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從2016年5月營改增的全面實施,對我們現代服務業來說,機遇和挑戰并存,許多現代服務業面對營改增的實施,不但沒有使稅負減輕,反而加重了。本文對營改增在企業財務管理方面的影響進行了分析,并對企業在營改增過程中的管理,提出了具體的管理措施及建議。
關鍵詞:營改增;服務業;影響;措施建議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2-000-01
一、營業稅改增值稅對企業財務的影響
1.企業稅收負擔率的影響。從此角度出發去分析,營改增實施后,對小規模企業納稅人及一般納稅人來說,作用都較為顯著。營改增可有效降低小規模企業的稅收負擔,但對于一些非可抵扣類資產行業及大部分服務行業來說,稅收負擔差異性較大,部分企業稅收負擔率并沒有下降,反比以前上升了許多。
2.會計核算、賬務處理的影響。營改增實施后,對各個行業會計核算的影響較大。在計算繳納營業稅時,并不需要計算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相關收入只需按實際取得的收入入賬即可,而成本按照實際支出為準。但實行營改增后,完全改變了收入的入賬方式和原則。由于增值稅是價外稅,在收入入賬的同時要進行價稅分離。以服務業為例,收入入賬時,需按稅率或征收率扣除銷項稅額,計算出不含稅的收入額,成本也需按增值稅專用發票扣除進項稅額,且銷項稅額與進項稅額均采用在“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下設三級明細科目(銷項稅額或進項稅額)進行核算。
因此從會計核算、賬務處理的角度分析,營改增實施后,企業應納稅額、成本及相關收入方面的核算確認及賬務處理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企業的財務管理也應隨著其會計核算方式的變化而改變。
3.申報程序的影響。營改增實施后,企業由原來的由地稅局管理的單管戶變為國稅、地稅共同管理的雙管戶。申報程序、步驟繁瑣復雜,加大了財務工作人員的工作量。
二、營改增對服務業的影響
雖說營改增實施后有諸多好處,但隨著營改增的廣泛實施所帶來的問題,特別是針對服務行業,有很多我們不得不去面對的不利因素。
1.部分服務業抵扣發票不容易取得。例如工程監理咨詢服務企業分別向國稅、地稅申報稅費、申報報表,對企業來說增加了人工成本,加大了財務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大部分工程監理咨詢服務企業的成本80%以上都是人工成本,基本上都無法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使得工程監理咨詢服務企業成本難以抵扣。
2.勞動密集性企業稅負有所增加。對勞動密集性服務行業來說,主要成本是勞動力成本和租金、物業管理費等(即V和M),屬于增值部分。就是說對于勞動密集行行業的企業,不能抵扣的成本占的比例比較高,那么稅負就會由于稅制的改革而提升。調查中我們看到比如交通運輸企業和部分現代服務企業的運營成本主要由人工費,房屋租金等組成。還有像工程監理咨詢服務企業,由于提供的是一種技術咨詢服務,成本大部分都是人工費,而可以抵扣的成本項目基本沒有,所以也面臨著稅負增加的局面。這些企業由于沒有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致使營改增后稅負有所增加。
3.盡管”營改增”為了降低企業稅負,將購置設備列入到可抵扣的范圍,但是服務行業特別是象我們這些工程監理服務業基本是是不需要購置大型設備的,也就享受不了這些好的政策,導致稅基過高,稅負增加。
4.一部分企業因為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導致利潤降低。例如以工程監理咨詢服務業為代表。以一項監理咨詢服務業務為例,一個項目的監理咨詢服務費收入為10萬元,其中,人工成本為7.86萬元,項目資料費為1.32萬元,原營業稅率為3%,計算應該繳納的營業稅為3000元;營改增后,增值稅銷項稅額5660.38元,由于工程監理單位的資料費,指的是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相關資料、數據信息的記錄、編寫、整理等,實質上也是一種變相的人工費,根本不可能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也就是說根本沒有進項稅額可以抵扣。所以此項業務可抵扣的進項稅額為0元,實際稅負5660.38元,增加了2660.38元。實際繳納稅款的大幅度增加,最終導致企業成本加大,利潤大幅度降低。
三、營改增對服務業的不利因素應采取的措施
1.擴大服務業進項稅可抵扣的范圍。服務業一般納稅人實行增值稅能夠帶來減稅的好處,可以抵消進項稅,而服務業如果按照原來的抵扣制度,由于行業成本核算的特殊性,其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幾乎沒有,加重了企業的稅負,所以應該擴大企業進項稅額可抵扣的范圍,使勞務人工費用、機器折舊費、維修費等都列入可抵扣范圍之內,這樣就可以有效的降低企業稅負,使大部分服務企業都能享受到營改增帶來的好處,真正體現營改增政策的優恵。
2.給工程咨詢服務類企業一些是否認定為一般納稅人的選擇空間。按照《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管理辦法》的《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規定,納稅人銷售額超過小規模納稅人標準,未申請辦理一般納稅人認定手續的,應按銷售額依照增值稅稅率計算應納稅額,不得抵扣進項稅額,也不得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以及除國家稅務總局另有規定外,納稅人一經認定為一般納稅人后,不得轉為小規模納稅人。這些規定和要求讓企業沒有選擇的空間。是否給多給一些選擇的空間,允許他們自行決定是否認定為一般納稅人,從制度上法律規定上讓企業作主,少一些風險和稅負。
3.管理部門特別是主管稅務部門要積極做好”營改增”政策培訓和宣傳工作,稅務教育機構也要進一步完善“援教”工作,積極送教下機層和企業,鼓勵和引導服務企業積極應對“營改增”帶來的影響。
4.服務業企業在”營改增”的大環境下,要積極做好管理文章,特別認真分析”營改增”對企業成本現金流等方面的影響。針對”營改增”的要求,重新修訂相應的財務政策和管理制度以及對外合同和票據管理等方面的企業政策,做好轉移稅負工作。
5.企業財務工作人員一方面要學好用好相關政策,充分享受政策,降低稅負;另一方面,作為企業財務人員,要在項目管理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利用管理會計技能和對數字敏銳的洞察力,結合所在企業的實際情況,提出有力于適合企業發展的方案和辦法,以提升企業財務價值。
四、對營改增下的服務性企業財務管理的建議
降低稅負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管理水平?!盃I改增”稅改政策的執行和落實已是板上釘釘的事,“營改增”對企業不僅是適用稅率、計稅基數和稅款計算方法的改變,而且對企業的稅負、賬務處理、發票管理等方面的影響也很大。所以,服務性企業減稅的途徑就是加強管理,特別是加強企業的財務管理,做好自身的納稅籌劃工作,一定要加強對票據的管理,切莫喪失抵扣機會,爭取將自身稅負降到最合理。
參考文獻:
[1]李陽.淺析“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廣東科技,2013,22(08):164-165.
作者簡介:王小田(1970-),男,漢族,陜西澄城縣人,總會計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