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中國足球整體改革背景下,探討校園足球理應有新的思維,與之對應的是,話語表達也應及時跟進。文章闡述與校園足球有關的“新足球話語體系”,尤其是小學校園足球的話語體系。從“兒童的足球,全民的足球,校本的足球”三個方面,文章提煉了相對應的足球新話語,認為新的校園足球話語體系應當為了兒童的生長,協調各方的力量,基于校本的建設。
【關鍵詞】 校園足球 足球話語體系
在《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推出一周年后,中國足協于2016年2月在京召開座談會,指出中國足球改革呈現出“校園足球發展迅速、足球改革制定頂層設計、足球發展的輿論和環境漸好”等六大特點。足協對校園足球的發展給予了特別總結:“《教育部等6部門關于加快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實施意見》出臺,截至2015年底,全國已有8627所足球特色學校,38個校園足球試點縣(區)和3個綜合改革試驗區,一年里培訓了足球師資隊伍13.5萬人,組織各級校園足球比賽10余萬次。”成績令人振奮,作為一名基層學校足球工作者,更能體會校園足球發展的可喜態勢。而其中最深刻的變化,筆者認為,就是出現了新足球話語體系。
什么是話語體系?話語體系是長期積累而形成的在某些領域人們約定俗成的話語,它與文化環境、傳統習慣及社會制度有關。話語體系原本就是為了真實地表達、交流。本文所指的“新足球話語體系”,就是特指在中國足球整體改革背景下,與“校園足球”有關的話語體系,尤其是與小學校園足球有關的話語體系。
以前有哪些足球話語體系?無外乎“比賽”“名次”“成績”“隊員”“教練”“裝備”“裁判”……這些都是耳熟能詳的話語,大家一聽都明白!
現在為什么提“新足球話語體系”?只因足球改革如火如荼,校園足球春意盎然,但在探討新校園足球時,大家的思維和話語卻還停留在以前的詞匯上。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話語體系的陳舊折射了思想意識的落后僵化,我們基層教練員的思維,已跟不上校園足球改革的步伐。
能否換一種不一樣的話語體系,并通過這個新話語體系,去改變我們的思想、態度,改進我們的工作呢?隨著校園足球的蓬勃發展,我們正嘗試用新足球話語體系去討論新校園足球。
關鍵話語一:兒童的足球——為了兒童的生長
小學校園足球須遵循足球運動的規律、學校體育的規律、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建構“基礎性、兒童化、快樂足球”的話語體系,基于兒童立場,指向兒童的生長。
1. 練好基本功,健康每一個。兒童生長的第一層要義是身體健康。校園足球是中國青少年體魄強健的象征和標識,必須注重基礎,科學訓練,增強兒童體質。
我校1—6年級除開設專門的足球課外,還設置了“快樂足球大課間”,圍繞足球基本功設計、組織大課間活動;每年以校園足球節為載體,組織足球基本功競賽,夯實基礎;開展校園足球聯賽、校際足球邀請賽,實踐提高。校園足球,讓孩子更健康。
2. 玩好紀錄秀,成功每一個。校園足球關注兒童的生長,意味著通過足球讓兒童人人獲得發展。我們要把握孩子的天性,關注孩子的主體需要,相信每一個孩子都能獲得不同程度的成功。
為此,我們開展了“足球紀錄秀”活動。孩子們圍繞足球,自報紀錄,自創展示方式,如“誰是腳背顛球王,二人傳接球,定位射門我最嗨,運球過桿我能行”等。我們倡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紀錄秀”,讓學生創造紀錄、挑戰紀錄、樂于競賽、享受過程,養成惠及一生的追求卓越的品質。
3. 發揮育人性,潤澤每一個。兒童生長最核心的是獲得可持續性發展。新校園足球不應只停留在競技運動層面。習主席批示:“堅持從娃娃抓起,從基層抓起,從群眾性參與抓起……特別是抓好青少年,既重視技術能力培養,又注重意志品質的培養。”足球育人,是新體系中的重要話語。
我校擬定了“健身心,塑品行,勝自我,鑄團隊,志高遠”的校園足球發展目標:強健體魄,提高身心素質;讓每個孩子在足球運動中學習、理解、尊重規則,增強規范意識;既練就扎實的足球技藝,又要塑造學生優異的品行;讓學生在足球運動中展示、挑戰、超越自我,增強團隊合作意識。我校逐步構建起了全新校園足球教育模式,充分發揮校園足球的育人功能。
關鍵話語二:全民的足球——協調各方的力量
1. 學生全員參與。我校已形成金字塔形足球人才發展機制。塔基龐大,即學生全體參與足球運動;塔身即后備人才培養;塔尖即校隊成員提升。我們努力夯實塔基,壯實塔身,燃亮塔尖。
在“足球節演練”中,每個學生練習了4項足球基本功(運球、傳球、射門、顛球),參加了20分鐘的足球比賽,每個人都很開心。
這里突出了“全員參賽,4項基本功,每個人參賽20分鐘”,具體到人數、項目、時間、參與面、氣氛如何,這應是新足球話語體系中的常態表述。
2. 老師和家長共參與。我們邀請200名家長觀看了“足球校園紀錄秀”,他們高度關注,興趣盎然!
我們動員了一批有足球特長的家長組成“老爸教練團”,讓他們參與訓練指導和比賽管理,既加強了親子互動,也解決了足球指導人力不足的問題。
足球校園紀錄秀學生可以獨立申報,也可以和同學、家長、老師配合參與;我校教工隊和學生隊還舉辦了“童心飛揚VS傳奇不老”友誼賽,老師險勝!
