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_戴越 編輯_胡是非 攝影_戴越 設計_孫星
CCG聯手新東方,共建國際人才職業發展研究院
實習記者_戴越 編輯_胡是非 攝影_戴越 設計_孫星
2016年4月5日,由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北京海威時代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的國際人才職業發展研究院在京正式宣布成立。
《留學》記者了解到,國際人才職業發展研究院旨在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為留學生與海歸群體提供就業幫助。一方面,研究院將進行各項海歸職業生涯課題研究,發布海歸創業就業權威白皮書,為國際化人才教育提供科學的、前沿的、具有實效的學術理論和實踐總結,為中國的國際化人才戰略提供接地氣的研究成果,也為日益壯大的留學生和海歸群體的職業發展提供理論依據。另一方面,切實創建海歸群體就業和創業的實踐基地和高端職業交流平臺,并配備由一批國際資金企業擔任高級管理崗位或者成功創業的知名企業家組成的專家指導委員 會。
此次發布會由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鄧曙航主持。新東方海威時代總裁俞仲秋表示,研究院的成立將為留學生、用人企業等不同主體提供多維度的支持。研究院將依托服務每年歸國留學生的大量數據案例,設立職業生涯大數據研究項目,積極探索與西方一流職業生涯研究學府的合作,以共同發布研究成果、參與學術研討等方式推進這一領域的學術科研。未來,研究院會從實際角度出發,用研究數據和理論依據為海外留學歸國人員提供職業發展參考,以公開講座、視頻課、職業規劃論壇、職業社交平臺等多種形式為留學生提供服務,希望所有即將或者已經開啟職業生涯的留學生,都能關注海威時代,關注國際人才職業發展研究院并從中受 益。
研究院院長、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總裁周成剛闡述了創辦該機構的初衷和目的。他闡明“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全世界年輕人打的是‘國際比賽’,都站在同一塊舞臺上競爭,培養國際人才職業發展至關重要。”面對每年幾十萬回國海歸這一龐大群體,他還指出,研究院將為他們提供幫助,以便更好地實現他們的夢想,幫助留學生更好地就業、創業。他還指出,研究院的成立將促進培訓、留學、職業發展全產業鏈條的緊密聯系和資源互補。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秘書長苗綠博士發表了題為《海歸職業發展與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為主題的演講。用統計數據闡述當前海歸職業發展的程度和詳細情況。數據顯示,海歸就業主要集中在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海歸就業的前四大產業依次為金融業、貿易/批發/零售業、房地產/建筑業、互聯網行業。她指出,海歸擁有語言能力、國際人脈、國際網絡、國際資本、國際視野等就業、創業優勢,但同時,也有超過半數的中國留學生反映留學使得他們與國內關系網絡斷裂,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就業、創業活動。對此,苗綠博士表示,國際人才發展研究所會為他們創建一個官方的正規的交流平臺以解決這個問題,同時機構提供專業人士的指導,使海歸能最大程度地利用自身優勢,進入到更具專業性和技術性的領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留學》記者了解到,這支專業導師隊伍包括:沙特基礎工業公司副總裁李雷,搜房網公司董事長莫天全,北京王府學校校長王廣發,歐美同學會副會長、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任王耀輝,港鐵中國首席執行官易珉 等。
作為專業導師的代表,易珉發表了自己對于國際人才發展研究院的看法。他說:“創辦國際人才發展研究院,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他認為研究院的成立,提供了一個人才之間交流職業發展經驗的平臺,并能切實為國際人才提供幫助,解決問題。會上,易珉還與眾人分享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并根據個人經驗談了其個人對于國際化人才的看法,他的觀點是,真正的國際化人才要具備高情商,要同時具備一種“能領導自己”的領導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和與周圍共存、共贏的能力。易珉講話過后,研究院院長周成剛向其發放了第一份研究院導師聘書。
會議現場,研究院院長、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總裁周成剛,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秘書長苗綠博士,新東方海威時代總裁俞仲秋共同為國際人才職業發展研究院揭牌。據悉,研究院將于2016年7月推出《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
2016年4月5日,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總裁周成剛,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秘書長苗綠博士,新東方海威時代總裁俞仲秋共同為國際人才職業發展研究院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