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嵬


摘要:冷鏈物流是作為現代物流體系中需求較大、專業性最強的行業物流,其技術發展和管理規范也越來越受人關注。對于冷鏈物流標準的制定,是冷鏈物流服務行業發展的需要,也是保證冷鏈物流食品品質安全的需要。本文通過對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現狀及影響因素做出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對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的標準化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化
中圖分類號:C931.2;F326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2-000-02
近年來,生鮮農產品的產量和流通量都在不斷的提高,人們對生鮮農產品的食品安全及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逐漸被廣泛關注。但由于生鮮農產品種類繁多、差別大、運輸要求不一致,對于如何實現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化現階段還缺乏較為完整的標準體系。
一、國內外生鮮農產品冷鏈標準情況對比
為了規范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市場,國家也出臺了相關冷鏈物流標準,如表1[1]。但總體而言,現階段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缺乏系統化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缺乏統一的服務標準。
相對而言,部分發達國家的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較快,而且較早在食品安全及冷鏈物流標準方面做出了相關規定及法規,如表2[2]。發達國家在冷鏈物流法規及標準的制定方面較國內完善,內容涉及物流各個環節,并對其物流過程做出嚴格規定及要求,對食品的安全控制要求較為嚴格,相關體系也比較完善。
二、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化制定與實施存在的問題
1.冷鏈物流標準不完善與強制性標準制定的兩難局面
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相對分散、混亂、標準內容缺乏前瞻性,絕大多數僅為推薦性標準,缺乏有效的制約手段。主要原因在于冷鏈物流市場化程度不夠高,大型冷鏈物流公司較少,企業不能充分參與相關國家標準的制定。如果制定過多的強制性標準,并不能夠保證市場能夠接受,和高效的實施。很多中小企業由于受到技術、管理水平及成本等因素影響,達不到執行強制性標準的能力,不利于冷鏈物流標準化的推廣。因此,目前的領鏈物流標準的制定和實施被迫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2.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活動環節多且包裝標準不規范
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與其它物流不同,在物流過程中對物流的時效性要求很高、質量要求也非常高。在物流運輸及配送過程中對溫度的控制非常嚴格。比如:一些水產品要根據生物生活所需環境控制溫度、水質、養分等,肉制品需要進行冷凍配送,大多數農產品(瓜果蔬菜等)需要進行冷藏處理及冷藏運輸。在物流過程中對包裝技術要求比較高,由于生鮮農產品種類繁多,市場環境影響比較嚴重,造成產品大小不一、質量不均等,導致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過程中包裝困難。加之現行的包裝技術及保鮮技術成本較高,都不利于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包裝技術的標準化。
3.物流主體組織化程度及協調性較低
物流主體的組織化程度和協調性影響著物流的效率及物流的標準化。目前我國物流主體大多以個體戶為主,參加專業的農民合作社的人數較少,相比發達國家的比例較低。絕大多數農產品供應商以個體戶為主,沒有形成大規模生產合作形式。個體戶供應模式不利于對生鮮農產品的集中采購,采購過程中對生鮮農產品的規格不易把控,不利于對農產品進行集中預冷處理等。在此過程中,物流活動組織化程度比較低,缺乏協調性。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的上、中、下游之間沒有形成良好的銜接,從生產者到消費者整個物流過程中各個環節冷鏈脫鏈現象比較嚴重,沒能夠形成有效的冷鏈物流網絡,制約了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化的實施和發展。
三、關于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化問題的相關對策
1.加強物流環節全流程的標準化水平
