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載娟 張麗娜 徐燕紅
摘要:在復雜的經濟形勢與養老保險改革的雙重壓力下,廣東省養老保險基金增值保值問題具有緊迫性與必要性。文章從養老保險基金滾動結余、投資范圍、統籌層次等探討了該省增值保值的現狀,在確定了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的原則后,從養老保險基金的賬戶設置、運營體系、監管體系、投資運營的機構選擇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養老保險基金;保值增值;制度設計
中圖分類號:F84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2-000-02
由于人口老齡化、通貨膨脹、社會保障體制改革等原因,數以萬計的養老保險基金正面臨嚴重“縮水”的困境。據社科院有關專家測算,以通脹率(CPI)作為基準,我國養老基金在過去20年來的損失量化后,貶值將近千億元。因此,在推行養老保險并軌的背景下,作為中國人的“養命錢”,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增值保值問題具有緊迫性與重要性。本文選取養老保險制度較為完善的廣東省為研究案例,探討廣東省養老保障基金投資運營的問題,為廣東省乃至全國養老保險基金的改革提供經驗與借鑒。
一、廣東省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現狀
(一)廣東省養老保險基金滾動結余基數較大,為投資運營打下良好基礎
由于廣東省政府對養老保障體系建設的重視、繳費人數的增長、公眾繳費基數的增加等因素,廣東省養老基金滾動結余基數較大。截止2015年底,廣東省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7320.19萬人,基本養老保險繳費人數4598.9萬人,其中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2339.17億元,滾存結余5445.17億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180.61億元,基金累計結余298.54億元;參保人數和基金結余多項指標全國居首,為廣東省養老基金投資運營打下了良好的資金基礎。
(二)廣東省在養老保險投資運營實踐中作了大膽的探索與創新
廣東省作為全國養老保險改革的試驗區,已啟動養老金投資運營先期試點工作。2012年,廣東省將千億養老金委托全國社會理事會投資運營,入市一年半收益94億元,收益率約為6.2%。這在全國尚屬首例,廣東省養老金投資運營改革為其他省份提供了良好的借鑒與經驗。2014年山東省也加入委托陣營。2016年,廣東將研究制定做實個人賬戶方案和賬戶管理辦法。廣東省人社廳將積極與廣東省財政部門正共同研究做實個人賬戶方案,并借助部分金融機構等社會力量,研究個人賬戶管理辦法和財務制度,逐步推動個人賬戶做實。
(三)廣東省養老保險基金投資范圍較為狹窄且收益率較低
據廣東省人社廳,廣東省社保局2014年披露的信息,廣東省養老保險基金總資產達5940.7億元,其中銀行存款4862.75億元,存銀行比例高達80%,委托運營1000億元,占16%,、債券投資0.84億元,占0.01%。存銀行雖然安全性與流動性都較好,但是其投資收益率一般低于同期通貨膨脹率,廣東省仍面臨養老保險基金貶值的困境。據廣東各市公布的2014年度社保信息顯示,多數城市的收益率“跑不贏”當年的CPI。其中,廣州2013年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利息收益率不到1.6%,低于廣東當年CPI漲幅1個百分點;深圳2013年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利息收益率更低,不到0.46%,遠低于深圳2013年CPI漲幅2.7%;江門2014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利息收益率也低于1%。
(四)廣東省養老保險基金統籌層次較低
2003年,廣東省政府下發《廣東省養老保險市級統籌工作指導方案》,開始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市級統籌工作,至2004年底,全省基本實現了市級統籌。自2006年以來,廣東省加快了省級統籌的步伐,在繳費基數和計發辦法上實現了全省統一,但是由于廣東省區域發展不均衡,其繳費方式、標準、養老待遇等仍存在不少差別。按目前的管理體現,廣東省養老保險基金分布在省、市、縣三級,真正實現養老金的省級統籌,涉及金融、市縣權力等地方利益問題,而將分布在各地的結余資金歸集到省一級,是開展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的重要前提。
二、廣東省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的原則
廣東省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的主要原則是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在實際操作中往往難以全部實現。在具體投資養老保險基金時,首要滿足安全性原則。養老保險基金事關老百姓的“養命錢”、“保命錢”,確保它的安全,是《社會保險法》明確規定的要求。如果安全性受到了威脅,不僅影響百姓日后的基本生活,而且影響社會和諧與穩定。而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的收益性不僅有利于提高此制度的吸引力,調動廣大群眾參保的積極性,擴大養老保險基金的覆蓋面。同時,也有利于拓寬基金來源,增強基金支撐能力,促進社會保險制度持續、健康發展。不同性質的養老保險基金對流動性的要求不盡相同。完全積累的養老保險基金對流動性要求較低,可投資至基礎設施、重大項目等,以獲得較大的收益。而以現收現付制的養老保險基金對流動性要求較高,可選擇投資周期較短的項目。
