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雨雙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產業結構不斷地發展和完善,以現代服務業為基礎的第三產業成為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而近年來不斷完善的稅制改革,尤其是為避免重復征稅而實施的“營改增”,必然對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本文中,筆者將結合政策法規和假設案例,分析“營改增”對現代服務業產生的意義影響,并就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自己的建議。
關鍵詞:現代服務業 營改增 影響及建議
一、現代服務業“營改增”背景
“營改增”政策實施之前,我國同時征收營業稅和增值稅,造成了在很多環節重復征稅的結果,增加了企業的納稅負擔。因此,我國提出了“營改增”的稅制改革,自2012年上海市首次試點開始,到2016年5月1日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標志著營業稅正式退出我國的歷史舞臺。
二、“營改增”對現代服務業的影響和意義
(一)有利于降低企業稅負
營業稅是對在中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就其所取得的營業額征收的一種流轉稅。增值稅是以商品或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征收的一種流轉稅。在“營改增”之前,對現代服務業按服務收入的全額計算征收營業稅,作為其外購的材料、設備等的最終消費者,即使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也不得作為進項稅抵扣,導致重復征稅,加重了企業的納稅負擔。“營改增”之后,一般納稅人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后可以作為進項稅從銷項稅額中抵扣,小規模納稅人實行低稅率的簡易征收辦法,從根本上避免了重復征稅,減輕了企業的納稅負擔。例如,一家年營業額20萬元的餐館,年銷售額在100萬元一下,屬于小規模納稅人,按3%的征稅率繳納增值稅,與原來5%的營業稅相比,每年可減少4175(20/(1+3%)*3%-20*5%)元的應納稅額。
(二)有利于增加外包服務,促進中小型企業的創立和發展
“營改增”之前對企業內部提供,用于滿足自身需求的服務不征收營業稅,很多企業為了減少稅負,降低成本更傾向于服務的自給自足,限制了外包業務的發展,不利于企業和行業的整體發展。改革之后,企業外購的服務中所含增值稅部分可以從銷項稅額中抵扣,打通了二、三產業的增值稅鏈條,使部分研發、設計、市營等服務環節從主業中剝離出來,成立效率更高的創新主體,推動了外包業務的發展,同時也促進了企業規模的擴大和企業間的分工與合作。例如,全球最大羽絨服制造商波司登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廣告業務營改增之后,把商品企劃、營銷策劃、廣告宣傳等服務性板塊,從生產制造中逐步分離出來,加快了企業轉型升級的進程,提高了運營效率和綜合競爭力。
(三)有利于促進現代服務企業的發展升級
全面推進的營改增試點工作不僅實現了對貨物和服務的全覆蓋,而且將所有企業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范圍。2016年5月1日后取得并在會計制度上按固定資產核算的不動產或者2016年5月1日后取得的不動產在建工程,其進項稅額應自取得之日起分2年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第一年抵扣比例為60%,第二年抵扣比例為40%。這一政策規定極大促進了現代服務企業改擴建,購進新的固定資產,從而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滿足顧客的需求,促進了整個服務行業的發展升級。
三、現代服務業中“營改增”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現代服務企業稅負增加
“營改增”實施后,由于稅率的變化,短時間內會使部分現代服務企業的稅負有所增加。例如有形動產租賃,稅率從營業稅的5%提高到增值稅的17%;部分知識密集型、勞動密集新企業,其經營成本主要表現為工資福利等人工費用方面,而這些成本費用是無法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進行抵扣的,這就會增加企業的稅負。
(二)企業財務人員專業素質不夠高
“營改增”雖然有利于減少企業稅負,但增值稅相比營業稅無論是在稅率的規定、稅目的分類和稅額的核算還是申報手續都方面都要更加繁瑣復雜,這也對企業財務人員學習、利用這些政策法規和正確進行稅務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很多企業,尤其是中小型現在服務業的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還不夠高,在具體操作實施過程中容易出現差錯或不規范現象。
(三)稅收成本增加,對稅務部門人力資源配置產生挑戰
為合理控制增值稅納稅環節,防止偷稅漏稅,我國增值稅的抵扣實行嚴格的憑票抵扣制度。全面“營改增”后,發票的印制、運輸、保管等環節的成本都會顯著增加。同時稅務機關業務量的增加也要求對工作人員重新進行合理的安排,這些都將導致稅收成本的增加。
四、完善現代服務業“營改增”的建議
針對上述現代服務業中“營改增”出現的問題,筆者就個人的想法提出幾點建議。
(一)完善抵扣鏈條,增加優惠政策
對以工資福利等人工支出為主要成本費用的勞動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現代服務企業,根據行業特點,將其發生的無形資本按一定比例納入進項稅額的抵扣范圍。繼續提供或增加稅收優惠政策,如高科技服務企業發生的研發費用支出允許從企業所得說應納稅所得額中加計扣除或允許引進的先進設備采用加速折舊法計提折舊。
(二)提高企業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
為保證“營改增”這一稅制改革的順利實施,必須提高企業財務人員對相關政策法規的認可度和認知度,以避免實際操作中的不規范現象阻礙改革的進程。因此,有關財政部門或稅務部門、各地會計師協會可以組織相關的培訓、宣講活動,提高企業基層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減少由于認知不足帶來的不必要麻煩。
(三)規范管理流程,優化資源配置
加大對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嚴格控制發票購買、開具、抵扣環節,防止偷稅漏稅現象的發生。國稅部門和地稅部門通過資源的重新配置,緩解“營改增”后工作量增加對工作人員和檔案資料管理帶來的問題。
五、結束語
全面“營改增”給現代服務業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創造了更大的發展機遇。此次改革消除了服務業重復征稅的問題,減少了企業的納稅負擔,有利于現代服務業的改造升級,調整產業結構,提高企業競爭力。因此,企業應該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在“營改增”的新形勢下發展壯大;政府部門也要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把改革措施落到實處,推動市場經濟的發展完善。
參考文獻:
[1]財政部、稅務總局詳解營改增“收官”之戰[J].財會學習,2016(08):4-5
[2]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Z].2016
[3]曾井井.“營改增”對現代服務業的影響[D].安徽:安徽財經大學,2015
[4]方圓圓.“營改增”對稅收征管影響的分析與對策研究[J].現代營銷(學苑版), 2016(04):194-195
[5]李偉榮.現代服務業“營改增”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現代營銷(學苑版), 2016 (04):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