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
摘要:會計集中核算制度是針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較為混亂,會計信息數據失真等問題而采取的一種財務管理制度變革。行政事業單位采用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可以起到約束及規范單位財務行為,提高會計信息精準性的效果。但受制于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建設水平及財政改革深度不一等因素,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在實施中也面臨諸多問題。本文圍繞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分析其實施利弊,總結相應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 會計集中核算 利弊 對策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在新時期行政事業單位改革的背景下更顯重要。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會計核算是基礎和前提,通過采用會計集中核算制度來規范及約束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活動,是充分保障行政事業單位公共服務質量,增強財務管理透明度的有效舉措。現階段,眾多的行政事業單位采用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分析該制度的利弊,總結相應的改進對策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一、會計集中核算概述
會計集中核算主要指的是由財政部門成立會計核算中心,在保障行政事業單位資金使用權、自主權及所有權不變的基礎上,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崗位中的會計核算從員、出納人員崗位取消,由財政部門委派會計人員,集中對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業務、會計監督管理及會計服務等加以處理。會計集中核算本質上是會計委派形式的演變,從機制上實現了會計業務決策與會計業務執行的分離、會計監督和財務審批的分離以及會計憑證管理和行政事業單位的分離。
會計集中核算具備了集中性、監督性及一致性等基本特征。通過集中管理及核算,可以達到對單位資金、財務報表賬簿、會計憑證的統一管理;在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監督,如資金收支監督上可以達到動態化及全過程控制;在會計核算的辦法、體系標準、會計核算流程及財務核算口徑上能夠保持一致。
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制度的優越性分析
首先,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可以極大增強會計監督職能。在會計集中核算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主要行使財務審批權,而會計核算中心則負責行使會計監督職能,由此形成的審批環節和監督環節相分離的財務管理格局可以使本單位的會計監督職能得到極大增強,行政事業單位財會人員一方面能夠有效行使各自的合法職權,增強財務管理的責任意識,保障會計信息完整、準確、真實,另一方面又能夠全面開展對本單位財政預算資金的使用監督。
其次,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可以統一管理財政資金,提高預算管理質量,最大限度遏制財務腐敗行為。行政事業單位實施會計集中核算制度,本單位各部門在銀行的戶頭得以歸攏合并,由會計核算中心設置的統一賬戶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分散資金進行集中,既能夠為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編制提供更加精準的財務信息數據,提高預算管理質量,又能夠借助財務資金的統一管理,對本單位的資金支出狀況及資金具體流向加以實時動態掌握,可以增強財務資金使用的規范性,及時發現并制止資金使用標準不合理、預算超支、預算資金遭挪用及截流等現象,遏制行政事業單位財務腐敗行為。
第三,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制度的推行實施優化單位會計人員及會計崗位設置,提高財務管理效率。會計集中核算下,針對本單位財務管理,行政事業單位僅需設置報賬會計,對本單位的財務管理、資產狀況及會計報賬等進行處理,相應的會計核算工作則集中交由會計核算中心負責,這就使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崗位及人員得以優化,財務管理的效率也得到提升,有助于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精準度的提高。
三、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實施中的弊端及存在的問題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在開展實施中,相應的制度保障機制還亟需完善及改進,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尚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弊端或問題:
首先,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容易導致會計責任主體出現模糊不清等現象。會計集中核算制度的實施,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各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主體地位,會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基礎施加不利影響,也容易使基層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積極性及會計責任觀念受到抑制。受此影響,行政事業單位往往疏于對本單位資金使用及資金管理狀況進行全面管控,內部管理控制機制建設及財務管理制度構建環節也會出現一定的滯后性。此外,行政事業單位實施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后,單位財務管理中不再設賬,會計核算工作也不由本部門負責,這就會導致行政事業單位放松對單位會計信真實性、準確性及實時性的質量控制,財務管理工作過于集中在財務資金的籌集及使用環節。
其次,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控制及會計監督的難度增加。在會計集中核算制度下,會計核算中心負責對行政事業單位進行會計核算,但行政事業單位仍然擁有本單位財產物資的管理權,在會計核算與財產物資權限得以分離后,會計核算中心過于注重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事務,對各行政事業單位財產物資監督力度就有所下降,這就為行政事業單位腐敗提供了可乘之機。更為重要的一點是,會計核算中心入賬的原始票據雖然經過了審核,在票據的合法性上符合相關要求,但涉及到票據中提及的各類行政事業單位經濟事項及經濟信息數據是否客觀、合理、真實,由于缺乏與之相對應的會計監督,也會給行政事業單位開具假發票及坐收坐支現象創造條件。
四、改進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實施效果的相關對策
(一)強化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重視,調動本單位報賬人員工作積極性
會計核算制度的實施,會使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會計核算事務及會計監督管理出現一定程度的脫節,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主體地位沒有改變,其仍以單位財務管理責任主體而存在,涉及到本單位的預算資金也不會減少。作為行政事業單位來講,其應對財務管理工作給予充分重視,著重對本單位報賬人員的職責意識及工作積極性加以調動,通過相關的會計專業知識及實操技能培訓,真正發揮其在報賬環節的職能作用,保障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的完整性。
(二)統一規范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收支及預算管理
在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收支上,如單位員工工資福利支出、資產采購支出等,要采取統一支付的方式。涉及到行政事業單位公用性財政經費支出,一方面要針對經費支出及經費使用歸口建立相應的責任制度及資金使用考核制度,明確相關責任人的權責利,真正發揮出會計核算中心在資金收支監督方面的職能作用,提高資金利用率,另一方面要通過制定預算目標的方式,對資金預算編制情況,資金預算執行情況進行詳細記錄,以避免出現預算資金管理中的腐敗現象。
(三)采取多種手段,增強會計監督管理的力度
首先,針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心工作人員,要強化工作人員隊伍建設,對相關的會計集中核算規章制度及獎懲措施加以明確,并及時跟進相應的考核評價措施,提高會計核算中心工作人員職責意識及業務水平。其次,對行政事業單位開具的各項財政支出及會計信息原始票證進行嚴格審核及管理,對原始憑證在資金項目使用開列、票據及票證填制信息進行跟蹤審查,如發現虛假現象,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理。第三,建立健全行政事業單位信息化財務管理系統平臺,通過開發及使用最新的財務管理系統及軟件,使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中心可以對各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狀況、資金使用信息、財產物資管理及變動信息加以實時監督,增強會計監督管理力度。
五、結束語
行政事業單位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制度符合行政事業單位改革發展要求,是實現行政事業單位權力約束與制約的重要手段。針對行政事業單位實施會計集中核算制度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應在認識到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利大于弊這一前提下,著重從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重視、資金收支及預算管理、會計監督力度的增強等方面入手,不斷改善及提高會計集中核算制度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石宏.淺析行政事業的會計集中核算與國庫集中收付融合[J].時代金融(下旬),2014,(12):183-184
[2]翟銀艷.完善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制度的思考[J].企業導報,2014,(10):36+38
[3]徐暢.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J].現代企業文化,2011,(27):89-90
[4]潘在奎.淺析行政事業單位實行的會計集中核算制度[J].中國市場,2011,(39):7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