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羽
在高中語文教學工作中,信息手段的運用是非常重要的,能夠對教學工作起到較好的促進推動作用,廣大教師應該深刻認識其運用的意義和價值,并結合教學實際進行有效的運用,讓高中語文課堂更加精彩,學生學得更加高效。
一、信息手段對高中語文教學的意義
1.信息手段可以汲取教學經驗精華。隨著信息手段的普及,網絡走進了教學工作。各地各學校和廣大教師的經驗技巧,可以通過互聯網的路徑進行分享借鑒。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可以廣泛吸收其他教師的成功經驗,在網絡中篩選整理出有價值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從而對自身教學工作起到較好的推動作用。
2.信息手段可以搜集各類補充信息。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收錄了許多經典的文章,但是僅僅依靠文字進行展示,無法讓學生全面了解相關內容。信息手段的加入,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掌控能力,特別是在課前搜集到大量教學信息,既可以是寫作背景方面的內容,又可以是教學工作中涉及的一些知識,如文字、圖表、音頻視頻,對教學工作的開展發揮補充作用。
3.信息手段可以強化教學演示效果。信息手段在語文課堂上運用的最廣泛形式是影音展示,從文字到圖像、聲音,從靜態的信息到動態的信息,高中生在語文學習中可以借助信息手段,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學內容,和教師進行互動,對提高語文學習效率發揮了積極影響。
4.信息手段可以營造濃厚的教學氛圍。除了運用信息手段展示大量的生動信息之外,教師還可以運用信息手段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無論是配樂朗誦還是情境演示和互動交流,有了多媒體的幫助,更多的鮮活因子融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對課文的內容理解更加深入,從而營造濃厚的教學氛圍。
二、信息手段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運用探究
將信息手段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進一步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廣大教師應當強化這一方面的研究。
1.運用信息手段完善教學方式方法。除了強化對教學對象的研究之外,我在教學中將教學方法的研究也作為重要的切入點,廣泛汲取其他教師的成功經驗,和自身教學成果結合起來建立獨具特色的教學體系。這一方面,信息手段的確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筆者經常上網瀏覽教學網站,瀏覽各地有名學校的主頁,了解一些知名語文教師的博客等,通過這樣的方法廣泛搜集各地區語文教師的成功經驗和模式進行吸收運用,教學設計的科學性、組織的嚴密性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運用信息手段補充語文教學內容。信息手段在語文課堂上的運用,關鍵體現在對教學的促進效果上。信息手段可以幫助語文教師增加教學信息、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在學習理解的過程中更加有效。例如在《人類基因組計劃及其意義》教學中,學生對基因組計劃的研究非常不熟悉,缺乏深入的了解。對此,筆者運用信息手段對教材內容進行補充,讓學生系統了解人類基因組計劃是在什么樣的背景下提出和開展的,研究進程中取得了哪些成果,面臨哪些困難,基因組計劃的研究對人類生產生活將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等等。通過多媒體圖文并茂的演示,學生對人類基因組計劃這一高科技研究領域的內容有了深入淺出的了解。無論是在接下來的學習理解過程中,還是在分析探討環節,學生的思維有效性必將得到快速提高。
3.運用信息手段增強學生理解效果。信息手段在語文課堂上作用的發揮,主要通過補充信息加深理解等路徑實現。學生理解出現難度,一方面是因為教學內容和學生生活實際離得比較遠,另一方面可能和學生缺乏直觀感知有關。此時運用信息手段幫助學生強化理解效果,對教學工作的開展具有積極的意義。例如教學《江南的冬景》時,一些學生對江南冬景非常不熟悉,既沒有實際看過,又沒有通過其他途徑進行了解。對此,筆者運用信息手段進行演示,以多媒體向學生形象演示了江南地區冬天的美麗景色。這些畫面對學生心理產生的碰撞效果非常顯著,他們對江南的冬景贊不絕口,接下來回到教材中進行教學探討,學生自然而然就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4.運用信息手段提高課堂熱烈程度。高中語文課堂一定不能死氣沉沉,要想方設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要通過多媒體手段的輔助,讓課堂變得熱熱鬧鬧。筆者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問題的演示,啟發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學生交流回答時的要點重點在多媒體投影中顯示出來,幫助學生抓住重點、突出要點,提高學習成果的完善程度。另外,還可以將信息手段與教學的互動環節融合起來,在哪個小組或哪位學生完整回答出問題之后,屏幕上出現禮花四射的場景,這對學生而言也是一次較大的鼓勵,在課堂上創設了人人積極參與,踴躍發言、深入思考的良好情境。信息手段對學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促進手段,能夠強化學生理解的效果,同時幫助教師增強課堂駕馭效果。
三、幾點思考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信息手段,既要注重創新,又要遵循規則,重點要體現兩個方面:一是要自主設計。教學所需的各種資料可以自行搜集,教師要嘗試自己制作教學課件。在自主制作課件中結合教學的方案編制的需要,加入一些演示的內容,使教案和課件實現無縫對接。二是要科學運用。無論是在運用的時間間隔、運用的時機還是涉及運用的方式等方面,都要堅持科學原則。要合理控制教學課件的運用頻率,在畫龍點睛的環節使用,達到少而精的效果,既要強化教學效果,又要避免過度占用教學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