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兆帥
費縣兆帥多層板廠
放棄質量參與萬有引力,確立電量參與萬有引力
謝兆帥
費縣兆帥多層板廠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認為物體的質量(在微分幾何中,選取恰當的代換關系可把能量轉化成質量)引起時空彎曲。這完全錯誤,物體的質量不參與萬有引力。物體的電量,引起時空彎曲。物體的電量是物體所含質子、電子、中子電量之和。中子對外不顯電性,但由上、下夸克組成,含電量。狹義相對論認為當物體由靜止加速到近光速時,物體的質量趨近無限大。這完全錯誤。這一過程中,物體質量恒定不變;物體的電量由零趨近無限大,增加的電量以增加物體虛擬質量的方式產生作用。
放棄質量參與萬有引力,確立電量參與萬有引力
(放棄質量引起時空彎曲,確立電量引起時空彎曲)
放棄物體的質量參與萬有引力,確立物體的電量參與萬有引力。放棄物體的質量引起時空彎曲,確立物體的電量引起時空彎曲。

經典理論認為。太陽的質量與地球的質量相互吸引,地球最終繞太陽旋轉。這是完全錯誤的。其本質是,太陽的電量與地球的電量相互吸引產生萬有引力。

到目前為止,理論物理的廣義相對論認為大質量物體使時空彎曲。這是完全錯誤的。絕對不是物體的質量彎曲了時空,而是物體的電量彎曲了時空。
Ⅰ、物體電量與質量之間的關系式
深入探討萬有引力和電磁作用力之間的關系。徹底放棄物體的質量參與萬有引力的基本常識。確立物體的電量參與萬有引力,并推導出物體電量與質量之間的關系式。
[1]理論推導
任何物體都是由原子構成。原子由質子、中子、電子組成。自由中子可衰變成質子,電子。可認為中子由質子和電子組成,中子電量為質子(電子)的2倍。e0為電子(質子)的電量,則中子的電量為2e0。在這里,不考慮電荷的正負。

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真中子和擬中子構成了原子
我們稱在原子核中的中子為真中子,質子和電子的合體為擬中子。原子核中的質子和原子核外的電子為一個單元,組成一個系統,為擬中子。則這個擬中子的電量為2e0。那么任何原子都是由真中子和擬中子組成的。
真中子和擬中子的質量差別有多大?我們大體分析一下。根據中子衰變成質子、電子、中微子。中微子的下限質量為50Gev,大約為電子質量的百萬分之一。電子的質量是質子質量的1836分之一,這一質量范圍對真中子和擬中子質量差距的影響可忽略。即m真中子=m擬中子
………


因為:e0=1.6×10-19庫侖,m真中子=1.6749286×10-27千克。所以λ=1.91×108庫侖/千克。
設對外不顯電性物體的電量為Q,質量為M,則該物體的電量質量之間的關系式是:Q=λM

萬有引力定律和庫侖定律在數學表達形式上一致,這說明萬有引力定律中的質量和庫侖定律中的電量之間有更本質的聯系。
萬有引力定律①和庫侖定律②從數學角度分析。有兩種關系:為②的一個子集;為①的一個子集

物體的質量不參與萬有引力。萬有引力的本質是物體M1所含質子、電子、中子的基本電量與物體M2所含質子、電子、中子的基本電量之間的相互作用。所以萬有引力就是電量電磁作用力。
下面推導兩者之間的數量關系,以地球為參考物,以地球的幾何中心建立卡笛爾座標系。
離地球重心距離為R處的引力加速度為:

把地球想象成正負點電荷聚焦的球體。則在離地球R處的電量電場強度:

因為G=6.67×10-11牛·米2/千克2
K0=9×109牛·米2/庫侖2,
λ=1.91×108庫侖/千克
a萬有引力正比于E電場強度
所以萬有引力就是電磁作用力。
⑤式的推導過程中必須注意四點:
a質子和電子對同一處萬有引力強度的作用是相同的。只與質子和電子的電量有關,與質子帶正電和電子帶負電無關。中子雖對外不顯電性,但有電量,同樣對萬有引力強度有作用,且作用強度是質子(電子)的2倍。
用E電場強度表示不夠準確,電場強度與電荷的正負有關。電量電場強度與電荷的正負無關,用E電量電場強度表示更準確表示。
⑤式轉化成
a萬有引力=3.789×10-29E電量電場強度⑥
電量與質量性質相似,無需考慮物體的電性(正電、負電、不帶電)。類比質量的定義,我們定義電量。原子的電量,核內質子電量,核內中子電量,核外電子電量之和。原子電量=核內質子電量+核內中子電量+核外電子電量.物體的電量是所含所有原子的電量之和。

帶正電時,減去帶電量,帶負電時加上帶電量。類比質量密度,我們定義電量密度,單位體積內的電量就是電量密度。單位是庫倫每立方米。
我們得出以下推論,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有它的適應精度。當物體是對外不帶電,且物體的大小級別最小不能小于中子時,理論成立。目前所有的關于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實驗都是滿足上述條件,所以無法區分我的理論和愛因斯坦的理論誰是正確的。
但是當物體是對外帶電(帶正電或帶負電),且物體的大小級別是小于中子時,愛因斯坦的理論不成立,我的理論成立。
換句話說,愛因斯坦的理論是我的理論在物體是對外不帶電,且物體的大小級別最小不能小于中子時一種特例。
愛因斯坦相對論適用范圍:
(1)物體不帶電。
(2)物體只能是大于或等于中子級別。
我的理論范圍對一切物體成立。無論是宏觀物體,還是微觀物體,無論是帶電物體,還是不帶電物體。當滿足①②條件時,退化成愛因斯坦理論。

