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瀟
摘要:本篇文章針對當前世界經濟形勢中的中國戰略選擇一題展開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同時結合筆者的自身經驗總結出了幾點可行性較高的戰略選擇方法,其中包括進一步加快人民幣國家化的戰略執行速度,重組國際貨幣體系、在生態文明價值觀的引領下推動政府職能的改革與轉型以及加快對產業結構升級戰略的落實速度等等,以期能夠對我國未來的經濟發展與進步帶來一些具有參考性的意見。
關鍵詞:世界經濟 經濟形勢 中國戰略
一、世界經濟的總體形式的回顧
如今,在世界經濟增長速度的持續下滑狀態中,各國之間的經濟水平也表現出了非常明顯的差異性。為了保證研究數據的真實性,筆者選取了2015年的經濟類數據來展開研究。經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給出的數據可知,在2015年10月,世界經濟的增長幅度為3.1%,相較于2014年下降了0.3%。其中,美國的增長率為2.6%,相較于去年提高了0.2%;歐元區域增長幅度為1.5%,相較于去年提高了0.6%;日本的增長幅度為0.6%。再觀發展中國家,印度的增長率為7.3%,而巴西與俄羅斯卻處于經濟下滑狀態,下降幅度為-3.0%與-3.6%。
(一)在就業上表現出來的經濟增速差異
2015年10月,美國的失業率為5.0%,相較于2014年下降了0.8%;歐洲國家的勞動力市場 雖然也在不斷的改進過程中,但歐盟國家的失業率也達到了9.3%;加拿大、澳大利亞以及日本的失業率相較于去年處于持平狀態,既沒有出現十分明顯的改善,同時也沒有持續惡化;相較于這些發達國家來看,一些發展中經濟體的失業率就表現的并不樂觀,巴西的失業率開始明顯走高,從2014年的4.7%直線上升致2015年10月7.9%;南非的失業率則一直保持在25%的超高狀態。
(二)全球消費者的物價指數增長率在持續下滑
在2015年9月份,世界各國消費者的物價指數增長率開始處于持續下滑的狀態,相較于2014年共下降了0.8%。在這一背景下,發達經濟體的通脹率跌至0.02%。美國的個人消費在2015年10月份為0.1%;歐盟國家的10月消費增長率為0.1%;而發展中國家的通貨膨脹率基本處于穩定狀態,印度、巴西以及俄羅斯等國則表現出了非常明顯的滯漲特點。
(三)全球的政府債務并未出現好轉現象
目前,世界各國的政府債務問題并沒有得到有效的緩解。2015年,發達國家的政府債務相較于2014年下降了月0.01%,財政赤字同生產總值的比率下降了0.03%。而發展中國家的政府債務與生產總值的比率處于較低的狀態,在2015年是44.3%,所以相對能夠引導的債務危機也會少很多。
(四)全球的大宗商品價格仍然低迷
目前,全球的大宗商品價格仍然處于比較低迷的狀態,在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的一年時間里面,全球大宗商品的價格共下降了39%,能源價格指數更是下降了49.6%之多;其他非燃料的大宗商品價格也保持了清一色的低迷狀態。金屬類的大宗商品初級產品價格下降了25%,而農業原材料的價格指數也相較于同期下降了18%。針對當前的環境現狀來看,今年的大宗商品價格預計會出現小幅度的提高。
(五)國際貿易進入負增長階段
在2015年1月份到9月份,世界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1.0%,在發達國家中,日本與美國的下降幅度比較小,加拿大與歐盟國家下降幅度較大;在發展中國家中,中國的下降幅度較小,印度、巴西以及俄羅斯等國家的下降幅度非常明顯。伴隨著國家貿易負增長速度的不斷加快,大大提升了國際貿易保護以及貨幣競爭的風險指數。
二、世界經濟形勢下的中國戰略選擇
(一)進一步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戰略執行速度,重組國際貨幣體系
首先,為了能夠進一步加快我國人民幣國際化戰略的落實速度,應當積極采用“一帶一路”的戰略方法來作為主要實施措施;其次,要從以中國主導的國家級金融機構和金融組織處著手,按照正常的順序來對人民幣的國際化空間展開進一步拓展;最后,要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全面完善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讓我國的人民幣國家進程速度出現明顯的提高。