三、廣東省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的對策研究
根據廣東省的具體省情及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現狀,總結與借鑒其他國家、省市的經驗,因此,筆者認為廣東省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要遵循“市場化管理、資本化運作”的原則,具體原則如下:
第一,從廣東省養老保險賬戶設置來看,完善養老保險基金個人賬戶制度,改革現有的“統帳結合”的制度,實行“小統籌+大賬戶”,既要做大做實個人賬戶,又要實現個人賬戶的持續積累。具體來講,廣東省應按照國家相關政策要求,將個人賬戶的規模統一由繳費工資的11%下降至8%。社會統籌規模由現在的20%降為12%。改革后的“大賬戶”實行個人賬戶和現收現付制相結合。如此改革的目地在于:其一,提高參保積極性,鼓勵大家長期參保。其二,將個人賬戶基金和社會統籌基金相結合,有效避免社會統籌基金負擔過重,收不抵支。其三,有利于做實個人賬戶。避免空賬,防止個人賬戶基金的挪用。
第二,從廣東省養老保險基金運營體系來講,嚴格實行養老保險基金的省級統籌。目前廣東省養老保險基金統籌層次較低,基金過于分散,安全性無法保障,也不利于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因此,在保證廣東省各地區養老保險基金支出的前提下,個人賬戶和結余部分都要由各地市統一歸入至省級統籌賬戶。實行統一管理信息系統、統一管理制度,統一經辦管理。
第三,從廣東省養老保障基金監管體系的設計上來講,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是養老保險制度的核心,必須要加強基金管理的規范化,立法化的進程。具體要做到:其一,從養老保險基金的籌資來看,要堅決貫徹執行國務院頒布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同時,要落實財政對養老保險基金的投入機制,合理安排解決歷史債務的資金。其二,從養老保險基金的支付環節來看,要加強對退休年齡的審核,杜絕提前退休。加強養老保險基金信息化管理,建立廣東省養老保險信息數據庫,嚴格資格審核制度,堅決杜絕和打擊冒領養老保險基金的行為。其三,從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環節來講,為了提高參保積極性,保障投保人的合法利益,養老保險投資必須通過投資運營才能獲取收益,而收益與風險并存,因此,要從投資原則,投資渠道、投資方向、投資機構等都要做出明確的規定。
第四,從廣東省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機構的選擇來看,投資機構對養老保險基金的收益影響深遠,因此,選擇合適靠譜的投資機構是實現廣東省養老基金的增值保值的重要途徑。相關政府部門要積極轉變觀念,在全國或全省遴選出一到兩家信譽良好,技術過硬,實力雄厚的專業的基金投資運營的代理公司,負責省級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政府只負責養老保險投資機構的審核和對其進行實時的監督。通過投資機構的專業化運作以實現養老保險基金的收益性,通過政府嚴格監管以實現養老保險基金的安全性,兩者相互協調,共同保障養老保險基金的安全與收益雙重目標的實現。
第五,從廣東省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的策略上來看,要采取多元化的投資策略。其一,要綜合運用多種投資工具,合理組合銀行存款、政府債券、企業債券、股票、證券、基礎設施等多種投資工具,以保障養老保險基金的安全性與收益性。其二,要合理搭配投資期限,在選擇投資工具時,要注意長短期限的搭配,不僅要使養老保險基金在支付時間和數量上能夠足額地進行支付,而且要滿足不同投資手段的流動性與約定期限。在投資養老保險基金的過程中,要把不同期限的投資資產組合起來,保障收益性的同時,滿足基金的流動性要求。
參考文獻:
[1]魏志華,林亞清.社保基金的投資管理模式及其困境擺脫[J].財政金融,2014(3):47-55.
[2]巴曙松,趙晶,劉先豐.我國社保基金的構成及安全評估[J].武漢金融,2014(3):4-8.
[3]石康橋,蘇時鵬.社會保險基金保值增值路徑選擇[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4,11.
作者簡介:徐載娟(1987-),廣州工商學院工商管理系,講師,研究方向:工商行政管理、投資與理財。
張麗娜(1984-),廣州工商學院工商管理系,助教,研究方向:社會保障。
徐燕紅(1986-),廣州工商學院工商管理系,助教,研究方向:工商行政管理。
基金項目:廣州工商學院人文社科項目“廣東省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的商業模式研究”(KA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