我們不僅把家長資源納入校園足球教育體系,還協調與任課老師的關系,形成合育團隊,將足球運動與學校教育教學活動融合,營造良好的校園足球環境氛圍。
3. 媒體適時介入。南京電視臺和騰訊大蘇網報道了化工園區的“首座華宴杯”校園足球聯賽,比賽本身和啦啦操表演都十分炫目,贊助商表示全力支持,該期節目的收視率、點擊率都已創新高。
各種校園媒體、社會媒體都不該缺席新校園足球話語體系的建構,應起到引起重視,協調各方力量,引入社會贊助資金,傳播正能量,為校園足球加油助威的作用。
4. 流暢傳輸體系。A小學、B中學和C大學在區教育局支持下結成了“足球人才培養輸送合作體”,在不違反國家升學制度的前提下,進行了大膽的制度創新,摸索出一條足球人才層層輸送的新路徑。
有專家指出,我們要關注校園足球的頂層設計,形成“足球訓練一條龍”,利用應試教育傾向,用高一級學校足球特長生的招收,200所名大學“夢想隊”的吸引等方式,讓足球回到國民教育體系,讓足球運動員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同時,我們要打通優秀教練員進入學校的道路,全面盤活校園足球訓練體系。
綜上,“全民”是新足球話語體系的重要詞匯,我們要加強學校與家庭、社會的聯系,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使校園足球成為一個全社會關注的合作共同體。
關鍵話語三:校本的足球——基于學情的建設
校園足球的話語體系理應“尋找屬于自己的句子”。根據校情、學情,我校設計開發符合孩子實際的、富有學校特色的足球校本課程,提煉出最切合實際的的校園足球發展策略。
1. 課程建設成體系——基礎型、拓展型、探究型課程構成校園足球課程框架。基礎型課程夯基礎。課程面向全體學生,每周開設一節足球課,依據國家課程標準實施教學,立足于夯實基礎,人人提高。
由于地處化工園,環境污染重,學生體質差,我校發揮小班化的優勢,引入“健腦操”,自編“足球操”,形成了針對性很強的“快樂小班足球教學模式”,科學訓練,提高了教學質量。
拓展型課程促提高。我校開發足球校本課程,建立低、中、高三個年段三個梯隊,每周安排三個課時實施教學;以大課間、系列校園足球競賽為載體,形成校園足球的活動課程。
學校將“快樂足球大課間”納入課程體系,分“熱身運動”“有球練習”“班級特色足球活動”三大塊,使足球成為讓學生快樂、人人參與、有層次、遞進、真正能掌握的活動。
學校開發了“尚善足球校本課程”,擬定了課程綱要,編寫了校本教材,自編了“尚善足球操”“蹴鞠舞”,在傳統、快樂的運動中激發了學生對足球的熱愛。
探究性課程重深化。學校舉辦“足球文化節”,全年開展序列化的足球專題活動,與綜合實踐活動整合,引導探究性學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自編《我的足球故事》,成立學生足球裁判員社團,探尋校園足球兒童自治的發展路徑。
2. 氛圍創設立體化——進行多方位、全浸潤的校園環境建設。學校注重校園環境建設,在墻、路等多處滲入足球元素,每班設立足球角,開辟網站平臺等;關注人文環境創設,如學生自主設計足球服飾、標識、海報;組建啦啦隊,進行標語口號征集等。
3. 文化建設——校園足球文化與學校理念、整體教育融為一體。新校園足球,應有更高的追求。我們要在做中思考,逐步淬煉富有特色的校園足球文化,并與學校理念、整體教育融為一體,提升校園足球的品質。
我校足球以“尚善文化”為核心,將對應的足球文化話語確定為:
基于小班,潤澤兒童身心:尚善足球,追求人文關懷。我們立足小班化,關注每一個兒童,讓全體孩子通過校園足球活動達到身、心、行的和諧統一。
挖掘潛能,彰顯兒童智慧:尚善,至善、致遠。我們追求有智慧的校園足球教學行為,不僅讓學生動起來,也讓孩子聰明起來。我們舉辦了序列化的足球主題活動,貫穿全年,讓足球成為展示兒童活潑健美、發揮創造的舞臺,激發潛能,展示自我,超越自我。
開放融通,走向縱深舞臺:尚善足球與學校教育活動融合,與外界活動融合。我們利用各種媒體吸引各方參與,接納參觀,積極送教,承建青奧小屋,延展“牽手伊拉克,共結同心結”活動,促進中外文化交流,打造更為開放融通的足球特色文化。
“基于小班”“挖掘潛能”“開放融通”,積淀中的“尚善足球文化”呵護每一個學生,幸福每一個學生,將小學校園足球的教育功能體現得淋漓盡致。
總之,新的足球話語體系促進了足球工作者換思維、換角度去思考、發現、解決問題,突破定勢,樹立更長遠、更全面的觀念。讓我們以發展的眼光、創新的思路去建設校園足球,培養新型足球人才,為早日實現中國足球夢而努力!
【參考文獻】
[1] 毛振明,劉天彪,減留紅.論“新校園足球”的頂層設計[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5(3).
[2] 毛振明,劉天彪.再論“新校園足球”的頂層設計[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5(6).
[3] 肖咸清.發展校園足球助力人格素養[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7).
[4] 王啟俊.“賦能”理念下校園足球文化的構建[J].當代體育科技,2014(30).
[5] 王啟俊.兒童自治理念下“學生足球裁判員”的培養初探[J].體育教學,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