成人員利用手中處分財產的權利,化公為私,從事權錢交易,結果導致農民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近些年來,因村委會在土地承包、財政補貼分配的問題上嚴重損害農民利益而引發的惡性案件不勝枚舉,一些村委會組成人員成為農村惡勢力的代表。假如不盡快改革我國的農村自治制度,那么,農民利益很難得到保護,我國基層民主制度很可能會在很大程度上被扭曲。
“多年前我就大聲疾呼,應當盡快改革我國村民委員會制度,強化村民委員會社區自治管理的職能,逐步減少直至取消村民委員會處分集體財產、分配村民財產的權利。但令人遺憾的是,由于農村的經濟組織不發達,農村實現政經分離的愿望很難實現?!眴绦律f。不過,《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首次提出政經分離的原則,為我國農村組織改革指明了方向。所謂“政經分離”,就是在農村地區將社區自治管理組織和經濟合作組織分離開來,村民委員會主要負責社區建設,維護村民委員會的政治文化社會權利,而經濟合作社則主要負責農業生產經營,切實維護社員的經濟權利。
喬新生認為,政經分離可以達到以下幾個方面的目的:首先,可以充分維護村民的社會權利。過去由于村民委員會掌握分配財產的權利,因此,在村民委員會選舉的過程中一些人鋌而走險,以賄賂的方式拉攏選票。取消村民委員會支配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財產權利之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利益糾葛,從而使村民委員會真正成為一個民主管理的社區自治組織。其次,政經分離有利于我國基層民主建設,有利于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有利于貫徹落實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實行政經分離,可以讓村民委員會真正成為一個社區自治組織,成為促進農村基層文化社會發展的重要組織,成為改造新農村面貌的核心力量。如果能將村民委員會經濟職能剝離出去,村民委員會可以聚精會神地加強社區建設,可以組織村民開展各種精神文化活動,可以讓村民委員會真正成為農村民主政治建設的社區自治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