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余年持續創新升級打造技能人才薈萃地
經濟發展要提質增效,產業結構要轉型升級。作為老品牌的四川長虹電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需要一大批掌握精湛技能和高超技藝的技能人才作支撐。
一直以來,長虹都高度重視技能型人才隊伍的培養,并通過四川長虹電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培訓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不斷完善、提升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出更多高技術、高技能人才。
完善技能人才培養的制度體系。據了解,近年來,中心制定了一系列規范和促進教育培訓工作開展的制度,如《技能人才培訓管理制度》《內部培訓師管理辦法》《核心技能人才庫工作指引》《技師、高級技師考評細則》《長虹職業技能鑒定實施辦法》《職業技能鑒定聘用管理辦法》《首席技師、特聘技師評聘方案》《首席技師、特聘技師評聘工作指引》《師帶徒管理辦法》《長虹集團公司技能大師工作室管理辦法》等。這些政策制度的出臺,對推進技能人才教育培訓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構建梯次性職業技能培訓課程體系。中心牽頭進行了公司關鍵技能崗位梳理,分工種、逐步構建起關鍵技能崗位的梯次性職業技能培訓體系,目前已建立工具鉗工、維修電工、家電維修等多個工種的職業技能課程體系,包含了傳統的講授課程,也有實訓課程、網絡課程。建立雙師型職業技能培訓師資體系。
組建雄厚的技能培訓師資隊伍。中心現有專職教師40余人,同時擁有一支包括博士、專家、高級技師等在內的200余人的兼職教師隊伍,并廣泛聘請國內外教授、專家,形成了一流的師資網絡體系,為培養和造就復合型人才提供了有利條件。
搭建寬闊的技能人才培養學習平臺。中心通過長虹公司建立了長虹網絡學院( http://learning.changhong. com)、“長虹微學堂”平臺,豐富了員工職業技能學習渠道,打造“O2O”技能專業學習服務平臺,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技能培訓項目,為技能型員工創造碎片化、移動學習條件。 同時,中心依托長虹公司建成了各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0個,其中國家級1個、市級2個、公司級7個,初步形成技能大師工作室梯隊。目前技能大師工作室已成為長虹技能人才,特別是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有效平臺。
實施“四驅”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成果顯著。中心堅持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構建理論與實踐、能力與素質、個人與團隊、績效與學習相融合的“四驅”培養模式。實行“學賽結合”,促進技能人才快速成長。近年來,中心先后組織公司內技能人才參加全國技術能手、四川省技術能手、省、市技能大賽、崗位練兵技術比武等各類比賽項目,先后約有150名技能人才獲得各級獎勵。
強化職業技能鑒定,打造技能人才成長通道。中心堅持“先培訓后鑒定”“不培訓不鑒定”的原則,積極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重點抓好技師、高級技師的培訓、鑒定工作,打造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通道。
加強校企合作,促進職業技能培訓水平提升。作為國家職教師資培訓基地和企業實踐培訓基地,中心十余年來承接了來自全國各地600多所職業院校2000余名職教老師的省級、國家級師資培訓;作為“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和全國近四十所高校的“實習教學基地”,每年承接8000余人次大學生生產實習教學和卓越工程師培養。
中心先后獲得了國家、省、市及相關部門頒發的近40余項資質及榮譽稱號,是 “全國職業教育師資專業技能培訓示范單位”“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全國高校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電子科技大學MBA長虹教學中心”“西安交通大學綿陽學習中心”“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國家級示范單位”,同時也擁有“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四川省安全生產培訓機構”“綿陽市職業技能鑒定示范站”“綿陽市首屆職業技能大賽參賽企業第一”。中心30余年一直致力于員工職業技能培訓,不斷創新培養模式,每年技能人才培訓達1萬余人次,涉及工種30余個,近3年職業技能培訓31949人次,培育出高級技師189人、技師1213人、高級工2939人,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18959人,得到了集團各單位的認可和員工的好評。
技能人才是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產業發展與結構調整、促進企業向高端制造業轉型的重要力量,中心堅持不斷探索創新,充分發揮技能人才培養的助推作用,為長虹及社會培養更多、更優秀的高技能人才,逐步成為西南地區技能人才培養的搖籃和資源輻射中心。
書訊:

《勞動保障政策咨詢200例》出版
《勞動保障政策咨詢200例》一書,是根據《四川勞動保障》雜志2008年至2016年2月刊載的咨詢問答及相關資料整理而成。全書大32開,共260多頁,編輯了11大類230余個勞動保障問題,從政策法規的視角對其進行了深入剖析,其解答權威性高、簡明扼要、內容豐富,具有極強的實用性,是廣大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者應對各種問題的“小百科”,也是廣大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了解自身權益義務,維護自身權益的利器。
本書印刷數量有限,有需求者請速與本刊聯系。
聯系電話:028-86119636 86111213
聯系人:于存芳
招聘啟事|四川勞動保障雜志招人啦!
我們是誰?
1983年10月創刊,四川省唯一公開發行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專業期刊,遍布四川21個市州;
背靠四川黨建期刊集團,積極把握媒體融合趨勢,走進一個真正的大眾傳播的時代;
作為勞動者的忠實伙伴,堅持貼近勞動保障事業、貼近各類用人單位、貼近廣大城鄉勞動者,關注民生、反映民情、紓解民意。
自創刊以來,先后被原勞動部等授予“全國優秀勞動期刊”稱號,被省委宣傳部等授予“四川省優秀期刊”稱號。目前,雜志出版為大16開,64頁,采用全彩版印刷,被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收錄。
總之,
如果你才華橫溢文采斐然,
如果你關注民生熱點話題,
對當前民生政策如數家珍;
如果你有滿腦創意無處傾瀉,
隨時準備來一場頭腦風暴;
那,我們找的就是你!
我們能為你提供什么:
1、熟悉雜志的編輯生產制作流程。
2、不受約束的新媒體發展平臺。
3、積累人脈、工作經驗、開拓視野。
4、鍛煉自己溝通、配合、組織、創造能力。
5、如果你認同雜志的價值觀,符合雜志的人才需求,夠努力,公司會為你的付出給予滿意的長期職位。
神位空缺:記者
1、具有新聞敏感度,對媒體行業有濃厚興趣;
2、能獨立思考。具有選題策劃能力,信息采編整合和新聞寫作能力(有工作經驗優先);
3、根據雜志定位和風格,不斷創新;
4、有責任感,能適應工作壓力;
5、具有團隊合作精神。
神位空缺:實習生若干
有意者可直接投簡歷至scldbz@aliyun.com,附上相關作品。請勿重復投遞!(郵件主題格式:姓名+電話+職位,如:李明+13800138000+記者)。
招聘電話:028-6237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