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濤
懷著三個“油茶花開”的夢想,周新平回到家鄉衡陽當農民種油茶樹,帶領當地農民創業發展油茶產業。
2008年,身為跨國公司中國區總裁的周新平,放棄了幾百萬年薪和優越的大上海生活,懷著他三個“油茶花開”的夢想,回到家鄉衡陽當農民種油茶樹,帶領當地農民創業發展油茶產業。
如今8年過去了,他所創立的湖南大三湘茶油股份有限公司已初具規模。目前公司持續穩定地服務20萬個家庭,管理著40萬畝油茶林,固定資產達6.8億,一年利稅2000多萬元,被農業部評定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被國家農開辦列為湖南省重點扶持的龍頭企業、被衡陽市委市政府列為衡陽市領軍龍頭企業。在取得這些驕人成績和殊榮的同時,周新平帶領著大三湘人不忘初心,始終把“回報家鄉,建設幸福鄉村”這一初衷作為回鄉創業的根本。一邊發展油茶產業幫助父老鄉親創業致富,一邊用自己這些年經營事業的成果反哺家鄉,幫扶貧困留守群體,支持家鄉基礎設施建設,改變家鄉貧窮落后的窘境。
但在8年前,這一切都還是眾人眼里模糊又遙遠的想象時,究竟是什么讓一位正處事業高峰的跨國公司老總毅然轉身,回到這片與大上海有極大落差的窮鄉僻壤、投身到一個亂象叢生的油脂行業?在面對創業路上的重重困難,險些賠光自己畢生積蓄時,究竟是什么讓他如此堅守?
母親的囑咐:做實在人、做實在事
2008年春,當周新平辭去跨國公司中國區總裁回鄉創業種油茶時,遭到許多人的不解。很多人都問他,你在大城市有那么多機會和資源,為什么會選擇做這么一件辛苦的事?有朋友提議他將帶回來的5000萬創業資金去搞房地產開發大賺一筆。周新平年邁的母親怕他不懂農業,也曾質疑 “早知道你回來再種茶樹,那當初就不讓你上大學了,種幾十年茶樹,漫山遍野不都是茶樹了”。但這些都沒干擾早已下定決心的周新平,他的堅持也讓周母由之前的不理解變為支持,后來還常常對他講:“種油茶是個好事,你只要做實在人,做實在事,就一定有前途!”因為工作繁忙,周母還經常過來照顧他的生活,盡己所能地支持兒子的油茶事業。
稻盛的鞭策:作為人,何為正確
大三湘開始創業的2008年,也是周新平帶領企業接觸學習稻盛經營哲學的元年,回顧過去8年,大三湘的經營就是在不斷學習踐行稻盛和夫經營哲學的過程。在談到學習和踐行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后對自己和事業的改變時,周新平在2014稻盛和夫經營哲學杭州報告會上曾說道:“很多話像六項精進和經營十二條中‘持續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作為人,何為正確每次在關鍵時刻好像是稻盛和夫先生直接在對我說一樣!通過踐行稻盛經營哲學,我明確了事業的目的和意義。過去的8年,我們就是這樣用心經營著這份事業。”
伙伴的支持:志同道合,鼎力相助
農業投資是一個回報周期長、風險大的行業。加之中國農村基礎設施薄弱、勞動力匱乏、部分農民觀念閉塞,這些都讓投資農業的資本需要一定的勇氣和謀略。作為從農村走出去的孩子,周新平投身家鄉建設、返璞歸真的行動也感染了身邊不少“董事、總裁”朋友。在2008年返鄉創立大三湘時,先后得到江門量子高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完美集團兩家公司的支持和出資參股,共同在湖南衡陽的大山里開創事業,帶領父老鄉親脫貧致富。
他們的創業像所有事業一樣,也并非一帆風順,從初入行業不懂種植管理,造成上千畝的茶樹旱死,直接損失超過300萬元,到2010年受金浩茶油苯并芘事件影響,4000萬的茶油無法銷售資金回籠受阻,周新平差點賠光自己的積蓄,以致產生放棄這份事業的念頭。在股東和朋友們的支持下,大三湘快速地渡過了難關。時隔4年后,周新平在2014稻盛和夫經營哲學杭州報告會上,依然談到那次危機,股東和朋友對他說的話:“只要你下決心干,這樣的好事我們堅決支持!不賺錢也值得干!”
