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鵬
既然是違章建筑,依法拆除不就完了嗎?可為何該處違建在光天化日之下存在好多年,職能部門執法過,但就是拆不掉?
近一年多,有件事一直困擾著鄭小強。那就是他的父親鄭杰因非法占用農用地已入獄服刑近三年,可是在該宗涉案土地上建設的違法建筑物卻越長越高,如今已建成上萬平方米可投入使用的標準房屋。這些違法房屋沒有任何手續,但依然被“開發商的家屬”明目張膽地對外銷售。
既然是違章建筑,依法拆除不就完了嗎?可為何該處違建在光天化日之下存在好多年,職能部門執法過,但就是拆不掉?情況到底有多復雜?問題又出在哪兒?對此,《民生周刊》記者趕赴違建項目所在地臨泉縣迎仙鎮進行調查。
迎仙鎮位于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城西南部,距縣城約20公里,上述違建項目離迎仙鎮政府不足2公里,緊鄰主要街道。記者在現場看到該違建并不是街邊路旁的小棚子,而是“規劃、建設整齊”的建筑群,其中一棟樓上還掛著明顯的售樓廣告。
記者就此事先后采訪了迎仙鎮政府、臨泉縣國土資源局、臨泉縣公安局及迎仙鎮國土所等單位,關于拆違問題,上述單位均表示自己沒有執法權力。到底該由哪個單位來執法?迎仙鎮鎮長楊建周說是縣國土局負責,臨泉縣國土局法制科負責人說應該由迎仙鎮政府及縣公安局處理,臨泉縣公安局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僅負責涉刑犯罪人員的刑事偵查部分。
鄭小強說他也曾多次找到上述單位詢問拆違問題,“但是他們總是推來推去,他們都知道這些建筑是違法的,但是奇怪的是他們卻都不去執法。”
“非法用地”被定性
根據臨泉縣人民法院的一份判決書顯示,2011年之前,鄭杰與臨泉縣迎仙鎮迎南村民達成口頭協議,使用該村在迎仙鎮臨街的部分土地開發建房。2011年初,鄭杰通過他人介紹,與阜陽市雙峰置業有限公司授權的郝某某簽訂了《迎南村新農村項目合作協議書》。
合作雙方對職責、權利、義務和風險收益承擔比例等進行了約定,由鄭杰負責協調當地干群關系、支配土地使用權及地上附著物的清理,雙峰公司負責投資建房及銷售。
后經法院查實,“雙峰公司與鄭杰未經臨泉縣國土資源局批準便非法開發建房,施工期間,因用于開發建房的土地未辦理土地流轉審批手續,臨泉縣國土資源局曾制止工程施工,但涉案工地仍然繼續施工建房。”經測繪,該項目占地面積23.53畝,屬農用地22.69畝,建設用地0.84畝。
臨泉法院依據臨泉縣國土局涉嫌犯罪案件移送書、受案登記表、立案決定書、現場勘測筆錄及案發現場照片、《迎南村新農村項目合作協議書》、《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土地違法案件調查報告》等書證及證人證言等證據,認定上述非法用地事實。依照相關法律規定,鄭杰及郝某某以犯非法占用農用地罪被判處有期徒刑。
判決后,鄭杰上訴至阜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于鄭杰提出不構成非法占用農用地罪的上訴理由,阜陽法院經過調查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建設占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應當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鄭杰與雙峰公司為牟取私利,違反土地管理法規,未辦理變更土地用途審批手續,便改變被占用土地用途,在22.69畝農用地上非法建房,其行為已構成非法占用農用地罪。
因此,阜陽法院沒有采納鄭杰的上訴理由,并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鎮政府沒有拆違權力?
“我父親出事時,工地上剛剛開工,地基還沒蓋好。可是郝某某的妻兒這幾年繼續開發,如今已建成規模很大的小產權房并公然對外銷售。”鄭小強說這是他最難接受的。
在迎仙鎮政府,記者見到了該鎮鎮長楊建周。楊向《民生周刊》記者表示,該處違建屬于歷史遺留問題,已存在多年。“我當鎮長還沒多久,到任時該違建已經存在。”
迎仙鎮副主任科員、迎南村第一書記姜濤告訴記者,當初迎仙鎮政府曾多次制止該違建施工。對于如今已成規模的小產權房的事實,姜濤說是因為“都是晚上偷著蓋起來的”。
采訪過程中,楊建周和姜濤都表明這些建筑是違法的。可是為何不及時將其拆除?姜濤說鄉鎮政府沒有拆違的權力。哪個部門有權力?楊建周告訴記者:“應該是國土局等行政單位。誰處罰,誰執法。”
據2013年6月臨泉縣國土局發出的一份《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上載明:郝某某未經批準,私自占用耕地建房,責令其立即停止上述違法行為,聽候處理。對此,楊建周表示鄉鎮一級政府只有口頭制止的權力,但是可以配合國土局等職能單位的行政執法行為。
在臨泉縣國土局,該局法制科徐主任卻并不認可楊建周關于鄉鎮政府無權拆違的說法。徐主任向記者強調,按照《中國城鄉規劃法》第65條規定,迎仙鎮政府作為基層政府有權力對違建進行強制拆除工作。
經過查詢,記者了解到上述第65條規定內容為:在鄉、村莊規劃區內未依法取得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或者未按照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的,由鄉、鎮人民政府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
“國土局和鄉鎮政府都有權力進行拆違工作,不同的法律賦予相同的權力,二者的執法行為不矛盾也不會產生沖突。”徐主任說。
國土局的權力終止?
既然國土局和基層政府在拆除違建工作上不會產生矛盾,為何臨泉縣國土局僅僅是下達《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而并未進行強制拆除?
對于記者的問題,臨泉縣國土局法制科徐主任表示雖然對具體案情不了解,但是根據現有資料可以推斷,當初是由縣國土局發現案件存在涉嫌刑事犯罪行為,因此將案件移送至縣公安機關。
“如果案件沒有移送公安局,那么違建的拆除工作就應該由縣國土局來具體執行,但是案件一經移送,縣國土局對于該宗違建的查處職能也隨之終止,后續工作應由公安機關負責。”徐主任說,違法建筑的處置分為兩種方式。如果違建項目的土地符合土地利用規劃,就應該由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收為國有,如果土地不符合規劃,就應該依法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所以,公安局在對涉嫌犯罪人員進行查處后,要對違法建筑物,也就是非法所得物進行處理。”徐主任說公安局要么應該向法院申請強制拆除,要么應該向縣政府和國資委匯報反映情況。
至于該違建為何不拆?徐主任建議記者去臨泉縣公安局了解情況。他認為:“不管由誰來處理,都會遇到執行難的情況,這在全國都很普遍。”
在臨泉縣公安局,工作人員在得知記者來意后,表示會向局領導匯報,對于違建拆除是否應由公安局負責的問題會盡快告知。但是截至記者發稿前,并未得到臨泉縣公安局的消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公安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認為公安機關應該負責涉嫌刑事犯罪人員的偵查工作,至于違法建筑物的處理還應該由其他行政單位負責。
國慶期間,記者撥打了留在違建項目上的銷售電話,對方表示現在200多套房子僅剩3套尚未出售,“用地及房屋手續現在沒有,但是以后有可能會辦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