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財務集中不是簡單的數據集中,而是資源的統一管理。本文通過對鐵路非運輸企業財務集中的研究,探討適合的財務集中管理模式。
關鍵詞:財務集中;鐵路非運輸企業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2-000-01
財務集中管理不能簡單的認為是財務數據的大集合,而應該從整個公司角度考慮,實質是管理上的集中、輯上的集中。通過財務集中管理將最終實現對整個公司內部資源進行統一管理、監控,實現效率最優。財務數據集中是企業的一種管理手段,是財務集中管理的基礎。在財務數據集中的基礎上對財務數據進行系統性分析,為公司決策提供依據,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本文通過實際調研目前鐵路非運輸企業財務集中狀況,分析研究目前財務集中前后的利弊,探討研究適合鐵路非運輸企業實際情況的財務集中管理模式。
一、財務分散的弊端
1.分散模式易導致信息不對稱與會計信息失真
在分散式財務管理模式下,總公司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對其各分公司進行監督,分公司通過提供財務報表等財務信息結果數據來反應其經營狀況,但對于財務數據的生成過程無法監控。經營狀況不理想和完不成考核指標的分公司利用其掌握的完整的財務核算權利,可能會采取手段或措施,對其財務數據進行修飾,用調整后的財務數據來完成總公司下達的任務,從而造成會計信息的失真。已經完成考核指標的分公司,考慮到以后年度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可能會通過一些方式如壓單、低報收入、高報成本等對財務信息資源進行相關的儲備,為下一年度完成考核留有足夠的財務操作空間。集中粉飾后的財務數據,勢必會影響總公司下一步發展方案的設計和規劃的實現,影響到公司的總體戰略部署。
2.分散模式易導致會計信息不可比
在分散式財務管理模式下,各分公司作為獨立單位,都享有獨立核算的權利。在核算過程中,是否按照總公司要求進行業務核算往往依賴于會計人員的自身素質和分公司相關領導的要求和把握。由于分公司財務領導和會計人員業務水平良莠不齊,對會計準則、規范細則、公司具體規定等理解不一,容易造成相同的會計業務各分公司采取的處理方法不盡相同??偣驹趨R集各分公司財務數據時由于數據標準、口徑不一也會造成最終數據的失真。
3.分散模式易導致會計核算效率低下、財務管理功能薄弱
在分散式財務管理模式下,各分公司財務管理部門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各分公司都會具有自己獨立的預算管理、內部控制、資金管理、會計核算、財務分析等職責崗位。分公司財務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大部分精力會放在日常的核算業務處理方面,對于公司整體的規劃、資源配置、公司的持續發展等問題考慮少之又少。其造成的后果是總公司對財務工作提出了很高要求,卻無更多精力對各分公司進行業務指導和管理支撐,最后落實到分公司后很難實現。
二、財務集中的優勢
1.財務集中管理是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
公司財務管理水平的高低, 直接影響到公司發展戰略的有效實施。真實性、準確性和及時性的會計信息,是實現財務管理目標的首要條件。公司的經營決策也是建立在真實、準確、及時的會計信息基礎上。實行財務集中管理,把會計信息有效、合理的集中起來,能夠有效避免出現信息“孤島”,避免因各分公司核算制度不同, 加以人為因素而造成的會計信息失真。在實際工作中,通過財務集中,有效改變因會計核算級次多、報表合并時間長而造成的財務信息滯后,更有利于財務控制。
2.財務集中管理是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的重要手段
公司的管理層級越多,其經營戰略和規劃下發到各分公司的時間會越長,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財力更多,并會產生信息不一致的現象。如果財務部門反應滯后,不統一協調,將會對公司的經營戰略和規劃的有效執行產生根本性影響。通過實施財務集中管理,各部門統一協調,對公司戰略規劃都能夠作出及時應對,更有力的促進公司的全面統一管理。公司的各子系統在實施戰略規劃中相互協作,產生集合效益,最大限度降低經營成本,提高運作效率。
三、財務集中的具體規劃研究
1.統一規范財務標準
全面梳理了母子公司各項財務制度,結合公司實際情況,頒布《公司財務管理制度》。財務人員按照制度標準和崗位職責完成每一項工作,做到有準則可依,有流程可尋。
2.建立全面財務數據集成系統
聯合各業務部門,建立財務信息集成系統,該系統囊括關鍵業務的所有重要財務指標,包括資產負債率、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主營業務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利潤增長率等,對同行業間及企業各時期的經濟數據也有綜合查詢信息。需要信息的人員能夠通過財務數據集成系統第一時間得到第一手準確的信息資料,為領導科學決策提供有力保障。
3.優化業務流程,重設崗位職責
其他管理部門協助財務部門重新設計和梳理業務流程,重新劃分崗位和設定崗位職責。分公司設立核算員,取消財務部??偣驹O立核算組,各分公司業務核算直接與核算組聯系,核算組負責整個集團所有業務的核算,作為經營部與財務部的橋梁。建立標準化的工作體系、工作規范和質量控制與評價制度,確保每筆經濟業務的審核與處理符合質量控制原則。流程設計應遵循簡潔化、效率化的原則,最大限度消除無附加值的冗余環節,使得業務部門更好的了解流程進展情況,財務部門能夠有效做好內部管理。財務集中管理的核心工作是生產標準化、高質量、可比性強的會計信息。高質量會計信息的獲取必須按照現代化流水生產線的理論進行內部組織的劃分,實行流水線式的高效率作業方式。只有標準化、規范化、流程化的作業流程規范徹底在實際工作中得到應用,才能夠實現財務集中管理的最終目標。
通過對財務集中管理模式的研究,探討符合鐵路非運輸企業財務集中的合理設計規劃,使財務工作效率和質量得到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劉國慶,黎美媚,劉海燕.企業財務集中管理模式研究.會計之友,2012-05-25.
[2]杜雪梅.鐵路輔助業企業強化財務集中管理的思考.時代金融,2011-10-20.
[3]楊炳生.實施財務集中管理提升企業競爭能力.化工管理,2012-07-01.
作者簡介:邢丹華(1982-),遼寧沈陽人,碩士研究生畢業,現就職于沈陽鐵路局沈陽鐵道金屬物資有限公司,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