由于冷鏈物流需要對全流程進行質量保證和監控。因此,在制定冷鏈物流標準時,決不能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在建立質量標準時更應該充分考慮冷鏈物流運輸、冷鏈物流倉儲、裝卸搬運、流通加工及包裝、配送和終端零售的各個環節的聯系。對冷鏈物流的全流程都能進行有效合理的全程標準實施和監控。例如,在制定農產品冷鏈物流流通加工和包裝標準時就應該充分考慮到該標準對于運輸、倉儲、配送等后續環節的標準化實施產生的影響。因此,在制定最初的加工和包裝標準時就應該充分考慮到在下游物流活動中如何能夠更加有效地實施后續標準,同時也需要考慮在冷鏈物流的后續活動中通過上游標準的制定降低下游農產品冷鏈物流活動的復雜程度和成本。而只有當農產品冷鏈物流所有環節都做了上述有效的分析和計劃后,整個冷鏈物流的標準化體系才能夠在農產品冷鏈物流活動中有效的實施和應用。
2.提高物流主體組織化程度,深化農產品冷鏈物流主體市場化程度
由于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的實施和應用具有復雜、高成本、難協調等特點。因此更需要在提高各個冷鏈物理參與者的組織化程度,尤其是農產品生產商和制造商的組織化程度。個體化經營分散的生鮮農產品生產不便于集中采摘,集中預冷處理、不利于進行包裝、分揀等作業,會大大降低物流效率增加物流成本,也不利于冷鏈物流標準化的實施,而且也越來越難以應對復雜的冷鏈物流標準,嚴重制約了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的有效實施。因此,應該提倡在生鮮能產品生產活動中提高農業合作社和農業協會的作用,鼓勵農戶和運輸個體戶自發成立各種自助性合作組織,提高農戶和運輸個體戶的自組織能力?;蛘咄ㄟ^農戶與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形成密切合作的組織關系來提高相關方的組織化程度。通過農協、企業和行業協會對冷鏈物流標準進行普及和強制化推廣,更有利于冷鏈物流標準的應用和實施。相比較政府來推動冷鏈物流標準化實施活動成本更低而且效益更加明顯。只有通過提高農戶、冷鏈運輸人員的組織化程度才能夠更為有效的實施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相關標準。
3.提高生鮮農產品附加值,強化全流程的監管和保障,保證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化的實施
冷鏈物流活動難度大、復雜程度高、成本高的特點決定了對于附加值較低的生鮮農產品很難保證全程有效實施。因此,只有在商品價格上有較大的利潤空間時才能夠負擔得起冷鏈物流的相關費用。而目前我國農產品普遍附加值較低。較低的商品價格很難負擔的起相對高昂的全流程冷鏈物流費用和成本。所以,只有提高生鮮農產品附加值,提高農產品價格,才有條件能力在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活動中保證標準化的實施。其次,市場監管部門應該建立起有效的市場監管體系和手段。對于生鮮農產品的冷鏈物流運輸,尤其是關系著大眾健康的主要生鮮農產品的冷鏈物流運輸要盡可能的做到及時有效的監控和管理。增加消費者再消費生鮮農產品時的信心。同時,保險相關企業也可以在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活動中提供第三方保險和保障性服務。這樣會更有利于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在市場運行過程中的有效性,降低各個市場參與方的風險。
四、總結
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化的應用和實施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需要各個方面和參與者在標準的制定、運行、監督等方面發揮各自的作用。只有充分發揮各個參與方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各方的積極性,加強市場的有效監督和保障才能使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化實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常麗娜,李學工.2010—2013年中國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化發展與展望[J].農業展望,2014.(02).
[2]李學工,張媛.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化體系的重構[J].標準科學,2015(07).
[3]朱仕兄.我國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現狀及發展對策分析[J].物流技術,2012(23).
[4]袁清.我國生鮮農產品物流模式分析和冷鏈流通標準化建設建議[J].安徽農業科 學.2013(23).
[5]韓喜艷.農產品流通組織化研究[D].中國農業科學院,2013(06).
作者簡介:王 嵬(1978-),男,陜西漢中人,講師,碩士,陜西理工大學管理學院,研究方向: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基金項目:陜南農產品供應鏈物流能力評價與建設研究,項目編號:15JK1146 (陜西省教育廳項目,科學研究計劃-專項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