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均怡



摘要:本文分析了自2005年起EUA期貨價格變動的原因,并選取歐盟碳排放貿易體系的交易數據,運用SPSS軟件,對影響EUA期貨價格的因素進行了多元回歸分析。通過多元回歸方程可大體觀測EUA期貨價格的波動情況,為歐盟宏觀調控部門以及EUA期貨的消費者提供分析依據。
關鍵詞: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 EUA期貨 多元回歸分析 碳價格
2015年召開的巴黎峰會使碳市場再次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而EU ETS是當今全球最大、運行時間最長的碳排放交易市場。經過十幾年的發展,EU ETS占據碳市場的絕對主導地位,2014年EU ETS交易總量為75.54億噸,占全球碳交易總量的96.8%,歐盟已基本具有全球碳配額的定價權。EUA期貨市場在國際碳配額價格形成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國際市場上被認為是全球碳配額的基準價格。因此,研究和探討EUA期貨價格變動原因和影響因素,有著很大的現實意義。
一、歐盟EUA期貨價格變動原因
歐洲碳排放交易完全市場化運行,價格完全由市場決定。經過11年的實踐,歐盟已經具備了初具規模的碳資本市場,2005年~2015年EUA期貨價格變化見圖1。
(一)第一階段
2005年~2006年3月,由于一些擁有大量富余配額的國家和企業出于各種原因沒有進入交易市場,導致EUA期貨價格較長時間里都維持在高水平。體系運行初期,因為缺少準確的排放數據,市場對配額的價格存在不確定性。2006年4月發布的第一份排放報告顯示,2005年實際排放要比預期低很多,結果導致配額價格急劇下降。隨著第一階段的結束和EUA過剩達到2.6億噸,EUA價格在第一階段后期急劇下降,逐步接近0,標志著歐盟碳市場瀕臨崩潰。
2007年12月18日,EUA價格一日內上漲約20歐元,再一次達到歐盟碳市場開始時的高價位。這是由于歐盟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配額不共用,第一階段市場上過量的EUA配額將不會進入第二階段,影響第二階段的供求關系。并且在該日,2007年的EUA配額過期,下一年的配額開始發放,第二階段的總配額數量和免費配額均減少,導致EUA期貨價格迅速上升。
(二)第二階段
歐盟委員會于2008年1月制定了氣候和能源一攬子措施,導致EUA價格持續攀升至7月1日的歷史最高點。2008年下半年,隨著全球金融危機加劇,歐盟經濟受到影響,碳市場價格下降走軟,從2008年7月一路下跌。在此期間,需要進行遵約的制造業者收到的生產訂單不斷減少,因此他們對于下一年度所需配額量的預期也大幅下降。
2009年2月中旬,形勢開始好轉。一方面,人們對于經濟復蘇的預期開始增強;另一方面,歐盟調整了對價格長遠走勢造成束縛的一些條款,如在第二階段,歐盟開始允許對EUA進行儲備,即可以將本年度過剩的配額儲存至下一年。因此,在價格低位買入的需求也隨即產生了。
2011年下半年,由于歐債危機愈演愈烈,歐洲經濟再度放緩,EUA價格連續下滑,并在年底受到重創,EUA價格僅為6.28歐元。
2012年4月公布的報告顯示,EU ETS覆蓋設施2011年將存在1.79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的過剩配額。歐債危機造成經濟衰退,能源消費隨之下降導致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EU ETS配額過剩、市場嚴重供大于求的局面貫穿2012年全年。
(三)第三階段
進入2013年的頭幾個月,由于配額供給過量的形勢已經非常明顯,碳價一路走低。4月16日,歐洲議會否決了“折量拍賣”計劃 ,EUA價格出現2013年最嚴重的一次暴跌。12月10日,受到“折量拍賣”計劃終于塵埃落定的刺激,EUA期貨價格迅速上升至4.8歐元。
2014年1月,歐盟委員會提出在2017年啟動“市場穩定儲備機制”。改革已成為2014年歐盟碳市場發展的主旋律,使得EUA期貨價格出現回升。
2015年,歐盟碳市場回溫,EUA期貨價格持續上升。根據《電力國際信息參考》報告,歐盟輪值主席國拉脫維亞表示歐盟各國政府代表決定支持于2019年開始設置碳排放儲備,用來吸收過剩的碳排放許可。年底的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也進一步的推動了歐盟碳市場的發展。
二、影響歐盟EUA期貨市場價格變量的多元回歸分析
(一)影響EUA期貨市場價格的變量分析
在歐盟碳排放貿易體系的第一階段中,歐盟碳市場還不成熟,影響期貨價格的因素非常多,所以本文選用了第二階段至今的數據進行多元回歸分析。
