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程
摘要:影響地區經濟增長的因素較多,民間金融與制度環境是主要的影響因素。因此,本文從多個角度分析了民間金融、制度環境與地區經濟增長三者之間的關系,并聯系我國經濟發展的現狀,提出了政策建議,旨在為地區經濟發展提出一些思考。
關鍵詞:民間金融;制度環境;地區經濟增長;政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2-000-01
前言
民間金融主要的交易對象是民營企業,民營企業是地區經濟增長主要的動力之一,而制度環境是平衡民間金融與地區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因此,明確民間金融、制度環境與地區經濟增長三者的關系,能夠規劃地區經濟的發展方向。
一、民間金融與地區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
民間金融又叫做非正式金融,是相對于官方金融來定義的,是指除政府批準和監管以外的金融行為,盡管具備了一定的交易性質,但是民間金融一般不具有標準化的金融工具,同時,交易主體也沒有固定的金融場所和形式,游離于監管制度之外,容易引發信任危機。然而由于資金周轉率較高,且我國農村的發展形勢嚴峻,民間金融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民間金融的形式較多,不僅有民間借貸還有私人錢莊、民間集資等形式,極大程度的緩解了個體和民營企業集資難的現狀,根據對市場環境以及經濟增長條件的分析,民間金融可以增加資本,加快資本累積的速度,能夠有助于行業成本的降低,從而促進地區經濟的增長。然而經濟增長所受到的條件限制較多,民營經濟不斷發展,但是我國經濟增長逐漸放緩,且由于資本累積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呈現收縮的趨勢,基于我國經濟環境的綜合考量,未來我國民間金融的發展必定會呈現穩定降低的局面,基于國家發展的現狀,經濟發展的重點會向西部地區轉移[1]。
二、民間金融與制度環境之間的關系
制度環境包括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要求、民俗習慣等,用以規范生產、交換及分配的流程和內容的,人們習慣并長期遵守的行為規范,制度環境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正是由于長期作用的結果,使得制度環境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對其的調節需要從多個角度長期進行。制度環境最重要的表現為地區區域內的市場化,我國在市場經濟體制的變革中,基于對現實的考量,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針政策用以保證市場化的順利推行,如果一個地區區域內的經濟發展市場化程度較低,那么資本的流通就低,民營企業和個人要去想求得發展,則必然要通過民間金融的方式獲得運營資金,另外,地區的制度環境越差,則民間借貸負相關就越明顯,民營企業在生產運營中依靠民間金融力度則會越大,不利于民營企業的發展。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速度并不一致,發展良好的地區民營企業及個體戶的資金周轉情況較好,有能力從正規的金融機構獲得運轉資金,而制度環境相對較差的地區,民營企業對民間金融的依賴過大,只有通過經濟制度的完善和金融體系的構建才能有效的緩解民間金融發展過大的現狀,才能為民營企業提供多元化的融資方式[2]。
三、民間金融、制度環境與地區經濟增長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逐漸放緩,民營企業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的作用逐漸被凸顯,只有保證民營企業的平穩發展,才能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才能保證國民經濟的穩定,而民營企業是民間金融主要的交易對象,民間金融在一定階段內會促進地區經濟的增長,但是地區經濟的增長受到的影響因素較多,且民間金融發展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有在制度環境較差的地區,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過窄,民間金融才有良好的發展空間,才會作用于地區的經濟增長。因此基于對市場化的考量,我們可以基本認定民間金融對經濟增長具有負向的作用,而制度環境在民間金融與地區經濟增長中可以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即良好的制度環境會抑制民間金融的發展,會有效的降低民間金融對地區經濟增長的負向的作用,維持地區經濟發展的穩定[3]。
四、政策建議
(一)重視制度環境的影響
民間金融盡管會對地區經濟增長產生一定的負向影響,但是民間金融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且通過制度環境的影響,可以促進地區經濟的多元化發展模式,因此,只有積極對待民間金融與地區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才能實現經濟的穩定發展。所以,我認為必須要重視制度環境的影響,可以通過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平衡地區間的制度環境差異,繼續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原則,推行經濟發展的市場化,將市場發展與地區經濟發展聯系在一起,發揮政府在經濟建設中的引導作用,加速推動利率的市場化,通過不斷優化制度環境,為民營企業及個體戶提供多元化的融資方式。
(二)規范民間金融的發展方向
民間金融發展的局限性集中在民間金融合法身份問題上,如果不落實民間金融的監管工作,則無法規范民間金融的發展方向,無法達到制度環境的優化,因此,必須要建立相關的法律法規,明確民間金融的交易范疇與操作流程,從制度層面區分民間金融與非法集資,同時嚴厲打擊非法集資活動,保證民間金融的規范性發展。另外,民間金融與正式金融存在一定的沖突也是限制民間金融發展的因素之一,要從優化民營企業內部結構方面入手,推動投資與管理活動的高效發展,落實制度變遷的內容,優化地區的產業結構,增強抵御金融風險的能力,發揮民間金融的積極作用。
五、結語
綜上所述,只有重視民間金融對地區經濟增長的影響,不斷用政策優化制度環境,才能有效抑制民間金融對地區經濟增長的負向作用,才能實現區域內的產業結構升級,才能不斷能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明琳,金波.區域經濟轉型視角下民間金融與民營企業研究——民間金融、民營企業與區域經濟轉型升級(2013)研討會綜述[J].經濟研究,2013,01(05):157-160.
[2]苗大雷,王水雄.金融危機下民間金融發展與中小企業融資困境應對——基于兩次全國中小企業融資調查的實證分析[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1(05):79-82.
[3]劉修巖,吳燕.出口專業化、出口多樣化與地區經濟增長——來自中國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管理世界,2013,01(08):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