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小兒肺炎無發熱癥狀
“很多家長只知道發燒、咳嗽等癥狀是小兒肺炎的表現,殊不知,即使孩子不發燒、不咳嗽,也可能得了肺炎。特別是1歲以內的嬰幼兒,免疫力比較低,一開始出現肺炎,并不一定會出現發燒現象,再加上他們的氣道反應還沒有發育成熟,即使氣道有炎癥,通常也不會出現比較明顯的咳嗽反應,有些患兒甚至不咳嗽。”遼寧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醫師胡國斌說,在接診中遇到過不少不發燒、不咳嗽的肺炎患兒。由于這些患兒沒有出現肺炎的典型癥狀,以至于不少家長誤把肺炎當感冒治療,結果導致病情加重,孩子確診時,肺炎大都比較嚴重了。
一些非典型癥狀,家長要留心
胡主任提醒,家長必須高度警惕不發燒、不咳嗽的小兒肺炎。如果1歲以上的孩子出現不明原因的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呼吸急促等癥狀,1歲以內的嬰兒常有口吐白色泡沫、不明原因的拒絕喝奶、嗆奶、哭聲低或不哭、嗜睡、面色發灰、口唇周圍青紫、皮膚灰白、四肢發涼、煩躁不安、呼吸淺表急促或不規則,還可以見到鼻翼煽動或鼻孔擴大等癥狀,家長要及早帶孩子去醫院檢查,通過醫生聽診,必要時拍胸片,可以判斷孩子是否患了肺炎。
如何區分肺炎還是感冒
很多家長覺得肺炎的癥狀和感冒相似,難以區分。胡主任說,感冒和肺炎有區別,感冒患兒多數精神狀態較好,飲食基本正常,或者吃東西、吃奶稍有減少,但情況一般不會很嚴重。而肺炎患兒精神差,胃口不好,不喜歡吃東西,不愿意活動,有時臉色發青。
此外,家長還可以用以下兩個方法鑒別:
1. 在孩子安靜或睡著時,仔細傾聽他的脊柱兩側和胸壁,如果吸氣后,能夠聽到“咕嚕”、“咕嚕”的聲音,就提示可能患了肺炎。
2.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了一種家庭排查小兒肺炎的方法,主要是數孩子的呼吸(一呼一吸叫做一次呼吸)。如果2個月以內的新生兒每分鐘呼吸次數大于60次,2個月—1歲的嬰兒每分鐘呼吸次數大于40次,1歲以上的孩子每分鐘呼吸次數大于30次,家長一定要重視,因為孩子的病情很可能已經進展到肺炎階段了。
胡主任最后強調,一旦確診孩子得了肺炎,很多家長急于用抗生素,這是不可取的。肺炎不都是細菌感染,也可能是病毒感染、支原體感染或交叉感染,只有明確是什么感染,對癥選擇抗生素或抗病毒、抗支原體感染的藥物,才能有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