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莎莎
2016年8月19日,北京,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召開。
作為大會發言人之一,萬盛經開區黨工委書記楊曉云展示了全民健身戰略的數據——截至2015年,萬盛經開區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口比例達到56.7%,國民體質合格率達到93.2%,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03平方米。
93.2%!體質合格率何以如此之高?
“我們開出了一劑全民健康的‘運動處方。”楊曉云說。
“抓藥引”
——以“羽毛球之鄉”為“藥引”,實施全民健身戰略,促進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發展。
2015年5月27日,萬盛經開區大禮堂座無虛席。
這天,歷經三個月籌劃的“實施全民健身戰略動員大會”召開。
“以增強人民群眾體質、發現培育新增長點為目標……”會上,楊曉云發起了健身總動員。
會議隨后發布了《萬盛經開區關于實施全民健身戰略的意見》。
把健身上升到全區戰略,萬盛經開區何以作出如此決策?
“現在打造運動休閑城正逢其時。”楊曉云胸有成竹。
所謂“正逢其時”,時機有三——國家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文件出臺,現代人健身需求日益增長,“煤都”萬盛進入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關鍵期。
時機到了,還需要“藥引”。
“萬盛是‘羽毛球之鄉,上世紀60年代,萬盛培養出鐘波等36名著名羽毛球教練和運動員,這是我們得天獨厚的資源。”萬盛經開區體育局長江玉忠說。
近年來,萬盛經開區緊緊圍繞“轉型發展、富民興區”培育新動能,尋找到了兩大抓手。
“實施全民健身戰略就是其一!”楊曉云說。
為實施全民健身戰略,萬盛經開區制訂了“1+1+1”的配套機制——成立1個全民健身運動委員會、成立1個體育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建1家混合所有制體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優先滿足體育經費、用地等保障。
總動員之后,萬盛經開區立即行動起來。
“區級部門現在最繁忙的是體育局、旅游局,早先門庭若市的礦務局,如今已門可羅雀!”萬盛經開區一基層干部感慨道。
“抓結合”
——系統謀劃推動體育與旅游、醫療衛生及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培育地方發展新動能。
2016年2月的一個周末,黑山谷景區健康驛站。
在專職醫護人員幫助下,市民魏宏正在進行免費檢測。
“血壓、心率都正常,體脂肪率27.2%,偏高,可以通過慢跑減脂!”醫師給出建議。
“是該跑跑步了!”魏宏對檢查結果頗感詫異。
從此,每逢周末,魏宏就到景區跑步。
魏宏的“運動生涯”,得益于全民健身戰略推出的“三結合”舉措。
一是體旅結合——打造特色運動景區,發展四季體育旅游、打造體育旅游品牌賽事、積極推進“體育上山”工程。
“我們實施全域公交1元票制和景區健身卡制度,方便群眾到景區健身。”江玉忠說。
二是體醫結合——實施醫保健身“一卡通”,積極建設運動醫院、健康驛站和健康長廊,推廣預防為主的“運動處方”。
“全區共建立了20多個健康驛站,全力支持健身群眾和游客科學運動。”萬盛經開區衛生計生局黨委書記黃云輝說。
三是發展體育產業——組建體育產業發展公司,加快創辦體育產業研究院、孵化園和眾創空間,釋放市場主體活力。
“我們正在建設2000平方米的體育產業孵化園,將提供3年免租的優惠政策,還與上海體育國家大學科技園等7家單位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江玉忠說。
“三結合”一出,全民健身戰略得以落地。
“大格局”
——通過構建黨政主導、群眾主體、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大群眾體育”工作格局,激發群眾健身熱情。
2016年4月24日,“黑山谷杯”國際羽毛球挑戰賽決賽舉行。
“加油、加油……”“天梯”羽毛球隊隊長嚴再躍帶隊圍觀。
2015年11月,嚴再躍曾帶隊參加了第17周、第20周的挑戰賽。
和“天梯”羽毛球隊一樣,萬盛經開區多支球隊都參與了周賽。
“雖然沒打贏,但我們很開心!”能跟全國的強隊較量,嚴再躍很滿足。
嚴再躍年輕時就愛打羽毛球,組建了業余羽毛球隊,一路從“天梯”打到了全國。
像“天梯”這樣的健身組織,萬盛經開區有500多個。
“全民健身戰略,全民參與是關鍵!”江玉忠說。
為激發群眾健身熱情,萬盛經開區打造了“大群眾體育”工作格局,實施全民健身季、健身月、健身日系列活動。僅2016年上半年,僅區級賽事活動就開展了22項(次),各鎮街、部門、行業系統、體育協會組織開展各類健身活動超過700項(次)。
“周末比平時上班忙,但是大家忙得高興。”江玉忠說。
而支撐這么多運動和比賽的,則是日漸完善的體育基礎設施。
2016年4月25日,萬盛經開區羽毛球主題公園開園。
“我們是第一批試用者!”“天梯”隊成員馮再勇自豪地說。
自從聽說要建羽毛球公園,不少羽毛球愛好者天天數著日子倒計時。
“以前打球,都是簡單支個網,條件簡陋!”嚴再躍說。
如今,萬盛經開區城區建成了體育場、體育館和游泳館,鎮街健身廣場、村居體育健身設施也實現了全覆蓋,城市社區“10分鐘健身圈”建設完畢,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03平方米。
“見療效”
——熬制出一味以預防為主的“良藥”,推動健康關口前移,為全區人民健康筑牢了一面防火墻。
2016年9月2日下午,萬盛經開區一條大道上,匆匆走來一個藍色的身影。
一身藍色運動裝覆蓋著緊致的肌肉,肩膀上挎著一個羽毛球拍——54歲的嚴再躍正急急趕往羽毛球場。
“去晚了就沒得場地了!”嚴再躍說道。
實施全民健身戰略以來,萬盛經開區人民群眾的“體育熱情”已經被點燃。
“下午5點半到晚上9點,體育館、球場人山人海,場面非常壯觀!”萬盛經開區黨工委宣傳部副部長胡明說。
很多萬盛經開區市民都參加了民間體育組織,到點兒就上運動場“集合”去了。
“天梯”隊就在其列。
如今,“天梯”隊隊員已達到60多人,從25歲的小伙到65歲的大爺都有。
46歲的郎梅便是成員之一,在醫院做財務工作的她以前是個“麻友”。
“下了班,就上牌桌了!”想想以前的生活,郎梅有些不好意思。
一次偶然的機會,頸肩疼痛的郎梅偶然看到了“天梯”隊的一場比賽。
“來打一個嘛!”嚴再躍盛情邀請。
“我不會!”郎梅如實交代。
“我們教你,先‘喂你球嘛!”嚴再躍繼續鼓勵。
于是,郎梅拿起球拍,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
“現在,她再也不打麻將了,親友喊吃飯、逛街都不去!”嚴再躍說。
現在的郎梅,羽毛球已經打得像模像樣,身體也舒暢了許多。
“全民健身改變了群眾的生活方式,將他們從酒桌和麻將桌旁帶到了運動場上,整個精氣神都變了!”黃云輝說。
截至目前,萬盛經開區醫保費用支出增幅從2014年的29.4%下降到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