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治鋼
分級教育 分類指導物信學院“基本功+”模式見成效
◎潘治鋼
2010年3月學校升本以來,滄州師范學院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堅持“分級教育,分類指導”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瞄準地方經濟、社會和教育發展新方向,發揮傳統優勢,突出專業特色,強化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致力于為社會培養政治上靠得住、專業上有本事、社會上用得上的優秀人才。對學生進行“基本功+”教育,讓學生對于基本知識、基本技能達到應知應會。在此基礎上,使每位學生確立清晰的發展規劃,在校期間為實現人生夢想努力學習。
“分級教育,分類指導”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就是以“厚基礎,寬口徑,重能力,高素質”為原則,通過課堂教學與第二課堂活動相結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專業培養與綜合素質培養相結合,達到知識、能力、素質的綜合提升。
分級教育,就是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培養。一年級學生重點進行基本能力與文明素養教育;二年級學生重點進行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教育;三年級學生重點進行考研和職業素養教育;四年級學生重點進行就業創業與文明離校教育。
分類指導,就是根據不同對象、不同學習目標,提出具體要求,給予個性化指導。對于考研學生,重點加深理論課程學習,引導學生掌握扎實的知識,對學生如何報考院校、專業以及具體考研科目,提供有針對性的信息。對于就業創業的學生,注重進行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培養,讓學生在“用中學”,增強其學習興趣。
為踐行這種人才培養模式,積極探索教研教改思路,對學生進行“基本功+”教育。就是根據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和人才培養規律,科學合理地制訂物理學和通信工程本科專業的培養目標與培養要求,確定應用型人才的內涵和基本特征,讓學生盡快掌握專業“基本功”,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確立發展目標。
“基本功”包括:基本素養:講文明、懂禮貌,講學習、有文化,講衛生、保健康,講紀律、守規矩;基本知識:各科公共課、專業基礎課程學習合格;基本技能:通過英語四、六級,計算機一、二級,普通話合格,會熟練使用辦公軟件WORD、 EXCEL、PPT,具有文字寫作和口頭表達能力,具有一定人際交往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團隊精神與協作能力,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一定科研能力等。物理學專業學生會寫一份好教案,會作一個好課件,會講一堂好課,寫好“三筆字”;通信工程專業學生會制作發射接收裝置,會設計、使用相關軟件,會設計簡單電路圖,能看懂簡單集成電路,會圖文信息編輯等。

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選擇“ + ”:(1)+考研:讓學生詳細了解報考院校概況,選擇專業方向,專業教師輔導考研課程,傳授復試技巧等;(2)+就業:物理學專業學生熟悉就業學校情況和要求,著重加強教學技能訓練,熟練掌握課堂教學技能,具備授課、說課及臨場應對能力;通信工程專業學生明確就業意向,清楚所進企業概況,企業文化,對工作崗位要求,著重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訓練,熟練掌握軟件設計與應用,硬件設計與開發,設備安裝與維護,產品推廣與營銷。(3)+創業:明確創業目標,培養市場調研能力、領導決策與管理能力,向學生提供創業指導與服務。
除課堂教學、實驗實訓教學外,還建立了中學物理教學技能實訓基地、學生課外科技創新實踐基地、師生交流平臺QQ群,成立了英語協會、“春暉”家教社、電子協會、通信協會等學生社團,開展了英語話劇比賽、英語演講比賽、“追夢”演講比賽、講課大賽、電子設計大賽等系列活動,開辟第二課堂,強化學生基本技能訓練,提高了學生綜合素質,培養了大批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專業人才。
2014首屆物理學本科專業畢業生76人。有26人考取碩士研究生,石潔、王雪、高琪等12名同學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名校攻讀碩士研究生,高琪、孟珊珊、高星、張慧慧等四名同學取得報考相關專業第一名。10人考取市、縣重點中學物理教師,3人考取特崗教師,22人在其它學校和各類教育培訓機構工作,3人參軍入伍,1人為西部計劃志愿者,1人考取公務員,10人在京東方等企業從事與專業知識相關工作,就業率100%。
2015屆物理學專業本科畢業生55人。田龍等22人考取研究生;楊新亮等27人在各市、縣從事教師工作;陳龍等14人考取正式教師;陳曦、代永剛均以第一名成績被滄州市十三中、邢臺市南河縣二中錄用,張振洋考取特崗。胡曉樂等6人在愛美森木業有限公司等企業從事與專業知識相關工作。
物信學院全體師生在校黨政領導下,以自信自強精神,繼續把“分級教育,分類指導”工作“做實做細做深”,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強化學生“基本功+”教育,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社會培養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作者單位:滄州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