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華芳
摘要:高速公路作為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是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產物。近年來我國國民經濟平穩上升,高速公路事業呈迅猛之勢,蓬勃發展,在其發展的過程中,憑借自身在運輸力、安全性方面的突出優勢,拉近了區域之間的距離,帶動所在區域的經濟發展,在帶動國民經濟快速發展方面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高速公路之所以能夠發揮積極效應、便民利民,除了自身具備的優勢之外,也有部分外部因素的推動,而這些因素的探析為日后發展戰略的制定提供了有力的現實依據。接下來我將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以及相關的期刊文獻就高速公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原因進行深層次論述,希望能為日后戰略的制定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高速公路;可持續發展;原因闡述;發展現狀以及戰略方向制定
中圖分類號:U41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2-000-01
一、高速公路可持續性發展的原因
進入二十一世紀后,“可持續性發展”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核心理念,要求經濟的發展不僅能夠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更能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保護生態,創造更多的社會效益。高速公路的可持續性發展是指高速公路企業在追求永久性發展的過程中,既能在現有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又能在未來拓展領域中持續保持優勢。影響高速公路可持續發展的因素來自于多方面,接下來我將具體分析高速公路可持續發展的原因。
(一)政府的大力扶持
據最新數據統計,我國高速公路里程高達8.9萬公里,并且在十二五規劃末有望突破十萬大關,成為繼美國之后的第二大國,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政府在資金與政策的扶持。高速公路在前期的建設與后期的運行過程中提供了眾多的就業崗位,緩解了部分社會就業壓力,與此同時高速公路的數量在近年來雖然快速增加,但是仍然無法滿足市場運輸需求,因此加強在過速公路方面的投資有利于緩解社會矛盾,是便民利民的行為。除此之外在政府的輔助下,適度調整收費標準,嚴厲打擊逃費車輛的行為為高速公路的可持續發展創建了良好的環境。
(二)國內交通量的增加促進內需的增長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后,經濟快速發展,各行各業對于運輸需求不斷增加,且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進了個人汽車擁有量的增加,也就意味著高速公路可持續發展的另一原因在于國內需求的增長。近年來二級公路取消收費的政策雖然有可能減少高速公路的運輸量,但是伴隨著高速公路網的完善、油價的上升,以及高速公路自身所具備的高速、安全優勢,會吸引更多人到高速公路享受這些服務、體會這些服務所帶來黨的便利。
(三)從長遠出發,為未來經濟鋪路
自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來,各發達國家為了滿足經濟運輸與社會大眾在交通方面的需求,加大了對國內交通網的完善,其中包括高速公路,這些高速公路雖未在短期內取得重大經濟效益,但是站在今天的角度,我們會發現眾多發達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受益于五六十年代建設的交通網,因此加大對高速公路的建設、促進高速經濟可持續發展是為了未來經濟的快速發展。除此之外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帶動下,土地、勞動力、材料的成本不斷上升,公路造價已經由十多年前的兩千萬元上升為如今的八千萬元,并且在之后還會持續上升,加強現如今高速公路的建設量不僅減少成本,更能獲取更多增值回報。
(四)能夠做到與自然經濟的和諧發展
伴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普及,人們逐漸認識到經濟的發展必須與生態效益相結合,高速公路在發展的過程中加強環境保護這是最正確的選擇,也正是因為這一舉動才能夠使高速公路持續穩步的發展。在高速公路建設的過程中為了更好的保護自然資源,施工隊在施工前期投入大量的人力資源、高新設備做好地質勘查工作,盡量使得高速公路建設避開森林湖泊以及地質疏松區。與此同時在部分水土流失、沙土化地帶增加地表植被,實現高速公路地帶全面綠化。
二、高速公路可持續發展現狀分析
近年來我國在高速公路建設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并且促進了旅游業、高速公路廣告業、運輸業的壯大與發展。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高速公路在發展過程中并無缺陷,其所存在的弊端依然制約著高速公路的發展。首先表現在高速公路存在區域建設不平衡的現象,在東部經濟發展較快的城市,高速公路所存數量較多,但是在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高速公路依然無法滿足大眾需求。其次高速公路在發展過程中普遍存在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部分高速公路在后期運行過程中缺乏定期養護,且對路況并未做到實施監測與反饋,相應的網絡監測還有待完善。除此之外高速公路修建技術還有待提高,眾多西部地勢較為復雜的地區要想在不破壞當地生態環境的情況下進行修建,需要更多先進設備進行現場勘測,更需要更多前沿技術的融入。
三、高速公路可持續發展的改革策略
現如今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并將這一優勢滲透在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高速公路在發展過程中需要跟緊時代步伐,將信息技術應用在前期勘測與后期路況監測中,實現高速公路現代化發展、信息化發展的目標。與此同時高速公路行業需要不斷促進產業結構的改革,拓展主營業務,在這一方面管理者可利用高速公路沿線的現有設施,開展物流業、倉儲業以及旅游業等,通過這些產業的發展加快成本回收,帶動當地區域經濟的發展。
四、小結
自上世紀末開始,政府對于高速公路的發展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為高速公路的快速以及穩步發展提供了政策與資金支持,在這一過程中高速公路完善了交通運輸結構,緩解了交通壓力,促進了經濟的快速發展,因此高速公路可持續發展戰略必須作為主要戰略一直延續下去。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需要政府加強政策扶持力度,高速公路企業豐富籌資途徑,努力加強高速公路在建設與運行期間與自然的協調度,除此之外深入貫徹“惠民利民、福澤八方”的經營管理理念,使得廣大公眾真正從中受益。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國高速公路將繼續發揮優勢,實現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陶學偉.高速公路可持續發展財務戰略思考[J].商業會計.2011(9).
[2]齊志剛.我國高速公路發展的特點分析[J].交通世界.2009(3).
[3]郭衛東.山西省公路交通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研究[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
[4]陳畢伍,廖曉鋒.公路交通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中國公路學報.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