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群
摘要:自營改增試點以來,使不少企業集團從中獲得了理想的收益。本文通過解讀營改增政策,深入分析營改增給企業集團財務運行管理帶來的影響,以期為調整和改進企業集團的財務管理提供有力的依據。
關鍵詞:營改增;營改增試點;財務管理
中圖分類號:F812.42;F2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2-000-01
2016年5月1日,我國全面實施了營改增。營改增政策對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的影響愈發明顯,這就要求企業集團深入研究和分析營改增的實施給自身的財務管理所帶來的各種影響,為今后的財務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一、對企業集團帶來相應的財務管理風險
在財稅金融領域,任何政策的實施都是一柄“雙刃劍”,無所謂絕對的“好”與“不好”,營改增也不例外。一方面,實施營改增的企業集團由于避免了重復性征稅,進而顯著減輕了自身的稅收負擔,帶動了企業運營效益的提高,不僅增加了就業,同時也推動了行業的轉型升級。但另一方面,若企業集團在工作中未能把營改增的優惠政策落實到位,則會給企業帶來沉重的財務管理風險。目前,財務運行管理中的風險重點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營改增后增加了企業對報表披露、稅金計算、納稅申報、稅金繳納和抵扣的困難,也使企業處理一些會計流程蒙受了相應的風險;其次,稅制銜接風險有所增加,由于以往稅務業務的管理方法面臨全面改革,如若財務從業人員的職業素質較低,勢必曲解營改增改革的內涵,無助于企業財務的健康有序運行。
二、對企業集團財務核算的影響
營改增稅務政策的轉變必然會使企業集團的財務核算出現相應的變化。由于營業稅缺乏進項稅和銷項稅,該部分收入能夠據實入賬。在營改增政策施行后,這部分收入的入賬規則隨即出現了較大的改動。在繳納增值稅時,需扣掉銷項稅金,企業集團的營業成本也要抵扣掉進項稅金。繳納增值稅時的銷項稅金和進項稅金均經“應繳稅金”來核算,當期的應繳稅金等同于銷項稅金減去進項稅金;在繳納營業稅時,應繳稅金直接依照收支來計算。就企業集團財務核算的層面看,營改增政策實施后,企業集團的收入、成本和應繳稅金的計算方法均出現了一定的改變,其財務管理也要隨之進行一番全新的調整。其次,營改增政策實施后,對一些跨區域運營的企業集團會增加會計核算的難度,企業需在不同區域之間依據稅種問題開展必要的銜接和調整,這勢必增加了財務核算的困難。況且營改增相對于跨行業運營的企業集團來講,對財務核算的能力要求更高。由于不同行業增值稅的計算方法不同,若無法將其區別開來,則要按較高稅率的稅種統一計算。當前,為數不少的企業集團均采用跨行業運營的模式,所以,對于大多數企業集團來講,需要分別核算不同行業的增值稅稅率,這同樣提高了對財務計算的要求。
三、對納稅的影響
在以往,營業稅是無法抵扣稅金的,然而在營改增政策落地后,不但提高了抵扣進項稅金的額度,擴大了范圍,還能拿其中所出現的運輸費來抵扣進項稅金,抵扣的比例已增加到了11%,而以往是7%。通常情況下,企業集團固定資產的占比相對較大,所以,在營改增實施后,可抵扣的稅金自然會增加,所以,在稅金征收時,企業集團的納稅額度會不可避免地降低。盡管下降空間依然存在,但那些以非可抵扣資產和勞務為成本的企業集團,納稅額度必然會呈現差異性。《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中明確規定,納稅人銷售貨物時,在開具增值稅發票后,出現銷售貨物退回或開票錯誤、折讓等情況的,要按稅務總局的文件規定開具紅字增值稅發票。否則,增值稅額無法從銷項稅額中扣除。因此,一旦企業集團出現貨物被退回的問題,則要據此開具紅字發票;否則,重開發票的增值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予以扣除,這樣就會出現重復性計稅的現象,部分企業集團的納稅額度較之營改增施行前也會顯著提高。所以,政府在稅制改革時需要綜合考慮這類企業集團的納稅變化情況,并對稅率給予適當的調整。對于企業集團而言,則要時刻緊跟政府最新的政策脈搏,高度關注新稅政策較之以往的改變之處,以防企業集團的利潤出現下滑現象。
四、實施營改增后對不同行業財務核算的影響
目前,企業集團均推行多元化經營,但實施營改增后,由于構成企業集團的財務核算因素有增無減。早在營改增的試點時期,其頂層設計便堅持“保證全部行業的稅負只減不增”。例如:酒店服務業,在稅制改革前通常按其收入金額的5%的稅率計征營業稅,而稅改后按6%的稅率計征增值稅。從名義上看,納稅人的稅負有所提高,但針對于大型酒店而言,由于其擁有相對規范的進貨渠道、不動產以及本身內部消耗的能源費都可以作為進項稅金而被抵扣。因此,只有規范化管理與核算(包括內部與上下游關系),才能獲取較高的增值稅發票的概率,實現稅負降低。又如:對于房地產企業而言,在預售時期所取得的預售金,在下月增值稅申報期限以內可申報預繳。房地產實際銷售收入的確認與納稅的計算并非與所收取預售金的預繳增值稅額相掛鉤。換言之,房地產企業在預售房產時可不必明確銷售收入。所以,預售金預繳增值稅的賬戶處理與其它方面增值稅的處理是有明顯差異的。
五、對財務從業人員的影響
營改增后的企業稅收核算、成本核算、收益核算等同樣出現了一定的變化,一些會計科目也出現了一些增減變化,這就對企業的會計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適應營改增政策實施后的新變化,財務從業人員必須加強學習,努力掌握比以前更高的職業技能。從這個角度看,營改增無疑對財務從業人員自身的素質和能力帶來了較大的影響,這就要求財務從業人員不斷更新思維,轉變觀念和思考問題的角度,從整個企業集團的視角來看待營改增的利與弊。
六、結束語
營改增改革是國家稅制改革的必然趨勢。企業集團要自覺站在國家稅收政策的角度,深刻認識營改增給自身的財務管理所帶來的影響,不斷地趨利避害,達到持續、高效、穩健運營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陳計專.“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影響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5,13(25):1.
[2]裴艷芳.淺議“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現代商業,2014,5(03):246-247.
[3]陳玉嬌.試論“營改增”對房地產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現代經濟信息,2015,15(03):265+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