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仕樓,鄺美玲
(江門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廣東 江門 529000)
辣椒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蔬菜,具有開胃、增加食欲的功效,在蔬菜周年供應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近年來,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辣椒品種的熟性、高抗性、豐產性,尤其是適應性以及商品性的要求越來越高[2-3]。因此筆者對近年來新育成的4個品種進行比較試驗,旨在篩選出適合江門地區秋季栽種的優良品種。
試驗地設在江門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科研基地內,土壤肥力中等,地勢平坦,前作為水稻。
參試的新品種共4個,分別是茂海長青辣椒,由廣東海洋大學農學院提供;永優119辣椒,由深圳市永利種業有限公司提供;南方1號辣椒,由廣州亞蔬園藝種苗有限公司提供;福康8號辣椒,由廣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提供。對照品種為茂青五號辣椒。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排列,重復3次,每小區面積20 m2,6畦6行距,每畦植2行,行株距為30 cm×20 cm,每小區種植168株,保護行采用同品種延伸,地膜覆蓋,常規田間管理[4-5]。各品種均于2015年8月5日播種育苗,8月28日定植。從播種到采收結束,定期定時對辣椒生育期及主要形態特征特性進行觀測記錄,并且在收獲盛期隨機抽取10個果實進行植物學性狀調查,各小區分別進行測產[6]。
由表1可知,各品種的播種期、定植期以及終收期相同;4個新品種的開花期、結果期都比對照早,其中南方1號辣椒、福康8號辣椒的開花期、結果期最早,均比對照提前3 d;始收期以永優119辣椒和福康8號辣椒最早,比對照提前2 d。
由表2可知,單果質量最大的是福康8號辣椒,達到66.3 g,極顯著高于對照,其次是南方1號辣椒,為59.1 g,極顯著高于對照,單果質量最小的是永優119辣椒,只有49.2 g,極顯著低于對照;果長最大的是福康8號辣椒,達到22.0 cm,顯著大于對照,最小的是永優119辣椒,只有20.0 cm,顯著低于對照;果寬方面,福康8號辣椒極顯著高于對照,南方1號辣椒、永優119辣椒與對照差異不顯著,茂海長青辣椒則顯著低于對照;4個新品種的肉厚都比對照大,其中最大的是南方1號辣椒,為4.3 mm,與對照差異極顯著。各個參試品種果形均為牛角形,果色為綠色,辣味微辣。

表1 不同辣椒品種生育期比較
由表3可知,前期產量最高的是福康8號辣椒,667 m2產量達到2 023.23 kg,比對照增產683.55 kg,增幅51.02%,增產極顯著;其他3個新品種的前期產量都比對照低,其中最低的是南方1號辣椒,667 m2產量只有923.80 kg,比CK減產415.89 kg,減幅31.04%,極顯著減產。4個新品種中福康8號辣椒、永優119辣椒的667 m2總產量均比CK增加,茂海長青辣椒、南方1號辣椒的總產量均比CK降低;其中總產量最高的是福康8號辣椒,667 m2產量達到4 981.38 kg,比CK增產1 268.89 kg,增幅34.18%,增產極顯著;總產量最低的是茂海長青辣椒,667 m2產量只有3 151.58 kg,比CK減產560.92 kg,減幅15.11%,顯著減產。
試驗過程中調查田間病害發生情況。由表4可知,參試品種都發生白絹病,但總體發病程度輕,其中發病率最高的是永優119辣椒,達到6.35%,發病率最低的是福康8號辣椒,只有2.38%;南方1號辣椒沒有發生病毒病,而其他品種病毒病的發病率均為0.20%,發病程度輕。
從生育期來看,各品種的播種期、定植期相同,南方1號辣椒、福康8號辣椒的開花期、結果期最早;從各品種主要植物學性狀來看,福康8號辣椒的單果質量、果長、果寬最大;南方1號辣椒的果肉最厚;而5個參試品種的果形、果色以及辣味差異不大;從前期產量、總產量來看,福康8號辣椒的產量最高;從田間抗病性表現來看,福康8號辣椒白絹病發病率較低,南方1號辣椒沒有發生病毒病。

表2 不同辣椒品種主要植物學性狀比較

表3 不同辣椒品種產量比較

表4 不同辣椒品種田間抗病性比較
綜合各項指標[7]可以看出,福康8號辣椒在較好的果形條件下,前期產量、總產量以及田間表現明顯優于對照和其他品種,適合在江門地區秋季種植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