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智維+楊麗萍
作為現代服務業的典型代表,康養產業涉及保健、健康、養老、旅游、文化、綠色農業等諸多領域。
目前,我國康養產業仍處于起步和探索階段,可資借鑒的成功模式并不多。除了助力經濟轉型外,發展康養產業更是一項涉及改善百姓民生的社會事業,必須要面向全民,提供覆蓋城鄉的康養服務。
如何發展康養產業?如何做好全民健康管理的城市試點?“發展康養產業要堅持產業與事業雙輪驅動,‘高端和‘全民二者應該做到兼顧?!苯邮鼙究瘜TL時,宜都市委書記羅聯峰談道。
民生周刊:宜都市被確定為“全民健康管理試點城市”,能否介紹一下試點的具體內容或方向?
羅聯峰:7月,清江(宜昌)康養產業國家實驗區研討會在宜都市召開。宜都市與中國健康管理協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并舉行授牌儀式,共同打造清江(宜昌)國家級康養產業實驗區。
雙方將重點在九大領域開展合作,具體包括:
成立全民健康管理中心,完善康養醫療服務體系,建立智慧康養城市管理中心,建設健康科技產業創新園,打造健康養生文化產業集群,培育健康教育培訓產業集群,舉辦健康管理高峰論壇,成立健康宜都產業發展基金和建立管理層運行機制。
我僅舉全民健康管理中心為例具體說明。全民健康管理中心將探索縣市全民健康管理模式,開展全民健康管理試點,全力推動宜都市健康管理中心建設:包括全民健康篩查體檢中心、全民健康監測管理中心、全民健康大數據中心、全民健康教育培訓中心等。開展“十百千萬”健康管理工程,最終實現“個人有健康管理腕帶、家庭有健康管理套裝、社區有健康管理智慧屋、市里有健康管理中心”。
民生周刊:在發展健康養老產業方面,宜都市以往做過哪些探索?目前有哪些新進展?
羅聯峰:根據湖北省發改委批復,清江康養產業國家實驗區規劃面積150平方公里,計劃投資200億元,重點打造環宋山健康養生片區和臨江休閑度假片區。包括大宋山國際健康城、清江青林古鎮、三江康養新區、國家柑橘農業公園等項目。
目前,青林古鎮規劃已完成;清江康養區域規劃、國家柑橘農業公園、三江新城等專項規劃正在修編。青林古鎮游客服務中心、特產城、安置區基本建成,青林康養小院、英倫風情小鎮全面啟動建設。
此外,招商簽約的三江新城、荷葉泉水上樂園生態旅游體驗、太極河生態農業旅游觀光度假、湖北天龍山康養旅游度假區、房車露營基地等康養項目正在落地。S216繞城一級路、雙城一級路年內可建成通車,橘園大道、劉高一級路即將開工建設,清江三橋、宋高路正在抓緊規劃設計。
“十三五”期間,宜都市將入庫重大項目584個,總投資10670億元,其中現代服務業、基礎設施、生態環境、農業水利、社會事業項目合計485個,總投資8868億元。
民生周刊:宜都市提出,建設國家級康養實驗區,請問,在貴市發展規劃中,健康養老產業處于怎樣重要的地位?
