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華
華能長春熱電廠
鍋爐引風機及后煙道優化改造解析
趙建華
華能長春熱電廠
華能長春熱電廠位于吉林省長春市西北部。現安裝兩臺35萬千瓦超臨界供熱發電機組,機組為國產首臺35萬千瓦超臨界燃褐煤供熱發電機組。工程是吉林省“十一五”期間第一批“上大壓小”項目,于2008年6月開工,2009年12月首臺機組投產,2010年4月全部投產。主設備由哈爾濱鍋爐廠、哈爾濱汽機廠、哈爾濱電機廠制造。該廠主要承擔市區西北現有和發展供熱所需的熱源,并為經濟發展提供電力。以下是機組概況。
1.鍋爐概述
本工程裝設兩臺350MW超臨界燃煤汽輪發電機組,鍋爐為超臨界參數變壓運行直流爐,單爐膛、一次再熱、平衡通風、緊身封閉、固態排渣、全鋼構架、全懸吊結構Π型鍋爐。
2.主要技術規范
鍋爐容量和主要參數:主蒸汽和再熱蒸汽的壓力、溫度、流量等要求與汽輪機的參數相匹配,主蒸汽溫度按571℃,最大連續蒸發量(BMCR)1110t/h。鍋爐型號:HG-1110/25.4-HM。
1.運行狀態分析
積極響應國家環保排放、節能降耗相關政策,該廠對鍋爐實施了相關環保改造,主要有:將原有脫硫增壓風機拆除,實施引增合一改造;鍋爐尾部受熱面加裝低低溫省煤器系統,降低煙氣溫度,提高電除塵器除塵效率;增加一層脫硝催化劑,降低NOx排放。上述改造后,原有引風機不能正常運行,在低負荷時出現搶風失速現象,風機失速時運行參數:靜葉開度在36%附近,就地靜葉角度在-55°~-60°左右,引風機電流在148—150A,DCS表計全壓在2100Pa—2300Pa,煙氣密度按0.8kg/m3折算,風機全壓約在2750Pa。
通過參數分析,造成引發風機在低負荷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因鍋爐煙氣系統阻力變化,使得引風機原有管道阻力特性發生變化,工況點發生移動,上述工況點在風機性能曲線所示為紅點位置(圖一),可見與理論失速線非常接近,當工況稍有變化即進入失速區域發生失速。

圖1 引風機性能曲線
風機失速后,將在葉片區域產生一個或多個失速區,葉片經過一次失速區,則產生一次激振,嚴重時損壞葉片。
鍋爐低負荷時,鍋爐風量降低,引風機易進入失速區,為了避免引風機葉片發生損壞,鍋爐低負荷運行時仍維持高風量,保證風機運行工況點遠離失速區。如此運行方式,造成鍋爐送風機、引風機耗電率增加,鍋爐氧量值大幅升高。經對比分析,僅送風機耗電率一項約增加0.02—0.03%;同時鍋爐低負荷過大的風量,對鍋爐穩燃亦造成負面影響,威脅燃燒安全。
2其他影響
工程改造后,因引風機未進行同步改造,除出現引風機在低負荷失速現象外,引風機在長期運行時,電機承力側軸承會周期性出現保持架磨損故障,風機被迫停運檢修,機組運行可靠性受到威脅,并影響機組供電(供熱)安全。檢修更換維護費用增加。
1.引風機改造
引風機改造,拆除原有2臺靜葉可調軸流引風機,更換為雙極動葉調節軸流風機,風機為上海鼓風機有限公司生產。
2.后煙道優化
該方案為引風機出口煙道低位布置。在4.10m處水平布置,通過原增壓風機室房間垂直立柱間的開孔后,水平轉90度后接到吸收塔入口下方,垂直向上接入吸收塔入口。通過增加導向裝置,修改垂直交叉煙道的煙氣流向,降低局部阻力系數,降低系統阻力。
經試驗數據分析,對技術改造后引風機的運行情況進行了全面評估。改造后引風機的實際運行性能基本達到其設計值;試驗期間風機風量裕量為16.4%,而風壓裕量則為24.8%;現有引風機安全出力裕量比較充足,但是風機運行經濟性較差,風機實測效率在50%~80%之間,具有較大的節能空間。
1.改造前后風機耗電率對比:

2.5日耗電率統計:

3.數據分析
2015年3月30日與8月24日比較,耗電率降低0.35%,3月27日與8月25日比較,引風機耗電率降低0.4%,從運行工況及耗電量累計情況分析,引風機改造后節電效果明顯。按單機全年發電量13億kwh及時,可節約廠用電量500萬kwh,約合190萬元。
鍋爐環保改造勢在必行,改造后阻力增加,一般情況下原有引風機均無法滿足鍋爐全工況運行,引風機改造需做好改造前試驗,并對比各改造方案,選取適合本廠實際情況的改造方案,進行實施,實現環保、安全、節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