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雯
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北京第二機場開工建設的重大歷史機遇,全力打造“京津冀總部基地和現代服務業承接平臺”。
“一個國際信息港,一個大數據應用服務平臺和一個智庫研究院,這是我們構建的京津冀大數據總部基地包含的內容。該總部基地的建設,不僅帶動河北大數據產業的蓬勃發展,也將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今年7月,在河北科技創新大會上,落戶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一家高科技企業負責人這樣說。
近年來,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出臺扶植和鼓勵政策,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北京第二機場開工建設的重大歷史機遇,精準對接中央、省、市出臺的重大規劃、重要政策,全力打造“京津冀總部基地和現代服務業承接平臺”。今年暑期,京津冀大數據總部基地項目在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火速推進。
廊坊作為京津發展軸與中部核心功能區重要節點城市,大力實施協同發展、科技引領、開放帶動、生態支撐四大主戰略,緊緊圍繞三區一基地的發展定位,精準打造承接平臺,努力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經濟發展呈現出速度快、質量優、結構好、后勁足的良好態勢。
其實,廊坊已經擁有一批國家級榮譽:在中國中等城市中率先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獲得“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國家環保模范城”“國家園林城市”等稱號。
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京津塘高速公路廊坊出入口處,于1992年開始建設,地處環渤海經濟圈、環京津經濟圈的中心,大北京規劃圈的腹地。
開發區鼓勵吸收國內外資金,開拓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鼓勵獲得國內外先進技術,發展以出口導向型和進口替代型產品為主的工業。按照規劃,廊坊開發區正在發展成為一個現代化的多功能、綜合型新城區。
廊坊開發區目前已有1300多家企業進區,其中包括美國天河集團、德國魯爾集團、德國西門子、韓國LG集團、澳大利亞BHP等15家世界500強企業。
廊坊開發區把發展現代服務業作為主攻方向,構建了以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30條、引進高層次人才20條為核心的政策支撐體系,設立了現代服務業發展、人才發展、創新創業扶持三項專項資金,鼓勵扶植總部經濟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全力打造現代服務業發展新高地,加速人才、智力、創新資源聚集,努力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發展新格局。
“這里蘊藏著豐富的土地和人力資源,秀美宜人的環境和淳樸的民風。既享有現代科技帶來的都市文明,又不失大自然賦予的田園風情。”一位在北京工作、在廊坊開發區買房置業的劉先生這樣評價他的“新家鄉”。
不過,和劉先生一樣看好廊坊開發區發展前景,搶占環京置業先機的眾多人士,似乎更看重的是廊坊開發區與北京的“親密關系”:緊鄰首都第二機場和京滬、京津雙高速;距北京CBD核心區40多公里,自駕車半小時到達;京南高鐵首站和公交車直達北京站;相對成熟的醫院、中小學和繁華的商業區等配套設施;東方大學城獨特的人文環境等。
京津冀一體化之下,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無疑已成為北京大七環概念范疇內的新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