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岫巖滿族自治縣岫巖縣屬于貧困村縣,長期以來,經濟發展落后,為了推進城縣化進程,必須依托既有自然資源,發揮優勢,本文在分析岫巖縣旅游環境的基礎上,對該縣旅游發展優勢、劣勢及機遇和挑戰進行了分析,提出目前是該縣發展旅游的最有利于時機。
關鍵詞:民族村縣;旅游業發展;優勢分析;岫巖縣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2-000-01
一、岫巖縣旅游環境
岫巖縣“十一五”期間旅游業發展取得的成績。岫巖縣旅游業已經形成了以“玉都岫巖、溫泉養生、滿族文化、清涼生態”為主題的四大系列旅游產品體系。
旅游業對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貢獻顯著。旅游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解決了城鄉勞動力就業,幫助了農民脫貧致富,加快了礦產資源頻臨枯竭鄉縣轉型,在構建和諧岫巖的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旅游產業體系逐漸完善。目前,全縣共有國家級旅游區5個:藥山、清涼山、龍潭灣、羅圈背水庫、效圣寺;共有旅行社4家:嘉平旅行社、中聯旅行社、玉都旅行社和四隆旅行社,另有旅行社代表處1家;三星級酒店2家:岫巖賓館和賀臨假日酒店,元立國際飯店(五星級)已經開工建設,三年后投入運營;另發展山莊近二十個,其中省級三星級農家樂三個;新開發國家AAA級旅游度假區1個;溝湯溫泉重新裝修營業。
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國家級旅游區新修進山路12公里,其中效圣寺3公里、羅圈背水庫7公里、冰湖旅游度假區2公里;新修游覽路12公里,其中藥山4公里、清涼山5公里、龍潭灣3公里。龍潭灣、冰湖旅游度假區新建了停車場和山門,藥山也新修了停車場。各旅游區都解決了通訊問題。
大型旅游項目規劃建設。鞍山市政府確定的重點旅游項目——玉皇山旅游觀光帶已經規劃,部分基礎工程已經開工;岫巖蘇子溝圈里隕石坑是全國唯一一個被科學確認的隕石坑,現正在對隕石坑進行規劃編制工作。此外,正著手羅圈背水庫東普陀佛景區的開發建設。
從旅游資源分布情況可以明顯看出,岫巖縣的旅游發展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以接待特定團隊游客為主,而以休閑度假為主的旅游目的地式景區(點)尚未形成。岫巖縣必須抓住市場發展的脈搏,依托良好的資源基礎和后發優勢,大力發展極具體驗性的休閑農業和特色品質型度假景區,爭取市場先機。
二、SWOT分析
(一)優勢
1.良好的政策環境
岫巖縣政府首先編制和實施全縣“十二五”旅游業發展規劃,將全面培育新興旅游產品,全面提升旅游產業素質,建設旅游經濟強縣,打造全縣人民滿意的現代服務業,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同時,將定位為具有產業能力的生態型縣,明確提出由觀光旅游向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發展。
2.旅游資源具有潛在的競爭優勢
岫巖縣滿族民俗人文旅游資源和龍潭灣的自然旅游資源豐富,特別是玉石資源在國內獨一無二,有一定知名度。作為滿族自治縣,滿族民俗文化在岫巖縣底蘊深厚,知名度較好,國內沒有其他鄉村可比。同時,岫巖縣具有的森林生態資源、民族民俗文化、避暑氣候資源等具有較好的組合性。滿族民俗與休閑度假場所、鄉村風光、游憩河段等也具有很好的組合性。夏季的避暑氣候資源在國內比較少有。
(二)劣勢
1.觀念落后
一是旅游開發建設缺乏科學規劃和統一管理,一是城縣、生態規劃和建設缺少旅游功能,旅游配套設施不完善,不能適應現代旅游發展的需要;二是由于大環境制約,沒有重視新型旅游項目的開發與創意設計,政府資金導向性投入不足,社會招商成效不大。
2.旅游景區景點可進入性差
岫巖縣旅游區(點)建設相對滯后,吸引力不強。旅游交通服務體系的不完善制約了景區景點的可進入性,重點旅游區仍存在交通制約的問題,給旅游業發展帶來不利影響。總體發展水平在岫巖縣處于較為滯后的狀態,投資乏力,投資環境有待改善。
(三)機遇
1.地方政府的旅游業發展政策
岫巖縣“十二五” 規劃將本縣的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重要支撐點進行培植,明確了依托龍潭灣,突出滿族民俗風情和農業產業的“兩大特色”,重點開發岫玉的景觀旅游區、龍潭灣自然風光生態旅游區和民俗旅游區之“三區”的發展思路,制定出臺一系列加快旅游業發展的優惠政策,使龍潭的旅游業有了明確的發展目標。
2.生態旅游是一種需求
鞍山市建設生態經濟示范縣的決策為全縣帶來了整體經濟結構調整的巨大機遇,推動了旅游業的發展和地位提升。岫巖縣的整體旅游發展是與鞍山市相一致的,岫巖縣發展旅游的規劃和政策對岫巖縣發展旅游具有推動作用。隨著建立和諧社會的要求,人們更加追求自然、生態,休閑,和諧。
(四)挑戰
岫巖縣周邊縣的競爭。根據岫巖縣“十二五”總體規劃,岫巖縣在其中處于旅游發展劣勢地位,周邊地區現有旅游資源優于岫巖縣所具有的兩大資源,生態資源和民族文化資源與其周圍村縣具有同質性,客源市場容易造成分割,對客源市場份額帶來威脅。
(五)結論
SWOT分析表明:在客觀分析岫巖縣旅游發展的機遇和挑戰的同時,應當看到岫巖縣旅游發展的前景,總的來說是機遇與挑戰并存。擁有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岫巖縣開發建設的優勢和旅游者對自然旅游的向往,岫巖縣可以依托鞍山市,塑造自己縣的旅游形象,突出自己的特色和個性,利用科學技術,發展生態旅游,同時通過縣內整體發展,協同推進,加速形成村村聯動、一村一品的大旅游格局,全面建設旅游服務功能,挖掘民族文化潛力,再造新的岫巖縣旅游,最終使岫巖縣成為鞍山市旅游的重要縣區。
參考文獻:
[1]鞍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
[2]中國旅游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
[3]岫巖滿族自治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
[4]孫麗坤.新農村建設與遼寧鄉村旅游品牌化戰略初探[J].生態經濟,2009(10):213-216.
[5]李英姿.簡論循環經濟與生態農業發展的關系[J].經濟問題,2007(6):34-36.
作者簡介:郭成龍(1994-),漢族,遼寧省大連市四川大學旅游學院,本科,研究方向:少數民族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