用戶的信任:崇尚健康,人生精彩
大三湘自創立之初,周新平就多次對公司內外宣稱:“大三湘決不同流合污,一定要堅守絕不作假的底線,用自己的行為堅持不懈地向顧客宣傳,為促進社會進步盡我們的本分,做調和油就不是大三湘!”正因為大三湘的崇尚健康理念和自然堅持,受到了一大批大三湘用戶的推崇,從而吸引了一大批有共同價值觀、一樣的生活理念的人因為大三湘而結緣,并成立一個以“攜手十萬精英,建設幸福鄉村”為理念、“讓我們的人生更精彩”為愿景的南山會社群平臺。這些都是以對大三湘為代表的大健康產業和新型農業的信任。
農村的希望:幼有所依,老有所養
在專注健康用油之外喚回外出務工的農民重返故土,幫助民力凋弊的鄉土,是大三湘堅實不移的夢想。大三湘希望牽手會員消費的力量,幫助農民在土地上獲得有尊嚴的收入。也希望和農民、消費者一起努力,重建美麗鄉土,還土地最初的尊嚴。
在周新平創業的這些年,對基地農村的走訪了解,常常看到諸如這樣的景象:“我看到的大多是家徒四壁又陰暗的土房子、破舊透風的老學校、孤苦老人呆滯的目光、小孩子怯生木訥的表情,絕大部分家庭都只有老人帶孫兒在家,60歲以下的中青年人幾乎不見。聽到的悲劇故事更讓我難忘又心痛:村里一些老人因為生活艱辛貧病交加而自盡;還有些父母外出打工后分別在外又成家,原來的孩子就成了被遺棄在家的孤兒,只能跟七八十歲的爺爺奶奶生活;有些孩子從出生到三四歲了,甚至沒有機會叫一聲媽媽。看看這些孤苦老人,想到自己父母家人當年的艱辛,再看看這些孩子的現狀,真是沒媽的孩子像棵草啊!”這是衡陽市祁東縣太和堂鎮許多農村的真實寫照,因為地處山區、勞動力輸出、教育醫療落后,留在農村的絕大部分是一些行動不便的老弱病殘群體。他們的生活窘迫、缺少關懷和照顧,猶如山上的野草,任由山風野火摧殘。
大三湘的到來,給這片貧瘠的土地帶來了希望和生機。過去這些年,大三湘踐行利他哲學,以“先富裕農民,才會有大三湘的未來”為原則,處處優先考慮農民利益,使農民從懷疑甚至個別破壞,到觀望、參與,擁護、信任和感激。一大批原來在外打工的年輕勞動力也回來承包管理油茶林。他們不用背井離鄉,便可以賺取到可觀的收益與父母、子女團聚。
對一些特別貧困的家庭和留守人群,大三湘除通過自身的“幸福基金”定向定期地資助寒門學子外,還與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合作,組織基地貧困學生參與授漁計劃,向茶山基地初中畢業15~16歲考不上高中的農家孩子,每人捐助1萬元送去基金會指定的學校讀職業中專兩年,畢業后由基金會聯系安排到企業工作。這個項目為農村16歲左右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提供了一條光明的前景,避免他們走向歧路,深受農民歡迎!同時,周新平也和夫人以個人名義,已資助100多位貧困學童參加授漁計劃,并積極號召他的企業家朋友參與對口資助,身體力行為貧困地區的孩童帶去希望。
不僅如此,大三湘主張與農民關系不能只停留在利益的層面,在公司的發展規劃里,已深深地注入了“建設幸福鄉村”的基因。目前,大三湘已與當地政府合作,對油茶基地的常寧市西嶺鎮平安村制定幸福鄉村建設規劃,規劃以油茶產業為主導的新農村建設藍圖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推進村民幸福家庭計劃。在村里建起了幸福大講堂,每月組織一次活動,以群眾喜聞樂見和聽得懂的形式,聘請專家給村民們講弟子規、孝道故事、表演等,這些在當地村民中都取得了超出預期的效果。隨著試點工作的順利開展,往后將有更多的鄉村被納入大三湘的“幸福鄉村建設”規劃中來。
在大三湘人的心中,都有相同的夢想“油茶花開的三個夢想”——
我有一個夢想,讓油茶花開遍三湘大地,滿山茶果金黃,村村茶油飄香!
我有一個夢想,在油茶花盛開的地方,鄉親們過上有尊嚴的生活,幼有所依,老有所養!
我有一個夢想,在油茶花盛開的地方,農村的孩子像城里的寶貝一樣,幸福地生活,快樂的成長!
或許這就是大三湘人堅守這份事業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