羅聯峰:“十三五”期間,宜都市的發展規劃可總結為發展“兩城三帶五中心”,構建“6+3+2”產業體系和建設“七大園區平臺”,而康養產業則貫穿整個規劃始終。
所謂“兩城三帶五中心”的“兩城”是指三江新城、半島新城;“三帶”即宜洋城鄉統籌示范帶、陸漁生態休閑示范帶、雅澧轉型發展示范帶;“五中心”則是長江中游區域性能源配送中心、鄂西南農產品批發中心、三峽礦產品交易中心、湘鄂西游客集散中心和中部地區康養中心。
“6+3+2”產業體系包括:構建生物醫藥、精細化工、裝備制造、食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等六大工業支柱產業;突破性發展商貿物流、文化旅游、健康養生等三大現代服務業;大力提升以國家柑橘農業公園、中國宜紅茶博覽園為示范的柑橘、茶葉兩大農業主導產業。
而“七大園區平臺”即為清江綠色農產品加工園、紅花電子信息產業園、高壩洲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三江健康產業園、陸城中小企業創業園、宜都高新技術產業園、枝城精細化工產業園。
康養產業作為宜都市換道發展、轉型跨越的重點產業和未來產業,貫穿“十三五”規劃始終。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宜都要想持續快速發展,就必須以更大的決心和毅力打開更大的發展突破口,就必須有異軍突起的朝陽產業加入產業支撐體系。當前,我國老齡化現象較為突出,發展康養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民生周刊:隨著老齡化社會到來,健康管理、康養產業一直被討論甚多,在您看來,從概念到落實,政府工作的著力點在哪里?
羅聯峰:宜都要想分享康養產業發展紅利,就必須用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推動康養產業落地生根。從概念到落實,需要發揮政府和市場兩只手的作用。
就政府工作的著力點而言,首先要在發展思路上掌好舵,找準定位謀劃康養產業。按照政府主導、市場主體的原則,由政府牽頭,整合部門力量,積極發揮公共服務職能,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引導各類市場主體參與康養產業發展。
在空間布局上,政府要把好關。突出游養、醫養兩大主題,打造食養、游養、心養、醫養四大特色板塊。例如,依托東陽光集團的慢性病治療技術及高端醫藥產品,在三江新城打造集慢性病診查、治療、休養、科研、教學于一體的國際頂級醫療健康城,建成全國一流的慢性病康復治療醫養片區。
在政策扶持上出好招。出臺品牌創建、產學研合作、就業創業等相關文件,形成“1+6”產業扶持政策體系。繼續推進政策落實,讓“1+6”產業扶持政策惠及更多企業。接下來,要加快政策研究,盡快出臺康養產業專項扶持政策,以更優的政策環境支持康養產業發展。
在項目推進方面,政府做好服務。發揮“十三五”重大項目建設總指揮部和22個指揮部作用,壓實市級領導、工業園區、招商引資督查組、各鄉鎮各部門責任,幫助業主解決規劃、用地、環保、融資等難題,確保項目又好又快推進。
民生周刊:我注意到,宜都康養產業材料中提及“高端”和“全民”,在您看來,“高端”與“全民”如何統一起來?請您談談貴市發展康養產業的定位。
羅連峰:發展康養產業要堅持產業與事業雙輪驅動,“高端”和“全民”應該兼顧,二者之間并不矛盾。從產業角度講,要高端定位、高端建設、高端配套、高端服務,實現康養產業高端發展;而從事業角度看,要履行好公共職能,健全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因為康養產業一頭連接民生福祉,一頭連接經濟社會發展,所以必須統籌兼顧。
如何做到高端化?首先,定位要秉持國際領先、國內一流的標準,聘請業內頂尖的設計團隊抓好頂層設計,做到全域規劃科學合理,專項規劃特色鮮明;其次,深入研究康養產業細分市場,挖掘本地特色優質資源,努力打通康養產業全產業鏈,在項目建設中既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也要體現差異;再次,抓好教育、醫療、交通、通訊、旅游、智慧服務等綜合配套,為康養產業發展提供優質環境。此外,積極培育引進康養產業專業人才,引進最新科技手段,努力提供精細化康養服務。
而在發展康養事業上,必須要面向全民,提供覆蓋城鄉的康養服務。支持公辦養老服務機構、民辦養老服務機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及農村老人互助照料中心的建設,構建滿足各種需求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在目標定位上,堅持立足市民,面向社會;以人的全齡健康為目標,以清江流域康養產業為重點,實現全域規劃與全面發展。最終做到人的健康與經濟發展共贏,打造“健康宜都”全國康養產業實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