2008年以來,EUA期貨價格呈現明顯的規律性變化,與國際經濟走勢、主要能源價格密切相關。因此,本文選取了2008年至2015年的歐盟名義國內生產總值、歐洲ARA港動力煤期貨價格、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歐盟消費者信心指數和歐盟消費價格指數作為模型中的解釋變量。由于歐盟名義國內生產總值是每季度公布一次,所以在做回歸分析時都以季度為單位計算平均值進行取樣。
(二)數據介紹
本文所選擇的指標表示如下:
(三)期貨價格影響變量的多元回歸分析
根據多元回歸分析原理,建立如下回歸模型:
首先,運用SPSS軟件對于上述變量進行偏相關分析結果見表2。由表中結果可以看出,歐洲ARA港動力煤期貨價格與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以及消費者信心指數與歐盟GDP間相關性較高,存在多重共線性的可能。
從表3可以看出歐洲ARA港動力煤期貨價格、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與歐盟消費者信心指數由于在單側檢驗上的表現不好,閾值超出了經驗范圍,說明這三個相關系數在整體上是不顯著的。表4與表5顯示了F檢驗與t檢驗的結果。
從表4和表5中的結果可以看出,在F檢驗中,模型整體的擬合優度是比較好的。在t檢驗中,只有歐盟消費價格指數這個變量的回歸參數是不顯著的。
采用逐步回歸分析法,剔除多重共線性,使多元回歸方程中只剩下對因變量有顯著影響的自變量。
通過SPSS的計算可以得出,歐盟名義國內生產總值、歐洲ARA港動力煤期貨價格、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和歐盟消費者信心指數符合條件被選入了回歸模型,而消費價格指數則被排除在了回歸模型之外。
通過對比之前的分析結果,可以看出新模型在兩種檢驗中都表現良好,即模型在整體上和單個自變量的相關系數上是顯著的。
新的估計的回歸模型可以寫為:
三、結論及啟示
(一)本文主要結論
由最終回歸結果可以看出,模型中EUA期貨價格與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以及歐盟GDP呈現負相關關系,與歐盟消費者信心指數及歐盟煤炭期貨價格呈現正相關關系。
該方程可以用來分析EUA期貨價格的變動趨勢。在給出未來時期歐盟名義GDP、歐洲ARA港動力煤期貨價格、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以及歐盟消費者信心指數的基礎上,依據該公式計算EUA期貨的預測值,可大體觀測EUA期貨價格的波動情況,為歐盟宏觀調控部門、碳市場有關管理部門以及EUA期貨的消費者提供分析依據,有利于各方主體進行理性決策,采取有效措施,規避風險,提高收益。
(二)對我國碳交易市場的啟示
我國目前已有7個地方碳交易試點區域(北京、天津、上海、廣東、深圳、重慶和湖北),碳市場處于起步階段。2017年中國統一碳市場開啟,借鑒EUA期貨價格變動的原因及多元回歸下EUA期貨價格的影響因素,會給我國建立碳交易市場帶來一些啟示。
1、合理分配配額,引入拍賣機制
在歐盟碳排放貿易體系運行初期,配額一直處于供大于求的局面,2007年底歐盟碳市場瀕臨崩潰。中國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數據收集系統,從而比較準確地制定配額的供給量。并且,在中國進行碳排放權的初始分配時,應該參照歐盟碳市場的運行路線,引入拍賣方式,彰顯配額稀缺性及其價值,在免費配額分配的基礎上,逐步加大有償分配的占比。
2、預測碳價的走勢并制定調控措施
通過分析EUA期貨價格的多元回歸方程可以看出碳價與國家的GDP、消費者信心指數、煤炭及原油的價格有關,所以中國也應收集大量數據來預測中國的碳價走勢。由于我國碳市場還處于起步階段,總量目標往往會相對寬松,很容易導致配額過量發放。因此,政府需要制定有效的調控措施,并根據市場變化情況,對總量目標和配額量進行調整。
參考文獻:
[1]WORLD BANK. State and Trends of the Carbon Pricing 2015 [R]. Washington, D.C., 2015.
[2]鄭爽.國際碳市場發展及其對中國的影響[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2013
[3]鄭爽,張敏思. 2012年歐盟碳市場評述[J].中國能源, 2013,35(2)
[4]張敏思,范迪,竇勇.歐盟碳市場的進展分析及其對我國的借鑒[J].環境保護, 2014,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