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9日,山東日照,臺風“鲇魚”的影響剛剛過去,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東潘漁港,兩條350馬力鐵殼漁船相繼出海,開始進行海上捕撈作業。
據船老大介紹,現在海上捕撈效益越來越差,盡管三個月的黃海休漁期剛剛結束不久,但每次出海的捕撈產量較往年都有明顯下降,如果沒有燃油補貼,維持成本都是一個問題。
10月3日早晨,當第13次起網后,一網5000斤左右的各種魚中,經濟魚類占了多數,這多多少少讓船老大松了口氣。
漁民在海上的生產生活單調枯燥而又緊張危險,一日三餐沒有準時,何時忙完何時就餐,在下網、收網、分揀、入艙結束后,他們就開始用餐,隨后就是各自休息。漁船遠離大陸,手機沒有信號。船員們就餐時閑聊,就餐后有的看DVD,有的聽音樂,這已成為他們的生活常態。
由于此次出海一直風雨不停,產量相對較低,原本7~8天的捕撈作業縮短到6天,10月5日凌晨4時許,兩條漁船提前返回東潘漁港。此次捕撈大概能收入15萬元,相對于支出,實際純收入并不是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