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璐
當喝水也成為一門學問
文/張璐
如果問你會不會喝水,你一定覺得這是個笑話:誰不會喝水呢?但有人卻將這一日常小事,“喝”成了一門職業,他們就是品水師。通過觀其色、嘗其味,就可品出白水之間的“納米級”差異。
你或許會納悶:白水有啥可品的,這也能成為職業?其實,品水如品酒,無論是自來水還是礦泉水,只要來自不同水源,它們的TDS(總溶解固體,就是鈣、鎂、氟、硅等元素)含量就不同,口感也大不一樣。
“一望、二聞、三品”是品水師的品水三要素。首先,“一望”肉眼檢驗水質,是否存在明顯的缺陷。其次,“二聞”也是有講究的。將燒杯放在鼻端,聞一聞水是否有異味。如有異常,可又聞不出來,就還要反復加熱,再聞?!叭贰本褪瞧匪?。品水前,品水師必須先用純凈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潔。然后將一小口水含到嘴里,慢慢品1分多鐘,品出6個等級,辨別出水的軟硬度、礦物質種類等。
在不同TDS和酸度的影響下,水的味道可以從順滑到有咸味,從果味到苦澀。就像歐洲職業品水師馬丁·里斯所說,沒有一種水是相同的。
隨著對健康的重視,人們對飲用水也越來越講究,甚至比喝酒喝茶還要“挑剔”。喝水成了一種文化,品水師也由此成為了一個新興時尚的職業。
在加拿大,有句俗語叫“無水不成席”,宴席上,安全、健康的飲用水是必備的。由于氣泡、礦物質以及水溫的不同,會和食物產生反應,很多頂級酒店或餐廳,都把品水師作為宴席必備,根據菜肴和葡萄酒的不同,為客人搭配最適合的水,并提供各種侍水服務?!八且环N天然產品,有地域的風土之味。”世界高端水協會會長、品水師邁克·麥斯查認為,水只能用舌尖品嘗,用眼觀氣泡,只有品得了水的真味,才能欣賞到以水配菜的精華。
不過,你千萬別誤會品水只是屬于有錢人的享受。品水師的職業需求并不僅僅局限于高端服務行業,凈水器生產、釀酒制造、瓶裝水源采集等行業都需要品水師的鑒定。
青島啤酒曾對外透露,釀酒過程中的水都要經過專業的品水師把關。品水師每兩小時就要品嘗一次釀造水,每天還要對水源進行微生物檢測,以保證高端酒的口味差異。又比如美的凈水器,其對過濾出來的水質口感需要通過8位品水師一起鑒定,6個或6個以上品水師表示過濾水好喝、無異味,才能視為合格。
物以稀為貴,品水師這一職業雖“新”,但薪酬、前景大為可觀。農夫山泉曾打出關于品水師的招聘啟事,月薪在7000元到10000元之間。而在韓國,由于關注度越來越高,品水師的月薪能達到約人民幣18000元到30000元不等,培訓課程也異?;鸨?,報名人數成倍增加。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妹子陳筱靜在加拿大當品水師,年薪約合人民幣140萬元,還能免費飲用落基山脈緩釋氣泡礦泉水,令人羨慕。
當然,薪水高也意味著入職門檻不會低。除了必須具備的技能,由于品水師必須保持靈敏的嗅覺和味覺,所以從業者還不能吸煙、飲酒,更不能有鼻炎。
如今,飲水健康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受到重視,我們有理由相信品水師在國內會被更多行業所接受,而不僅僅局限于飲用水公司及關聯企業。或許,營養師也是品水師的發展方向之一,畢竟,健康是所有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為何辭官下海?我在經商前,15歲就當兵了,從軍17年,做到團職干部,遇上中國百萬大裁軍,就轉業到地方政府,當了兩年辦公室主任,這兩段人生都還算成功,但我在1988年斷然辭官經商。
當時遇到的第一個創業難關是借錢,第二個難關是拿項目。我找到一個老戰友拿了指標,但還得去找當時的市領導批地。跑了左一遍,右一遍,沒人理。市領導被我找煩了,出了一個題目:“你不是想開發嗎?把市政府的北側那塊地給你。”
這里房子差,設施差,一百多戶人家共用一個水龍頭和廁所,改造這個項目,要1200塊錢一平米的成本,但當時大連最好的房子只能賣到一千零幾十塊。我堅持要干這個項目,公司里的很多同事反對:“要賺錢,至少得賣到1500元一平米。”
后來我們動腦筋,推出來幾條創新:第一,當時的房子沒有明廳,一個小過道進去直接就是幾間房。那好,我們做一個明廳;第二,當時房子沒衛生間,縣處級以上干部才允許配一間衛生間。我們沒管那一套,每戶都配了衛生間,還把木頭窗換成了鋁合金窗,再加一扇防盜門。房子推出來均價1580元每平米。1000多套房子一個月掃光。這一單使我們賺到了接近1000萬元。就這樣,我掘到第一桶金,找到了一個盈利的模式——舊城改造很有錢賺,別人不敢干,我敢,于是在大連就搞開了。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
每一天和不同人溝通,我從中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就是:人類經驗的共通性。我們大多數人并不愿意被分類,但是我從所有采訪對象身上發現一個共同性,那就是人人都希望被認可、被理解。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曾經做過超過35000次訪談,每當攝影機關掉的時候,所有的受訪者必然會用自己的方式問出這樣一個問題:“我表現得還可以吧?”布什總統這樣說過,奧巴馬總統也曾這樣說過。無論英雄人物還是家庭主婦、受害者抑或是案件中的被告人。

他們都想知道:我表現得還可以嗎?你在聽我說話嗎?你在關注我嗎?我的話對你有價值嗎?盡管哈佛是facebook誕生之地,但我仍希望各位要嘗試跳出來和那些持不同意見的人進行更多的面對面交流,最大程度地、最真實地展現自己,盡己所能提升自己以及周圍的人。神學家霍華德瑟曼說得好:“不要問自己世界需要什么,問問是什么讓你充滿活力地活著,然后大步去做,因為世界所需要的就是一個個朝氣蓬勃的人?!?/p>
美國著名脫口秀主持人:奧普拉·溫弗瑞
愛因斯坦說:“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最終在于業余時間如何利用?!?/p>
為什么說“業余時間”不同是最大的差異呢?仔細想想,每個人的業余時間就是他可以自主的時間,是他休息娛樂的時候,也是他可以用來充電的時間。
每個人的業余時間有多少?業余時間如何用?這里大有講究。當你業余時間比較多、而且都用于打牌、跳舞、閑扯、看電視時,你的收入就像翹翹板,這一頭就會低下去,反之收入就會高起來。收入是社會對你的報酬,也是一個人的價值物化形式。當你的收入漸漸趨于牛市或熊市時,你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內容也就趨于相應的變化,你的理想和追求與人就大大不同了,這時你自覺不自覺地與他人出現了差異。
“人的差異在于業余時間”。這也許是愛因斯坦關于人與時間的又一種表述方式,也是一種深刻的耐人尋味的表述方式?,F在,你應該有所感悟。
網友:丁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