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勇
急診產科患者出血及輸血相關因素分析
方 勇
目的 分析急診產科產婦出血及輸血的相關因素。方法 擇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期間在本院分娩住院并接受急診輸血治療的產婦18例,回顧分析18例產婦的分娩相關資料,分析產婦的輸血相關因素。結果 陰道分娩產婦產后出血量超過2 000 ml的有3例,剖宮產產婦產后出血量超過2 000 ml的有7例,數據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產婦分娩前后,尤其是高危產婦,對其進行出血防范意識教育,加強出血防治規范,有利于減少產婦圍生期的出血量,降低輸血發生概率。
急診產科;出血;輸血;相關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lated factors of emergency obstetric maternal bleeding and blood transfusion. Methods 18 cases of maternal blood transfusion from May 2014 to October 2015 in our hospital who were childbirth and accepted the emergency treatment,the clinical data of maternal labor related information was retrospective analyzed,the maternal blood transfusion was analyzed. Results Vaginal delivery of maternal postpartum blood loss was 3 cases and more than 2 000 ml, caesarean section maternal postpartum haemorrhage amount more than 2 000 ml was 7 cases, data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P<0.05). Conclus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puerpera childbirth, especially high risk, should give bleeding awareness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bleeding in the specification, is conducive to reducing the perinatal period of maternal blood loss, lower blood transfusion probability.
【Key words】Emergency obstetric, Bleeding, Blood transfusion, Related factors
急診產科輸血被廣泛應用于救治圍生期重度貧血產婦以及產后嚴重出血產婦,不過,任何單位的成分血以及全血,均具有致使產婦感染可傳播疾病的可能性[1],而且圍生期輸血不當,還會導致產婦發生稀釋性凝血功能障礙,增加產婦的死亡率[2]。本院回顧分析急診輸血產婦的分娩資料,對輸血相關因素進行分析,現進行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擇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期間在本院分娩住院并接受急診輸血治療的產婦18例,年齡在20~41歲之間,平均為(30.5±4.9)歲;有9例為剖宮產,9例為陰道分娩。回顧分析此18例產婦的分娩相關資料,例如,產后出血量、分娩方式以及孕產史等,列表分析產婦的輸血相關因素。
1.2 方法
通過稱重法以及容積法計算產婦的出血量,如果產婦的產后出血量超過1 500 ml,表明產婦的產后出血量大于25%血容量,則為嚴重性產后出血。
1.3 觀察指標
列表統計分析產婦的產后出血情況以及相關因素,對比分娩方式不同的產婦產后出血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以SPSS 19.0統計學軟件分析分娩方式不同產婦的產后出血量,用n(%)表示計數資料,用χ2檢驗;如果P<0.05則表明兩種分娩方式的產后出血量存在統計學差異。
不同產婦因分娩方式的差異,其出血原因也各不相同。本次實驗中,9例陰道分娩產婦中,有2例因產道裂傷而出血,2例因胎盤因素出血,4例因宮縮乏力出血,1例因其他因素出血;9例剖宮產產婦中,有1例因凝血異常導致產后出血,1例因胎盤因素出血,7例因宮縮乏力而出血。對比兩組產婦的產后出血相關因素,各組數據差異并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但可以預見,無論擇取哪種分娩方式,產婦出現產后出血情況的最為常見性因素便是宮縮乏力,除此之外,產婦如果存在嚴重的貧血,也會導致其在分娩過程中,出現大出血情況。而且分娩方式不同產婦的產后出血量情況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本次實驗中,9例剖宮產產婦,有7例出血量在2 000 ml以上,1例介于1 000~2 000 ml之間,1例<1 000 ml;9例陰道分娩產婦中,有3例出血量在2 000 ml以上,4例介于1 000~2 000 ml之間,2例<1 000 ml,詳情見表1。
普遍而言,產婦產后出血量不超過1 000 ml,無需輸血[3];但超過1 500 ml時,需要緊急輸血[4]。產婦發生產后嚴重出血的原因具有多方面性,例如,醫源性因素、子宮異常因素、產前貧血因素、凝血障礙因素、產道傷裂因素、胎盤黏連植入因素以及宮縮乏力因素等。通過本文分析可知,接受陰道分娩方式的產婦產后出血量要低于剖宮產產婦,數據組間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世界范圍內妊娠婦女的年均人數約為1億左右,據相關資料統計,其中,有近12%的產婦在產后會出現嚴重性并發癥,其中,最為常見的便是產后出血。由此可見,對于產科人員,產后止血、輸血工作至關重要。產科人員要想做好止血與輸血工作,首先,要提高助產質量。產婦產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陰道裂傷以及醫源性產后觀察不當等,因此,護理人員要嚴密觀察并護理產婦,例如,精確測量宮底高度、觀察子宮收縮情況、預防宮腔積血等[5];其次,護理人員要對剖宮產以及陰道分娩產婦的產后護理給予重視,并加強護理,避免因忽視而出現止血治療不及時的情況;最后,分娩前嚴重貧血是誘發產婦產后嚴重出血的主要因素,因此,護理人員要對此類產婦給予高度關注,降低其嚴重出血概率[6]。除此之外,胎盤植入以及胎盤黏連也是產婦發生產后嚴重出血的關鍵性誘發原因,而且隨著剖宮產產婦數量的逐年上漲,因胎盤黏連、胎盤植入而誘發的產后嚴重出血概率也在不斷提升,因此,護理人員還要對此類產婦給予密切觀察以及針對性護理[7]。綜上可知,護理人員只有對產婦的出血狀況進行早期識別,才能有效降低產婦發生產后大出血的概率[8]。

表1 不同分娩方式產婦的產后出血量對比
通過本文分析可知,醫務人員只有客觀準確的評判產婦的產后出血發生概率,并對產婦進行有效的圍生期護理,才能降低產婦發生產后嚴重出血的概率。不僅如此,護理人員還要對產婦進行圍生期保健護理,例如,通過補充鐵劑的方式預防產婦出現產后嚴重貧血情況;并通過少量多次的方式,對重度貧血產婦進行輸血治療,糾正產婦的分娩前貧血,進而降低產科急診輸血概率。
[1] 王曉燕. 急診產科20例產婦出血及輸血相關因素分析[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3,22(21):64.
[2] 劉英,李梅. 成分輸血在搶救產科出血并發癥中的應用[J]. 河南醫學研究,2014,23(6):52-54.
[3] 段瑤,曾萬江,?;莼?,等. 圍產期急癥子宮切除術治療產科出血18例臨床分析[J].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1,25(9):915-917.
[4] 萬芬,吳仕元,康昭海,等. 急診產科輸血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1,8(8):36-38.
[5] 楊麗云,樂愛平. 產科出血產婦大量輸血的相關研究[J]. 中國輸血雜志,2013,26(9):903-905.
[6] 鐘逸鋒,楊劍秋,王濤,等. 產科圍產期輸血的原因[J]. 協和醫學雜志,2015,6(4):296-299.
[7] 吳思夢,王哲,胡清,等. 圍產期輸血相關因素分析[J]. 中國輸血雜志,2011,24(2):131-132.
[8] 王睿. 產科輸血相關因素分析[J]. 中國衛生產業,2012,9(20):91.
Analysis on Related Factors of Emergency Obstetric Patients Bleeding and Blood Transfusion
FANG Yong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Affiliated Luoyang Central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Luoyang He'nan 471000, China
R714.461
A
1674-9316(2016)16-0041-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6.026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院婦產科,河南 洛陽 4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