Ⅱ、將萬有引力公式修改為電量庫侖力公式。
一、根據物體之間的電量質量代換公式Q=λM修改萬有引力定律。。μ0是真空磁導率。



則:



一切天體之間的萬有引力只與天體的電量有關,與質量無絲毫關系。
①式便于理解萬有引力就是電磁作用力,它很好的與庫侖定律銜接,融為一體。
②式在知道兩個物體的電量的前提下,可直接求解萬有引力,直觀簡潔。
二、舉例證明
為了更好地理解萬有引力的本質就是電磁作用力,我們舉例證明。
在真空中,兩個相距1毫米的電子之間的萬有引力有多大?
根據現行理論:

∵m電子=9.1×10-31千克
R=1毫米=0.001米
∴F萬有引力=5.523427×10-65牛

這個結果是認為物體的質量參與萬有引力,而得出的。這完全錯誤,物體的質量絕不參與萬有引力,而是物體的電量參與萬有引力,應該用②式計算

∵O=1.8283×10-27千克2/庫侖2
q電子=1.6×10-19庫侖
∴F′=4.680448×10-59牛
這個結果才是正確的。
由于兩個電子之間的庫侖力遠大于萬有引力,要檢測這兩個電子之間萬有引力十分困難,還需要科學進一步的發展。
在真空中,質子在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為

根據②式

∵中子的重力在加速度是g=9.8米/秒

同理,電子的重力加速度為9021米/秒2。
Ⅲ、把萬有引力定律和庫侖定律融為一體-萬庫定律
一、萬有引力定律公式;

F:兩個物體之間的引力
G:萬有引力常量
M1:物體1的質量
M2:物體2的質量
R: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
R?:兩個物體之間的徑矢
依照國際單位制,F的單位為牛頓(N),m1和m2的單位為千克(kg),r的單位為米(m),常數G近似地等于
G=6.67×10-11N·m2·kg-2公式2
(牛頓平方米每二次方千克)。
二、庫侖定律——描述靜止點電荷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的規律。在真空中,點電荷q1對q2的作用力公式為:

可結合萬有引力公式來考慮。
其中:
R——兩者之間的距離;
R?從q1到q2方向的矢徑
從q1到q2方向的矢徑;
k——庫侖常數。
上式表示:若q1與q2同號,F→沿R方向——斥力
若兩者異號,則F→沿R方向——吸力.
在MKSA單位制中
力F的單位:牛頓(N)=千克·米/秒2(kg·m/S2)(量綱:M LT-2)
電量q的單位:庫侖(C)
定義:當流過某曲面的電流1安培時,每秒鐘所通過
的電量定義為1庫侖,即
1庫侖(C)=1安培·秒(A·S)(量綱:IT)
比例常數

μ0=8.854 187 818(71)×10^(-12)C^2/(N·m^2)(通常表示為法拉/米)
是真空介電常數英文名稱:permittivity of vacuum
說明:又稱絕對介電常數。符號為εo。等于8.854187817×10^(-12)法/米。它是導自真空磁導率和光在真空中速度的一個無誤差常量。
微分形式
▽·D=ρ
其中:
D——電位移矢量,在真空中,D=εoE,E為電場。
ρ——電荷密度
該式描述為空間中某一點的電位移矢量的散度等于該處的電荷密度。
微分形式的庫侖定理也被稱為電場的高斯定律,是麥克斯韋方程組的一部分。
3將萬有引力公式修改為電量庫侖力公式。
根據物體之間的電量質量代換公式Q=λM
∵Q=λMq=λm

=θF電量庫侖力


最終萬有引力公式轉化為下面的公式:

①式便于理解萬有引力就是電磁作用力,它很好的與庫侖定律銜接,融為一體。
②式在知道兩個物體的電量的前提下,可直接求解萬有引力,直觀簡潔。
4、把萬有引力定律和庫侖定律融為一體-萬庫定律

Q:物體1的電量;ΔQ:物體1的帶電量;q:物體2的電量;Δq:物體2的帶電量;R:物體1與物體2之間的距離;R?:物體1與物體2之間的矢徑
我們必須明確物體的電量、物體的對外顯示電量(帶電量)的概念。
物體的電量是物體中所含所有質子、電子、中子的電量之和。舉個例子,一千克的水有多少電量?根據Q=λM,電量是1.91×108庫倫。用物體的電量用數學公式表示為

滿足所有的物體。不帶電的物體,如一塊3千克的鐵板。其電量為:5.73×10-19庫。
物體的對外顯示電量(帶電量)是物體對外表現出的正副電性。例如
物體因摩擦而帶的電,不是正電就是負電,其本質就是物體表面的電子與另一個物體發生轉移。比如與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為正電;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的電為負電。都是摩擦起電,電不會創生,也不會消亡。
帶電量公式;帶正電的物體和帶負電的物體都滿足下面的公式:
ΔQ=Q質子-Q電子④
正號表示帶正電,負號表示帶負電。對于大于中子、且不帶電的物體,③式、④式恒成立。對于小于中子的物體,如電子、質子等。我們必須分開討論物體的質量和電量。舉個例子,電子的電量為1.6×10-19庫,其帶電量為-1.6×10-19庫。
把萬有引力定律和庫侖定律融為一體-萬庫定律。意義非凡而有重大,我們知道萬有引力定律是廣義相對論方程在弱場低速的情況下的一種近似(微弱的引力場和速度遠小于光速),庫侖定律的微分形式是麥克斯韋方程組的一部分。至此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不可調和的矛盾終于開始統一。我主張以萬庫定律為粘合劑開始統一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
Ⅳ、物理學的修改范圍
我們必須以q=λm,帶入修改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所有涉及物體的質量和重力加速度的物理定律。以萬庫定律為基石,將麥克斯韋方程組修改為包含有萬有引力的麥克斯韋方程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