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開偉
中國銀行與工信部率先走出了支持中小企業參與國際化市場競爭第一步,起到了很好的金融示范效應,筆者呼吁中國各大商業銀行都積極行動起來,為更多中小企業走出去創造條件。
近日,工信部聯合中國銀行制定《促進中小企業國際化發展五年行動計劃(2016-2020年)》(簡稱《行動計劃》)。其目的是為了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決策部署,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和完善投融資機制,支持中小企業利用全球要素,優化資源配置,積極融入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鼓勵中小企業把國外的先進技術、優質資產、高端人才和先進管理經驗引到中國,積極支持和引進國外中小企業原創技術在中國孵化落地,促進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和技術創新。
應該說《行動計劃》切中了當下我國中小企業發展及參與世界經濟競爭存在的體制瓶頸及融資困境等弊端,通過制定中央政府層面的行動指導綱領,統一協調步驟,銜接各方面關系,打通各種關節,對改變當下國內中小企業身處發展劣勢及困境的現狀將起到有效作用,也讓中小企業找到了走向世界的大門,為有效參與國際經濟競爭及改變不利經營局勢創造了有利條件。
縱觀該《行動計劃》,內容充實,明確了政府與金融部門各自責任和定位,目標明確,能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具有較強的現實操作性和針對性,能為中小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尤其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工作合力;創新支持方式,優化金融服務等五項具體內容,將支持中小企業國際化發展的脈絡清晰地勾勒出來,形成一個內在有機聯系整體,使支持中小企業走向世界有了明確的路線圖和政策支撐依據,也是迄今為止最為完備的支持中小企業走向國際化的行動綱領。
而且該《行動計劃》確實能對中小企業走向世界起到排憂解難功效:首先,政府與銀行一起介入,利用各自優勢,可形成工作合力,為中小企業與國外相關企業或經濟組織搭建了有效對接平臺,消除了企業進入國際市場障礙和許多不確定風險;也為中國中小企業與國際經濟組織建立互利共贏模式及更好地向國際化發展打開了通道。且金融部門開發專門支持中小企業走向國際化的金融產品,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并提供法律、遠程網上交流等系列配套服務,極大地提高了中小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成功性。其次,政府打造服務平臺,搭建“政銀企”對接網絡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境外投資解讀、產業動態、市場信息、行業研發、政策法規等信息,并提供在線金融服務。同時,充分發揮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行業優勢,通過建立信息庫,增進信息共享,掌握國際市場準確信息,擇優推介有基礎、有實力、有意向的中小企業打入國際市場,可提高中小企業走向國際化的有效性和針對性。且銀行據此收集境外市場和交易對象信息,提供匹配對接服務,制定有針對性的金融支持政策和跨境撮合服務重點,支持中小企業在研發、生產、銷售、采購等方面開展國際化合作,促進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競爭力的新優勢。再次,聚集重點領域,開展跨境撮合,既可促使符合國際產能要求又符合中國產業經濟結構調整要求的企業更好地走向國際市場,又可促使中小企業積極引入國外先進技術和優質資產,加快自身發展。同時,也可圍繞“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重大經濟戰略目標開展專題跨境撮合活動,對接國外高新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優勢產業。此外,可通過APEC中小企業技術交流展覽會等對外交流合作平臺,與銀行聯合開展跨境撮合、金融產品推介等活動,既有效展示中國中小企業能力,又為國際競爭贏得了先機。
尤其是,跨境人民幣貸款可切實解決目前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因為目前國內中小企業生存狀況不佳,又因銀行貸款門檻普遍較高,使中小融資雪上加霜;這對大量意欲進行升級改造、提高產品品質、融入國際競爭的中小企業來說,更是困難重重。而中國銀行跨境貸款正好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使有實力、潛力和競爭力的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可迎刃而解。此次該《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創新金融支持方式,優化金融服務,更為我國中小企業走向世界起到了“加油促燃”作用。一是針對合作區、外向型產業集群、上下游產業鏈、商圈等開發批量貸款、授信保障等專屬金融產品,支持特色產業做大做強,讓中小企業看到了融資新希望。二是鼓勵有條件的地方設立專項資金,或與中國銀行探索聯合成立投貸聯動引導基金,開展投貸聯動試點,對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跨境發展重點項目給予貸款貼息,更是有效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并讓中小企業獲得了更多融資實惠。三是制定差別化信貸政策,積極開展針對不同行業、不同投資貿易目的地國家和地區的企業融資服務,開發內保外貸以及應收賬款、倉單、知識產權等質押融資產品。可有效鼓勵中小企業根據自身能力進入不同的國家開展經營競爭,也大大提高了貸款易得性。四是試點利用跨境人民幣貸款支持中小企業融資,依托自貿區的政策優勢,探索推進區內中小企業按規定從境外借用人民幣資金,有效促進了中小企業對外融資便利化。五是探索中小企業擔保貸款保證保險業務,建立“政府+銀行+擔保+保險”多方參與、風險共擔的融資模式;并支持有條件的地方設立信貸風險補償資金,對提供中小企業國際化發展融資服務的銀行、擔保、保險等機構給予貸款風險補償,既能提高中小企業貸款可行性,又可消除銀行信貸后顧之憂。六是銀行在提供信貸支持和服務過程中,按照自主決策、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原則,堅持獨立審貸,切實防范金融風險,既可提高銀行對中小企業放貸的積極性、主動性和靈活性,也有利于防范信貸風險,使中小企業走向世界獲得可持續信貸支持。
中國銀行與工信部率先走出了支持中小企業參與國際化市場競爭第一步,起到了很好的金融示范效應;但目前中國走向國際化、需提供信貸支持的中小企業較多,筆者呼吁中國各大商業銀行都積極行動起來,加入到支持中小企業走向國際競爭舞臺的支持行列,為更多中小企業走出去創造條件,為中國經濟真正融入世界和走出低俗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