(二)在生態文明價值觀的引領下推動政府職能的改革與轉型
為了能夠全面掙脫以往的利益束縛困局,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針對國際政府部門的職能、管理方法以及管理目標來進行改革和創新。在我黨的第十八大中明確指出,在當前的世界經濟形勢中,生態文明觀才是促進經濟生態化、社會環境低碳化以及GDP綠色化的基礎保證。在日后的改革工作中,政府部門需要積極順應生態文明價值觀的引領,結合我國當前的發展現狀來推動改革與轉型任務的順利完成。
(三)加快對產業結構升級戰略的落實速度
首先,針對我國的本土化跨國公司給予更高的重視與關注,要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支持,鼓勵他們走出國門,通過自身的經營能力來對全球價值鏈的提高帶來一定的促進作用,其中包括產業鏈、信息鏈、服務鏈以及價值鏈等等;其次,要將更多的發展重心鎖定在貿易服務中,從根本上提升貿易服務鏈條的完整性與穩定性,全面增強我國在國際中的影響力;再次,要進一步完善我國的服務鏈,提高國際貨幣影響力的同時,利用“一帶一路”來完成國際產能合作,構建出一個應用范圍更廣且價值鏈更加穩定的服務體系;第四,要從促進經貿融合的角度來著手,盡快實現業務上的互聯互通;第五,要在整合我國當前的發展現狀,進一步加快以“一帶一路”為基礎的通關體制,通過此種方式來擴充國內產業的發展渠道。
筆者認為,為了讓我國的產業結構升級速度不斷的加快,還應當將一些競爭能力較強且研發能力較高的核心產業展開集中式管理。例如在2014年,在同日本經濟產業省展開戰略對接的過程中,對方就曾提出了產業鏈重構的發展戰略,要在亞洲范圍內展開產業布局的重新規劃,要將一些最核心的研發技術、關鍵性極強的零部件以及最新的材料均里在日本,確保其能夠一直處于產業的最高點。此外,再將一些次要的其他環節分別安排給周邊的其他國家,而我國的主要業務項目即為車間組裝。事實上,產業轉型與產業升級為的就是朝向高端化和專業化所邁進,其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能夠讓全球的經濟體系完成重構。在這個鏈條中,由于世界經濟形式出現了非常明顯的變化,而超越國界的產業鏈、價值鏈以及信息鏈之間看似沒有明顯的關聯性,但是卻存在和鏈條上的聯系。不難理解,產業鏈的最高端并非意味著要將整個產業鏈中的各個組成工作全部完成,而是要在整個產業鏈條中優先占據最為主要的位置。
(四)積極參與世界經濟治理,營造出良好的國際貿易氛圍
國際中的事務競爭主要是表現在話語權與經濟主導權的競爭。在當前的形勢下,舊的世界經濟形勢正在遭受著不斷的沖擊與更新,而新的經濟形勢也存在著很多問題與不足之處。中國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在全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中國是應當積極的投身到全球經濟治理的工作中的,針對當前的經濟發展狀態來提出更加符合公證制度的經濟管理秩序,拿出更大的決心來對不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進行改革。此外,我國還需要更加全面且更加深入的融入到全球經濟事務當中,進一步拓展我國自貿區的發展與進步空間,從根本上推動多邊貿易的談判進程,在這個過程當中積累更多的交流經驗,為自己爭得更多的話語權,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打造出一個更加有利于我國國際貿易發展的經濟環境。
參考文獻:
[1]滕偉靜,張艷貴.全球化對世界各國經濟安全的影響以及我國的應對措施[J].南開經濟研究,2013
[2]蘇景祥.關于經濟全球化的幾個基本理論問題[N].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15
[3]唐任伍.全球一體化的神話:發展中國家的陷阱[J].世界經濟與政治,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