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林梅琴
李師江“非比尋常”福建事
本刊記者林梅琴
在《當代》雜志2016年第2期刊載的文章中,有一篇名叫《非比尋常》的長篇小說。讀者們隨手一翻就會發現,里面到處都是福州的影子:“鳳凰池”車站、西禪寺、洪山橋、左海公園、東街口……
《非比尋常》的作者李師江,來自寧德,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曾獲得第四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最具潛力新人獎。這篇小說,說的便是他畢業后在福州的經歷。故事從他提著箱子坐公交車到當時的省文聯大院所在地“鳳凰池”講起。
2016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這天,福建省文學院主辦“作者尋找讀者”活動,李師江在講座中分享了《非比尋常》的文學創作談。
跟隨李師江的步伐,一路走遍福州的大街小巷,從西禪寺到洪山橋,從左海公園到東街口,從冰心理論研究室到福州大學。小說主人公在省文聯底下一家名叫“散文世界”的雜志社工作,談著異地戀。
這些都是李師江當時的心情寫照:“那時候滿懷激情,但工作卻與自己的想象差距很大,最苦悶的是談不成戀愛——你知道一個‘鳳凰男’是不受福州女孩歡迎的。”
但現在回想起那段苦悶生活,李師江卻很感激。“對一個作家而言,那段被壓抑的青春是多么寶貴,它會不斷刺激你去寫一些東西。”
《非比尋常》并不是李師江第一本關于福州的小說。在2010年出版的長篇小說《福州傳奇》中,他還講述了一對兄弟在福州三坊七巷度過童年,因為一樁冤案分道揚鑣,重逢時一個成了馬尾船政要員,一個成了海盜,經歷種種,十年后又在福州相聚的故事。
李師江的小說,很多都是寫他身邊的事情。2007年出版的《福壽春》,說的是他老家寧德一個名叫增坂村的地方。小說展現了東南沿海鄉村生活的圖景,夾雜著鄉村俚語、風土民情。

李師江,1974年生于寧德,作家,代表作《逍遙游》《福壽春》《中文系》等,曾獲華語文學傳媒大獎。
為了寫作這部小說,李師江回了兩次家,“感受‘場’”。對于他來說,回家最大的感受便是,“農耕的生活形態要消失了,不需要土地不需要農業勞動——家鄉農民在進行幾千年最大的變革,內心有一種歷史感的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