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秋霞
一、 還孩子充足的主動學習時間
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大班時間約30分鐘,如果是以幼兒為主,那么我們給予孩子們的主動學習時間至少要有15分鐘以上??墒钱斚?,每次活動中老師留給孩子自主的時間少之甚少,幾乎是倒過來,老師講話、示范霸占了大量時間,試問,這讓幼兒有自主學習的時間嗎?幼兒是在主動學習嗎?就像在大多數的音樂活動中,老師在誘發幼兒興趣后就直奔主題,然后花費大量的時間帶幼兒一遍又一遍伴著音樂表演模仿,雖然偶爾也會擴散幼兒思維,提些問題,但活動時間還是掌控在老師的手里,孩子們總是被老師牽著鼻子走。這樣的音樂活動幾乎沒有時間讓幼兒主動性地參與,完全是被動地欣賞與模仿,純粹是好玩的表演,結果也只能提高幼兒初步感知音樂作品的能力,談不上理解,更談不上有高度地欣賞、創造音樂作品。
所以在集體教學活動中,我們要為孩子們主動學習提供時間保障,給予他們充足的自主學習時間,要讓教的時間變短,讓學的時間變長,這樣孩子們才會學得認真,才會有更有深刻的感受以及實在的收獲。比如在小班音樂活動《拍蚊子》中,我們就可以多給孩子們時間主動學習,尊重孩子們聽音樂的次數。教師讓孩子們先聽1~2遍音樂,給孩子們交流的機會,說說自己聽到音樂的感覺,說出音樂里發生了一件拍蚊子的故事;再聽3~5遍音樂,可截取重點小節音樂循環播放,誘導孩子主動聽音樂,主動找節奏,根據情節掌握拍蚊子的節奏;再給幼兒完整聽音樂的時間,自由想象,以自己喜歡與創新的方式表現拍蚊子。這樣要比一遍又一遍地播放音樂,教師一遍又一遍帶領做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 還孩子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
在集體教學活動中,我們經常會將孩子們圈在一個固定的位置上,從活動開始到結束,自始至終都不輕易走動。坐得多,站得少;靜得多,動的少;屋內的多,屋外的少。這一點不符合幼兒年齡特征,大大違背了孩子們活潑好動的天性。從另外一角度去看,長時間讓孩子們靜坐是對孩子們的極不尊重。
活動中,我們應該讓孩子們身在這個空間里,自由玩在這個空間,要還孩子們主動學習的空間,把有限的空間最大化,有效利用空間里的人、事、物、景等互動探索學習。千萬不能身在空間里,定在角落中,不允許來回走動,制止孩子,束縛孩子。
例如中班數學活動“封閉式數數”,我們完全可以讓孩子們離開位置自主尋找材料,探索封閉數數的方法,如自由走到窗戶邊數數太陽花有幾瓣,看看同伴的校服上的一圈小人有幾個,或者自由地進入玩具柜取出適量的玩具,一人擺成一個圓形,其他人來數;也可幾個人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另外一個人數圈中有幾人;還可以引導在沒有幼兒的桌子旁,數一數桌子四周圍有幾張小椅子等等。這樣讓孩子通過在有限的空間內自主活動,發現更多的數學秘密,享受更多的數學樂趣。當然在體育、美術等集體教學活動中我們還要給孩子們足夠大的空間以及豐富的材料以方便活動,給孩子們自主學習提供堅實的基礎保障。
三、 給孩子一個自由學習的氛圍
孩子的學習過程就是玩中學,學中玩,一個“玩”字突顯出自由、和諧的味道,如果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從頭到尾讓孩子們一直處于束住手腳、困住心靈的狀態,既無自由又緊張,設想這樣的教育效果會好嗎?所以在集體教學活動中我們要創設一種孩子們想主動、愿意主動、喜歡主動的環境,在這樣寬松、自由、民主的氛圍里,自發、自覺、自主、自然地學習。
在班級管理中,我們要營造民主、平等、主動的班風,特別在教學活動中,讓“我有一個問題”“我們先討論一下”“給你個建議”“能讓我試一試嗎”“我想再聽一聽(看一看)”等等話語成為孩子們的口頭禪,讓“我相信你”“你很棒,自己能找出原因”“我們一起等你,需要我們幫忙嗎”等等話語成為老師們的口頭禪。另外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還可以運用微笑等肢體語言,保護孩子們的好奇心與興趣,允許犯錯,耐心傾聽發言,耐心等待操作,誘發孩子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鼓勵孩子,建立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并給予尊重、欣賞、激勵的評價,最終形成平等互助的師生關系。如果這些現象常態化的出現,營造出了自由學習的氛圍,就容易激發學生的自信心,激勵上進心,使孩子們養成愛學、想學、樂學的良好學習品質,能夠真正地主動學習,從中受益。
四、 給孩子一個自主學習的機會
有的教學活動中孩子學習主動權還是很少,比如很少有發言權、操作權、創造權,基本上是看得多、聽得多、說得少、問得少、想得少的填鴨式教學。教師多數是自問自答多,偶爾會問你還有什么不同意見?你們去試試……可當幼兒真正地去做的時候,多半流于形式,沒有真正給予孩子們更多的思考與操作,老師都是來不及等待,有的直接代替孩子做,有的直接告知;還有少部分孩子真正主動去做了,卻又受到小組內幼兒的強勢壓力,必須按照同伴想法完成,這也沒有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可以說整個學習過程孩子們還是處于被動學習狀態或強迫狀態下,自身行為被老師、同伴影響,沒有真正親身體驗、親自操作,也就不能完全了解知識、掌握技能,進而產生情感體驗。
皮亞杰認為,幼兒的求知欲望和探究需求一旦得到滿足,幼兒的活動就體現出主動性??梢娪辛藭r間、空間的保障,要使孩子們在自由的氛圍中自主學習,更重要的還在于孩子們自發產生學習興趣,主動參與,獲得滿足。所以我們要給孩子機會,讓他們主動觀察、自發提問、自由思考、自由交流、自主操作,讓他們在遇到感興趣或不明白的問題時自主產生疑問,并采用適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行探究,最終獲得答案,即用自主的行動來將知識與技能內化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