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雨欣
摘 要:《尤里烏斯·凱撒在埃及》是亨德爾的著名歌劇作品,其中的詠嘆調《我仰慕你,眼睛》獨具藝術風韻,成為巴洛克音樂的代表劇目,被后世歌劇音樂演唱者及研究者傳唱不休。在對詠嘆調《我仰慕你,眼睛》的藝術特點及風格進行分析時,應從歌劇規范、歌劇演唱技藝、亨得爾藝術創作風格等多個方面入手,在對其作品的藝術性,時代性及文化性進行整合探究的過程中把握其作品藝術風格。
關鍵詞:詠嘆調 《我仰慕你,眼睛》 藝術特點 藝術風格
巴洛克作為連接文藝復習及古典主義的過渡時期,在西方藝術史及音樂史上占據重要地位。在巴洛克音樂創作實踐中,亨德爾一直走在時代前端,代表了巴洛克歌劇藝術及聲樂創作的最高水準。因此,剖析亨德爾聲樂作品及歌劇藝術的特點和風格,對于探究巴洛克時期聲樂作品創作特點和演唱規律意義重大。
一、 詠嘆調《我仰慕你,眼睛》基本概述
1.詠嘆調《我仰慕你,眼睛》的基本劇情
亨德爾創作的歌劇《尤里烏斯·凱撒在埃及》由三幕構成,其中,詠嘆調《我仰慕你,眼睛》出現在第二幕中。該詠嘆調描述了凱撒大帝在遠征埃及的過程中與埃及女王之間的愛情故事,與此同時,凱撒與埃及女王間也存在政治上的牽連及背叛,是一部集合了戰爭背景下的愛情,政治情勢下的陰謀與背叛等各種因素的經典歌劇,其中的詠嘆調《我仰慕你,眼睛》更是獨居藝術風韻和魅力。在《我仰慕你,眼睛》中,歌詞中最能顯露劇中人物情感特征的語句是“我敬仰你,眼睛呀,你是愛情之箭,你眼中的火花撩動了我的心房。”;“悲哀啊,苦悶壓,被凱撒所輕視,無人安慰,在頹廢下死亡,無法停止,悲傷之心渴望安撫,顧影自憐。”等①。正是在這些詠嘆及吟詠中,使凱撒最終沉醉在美妙的旋律下,與埃及女王墜入愛河。
2.詠嘆調《我仰慕你,眼睛》的樂曲結構
從整體上看,《我仰慕你,眼睛》作為巴洛克時期的詠嘆調,其中滲透了濃厚的巴洛克音樂特征,在音樂整體格局的設置上,通過采用三段體的結構,使樂曲在調性上呈現出周密及嚴謹的特點,與此同時又不失精巧。在具體的樂章節奏及調性分布上,在廣板3/4拍及慢速吟詠下,詠嘆調《我仰慕你,眼睛》集松散自由為一體,在長短樂句的頓挫中使音樂更加動感恢弘。在表現埃及女王的內心情感世界時,詠嘆調主要情感宣泄途徑為自詠嘆調A段的聲區始,經小段落過渡,在附點節奏的引領下,使樂句的音階及旋律保持統一,在重復吟詠歌詞的過程中,傳遞女主人公的內心情感。而在表現埃及女王的情感波動時,詠嘆調《我仰慕你,眼睛》采用了六度跳進,二度下行及四度跳進的方式,以此凸顯女主人公的內心情感層次。
在樂句情感的起承轉合上,詠嘆調主要憑借其三段體的循環及調性布局特點,傳遞出或抒情、或憂傷、或婉約的特點②。在對女主人公的內心情感進行揭露時,詠嘆調《我仰慕你,眼睛》側重采用歌詞及旋律的重復利用,對埃及公主的內心情感層次進行模進。在進入詠嘆調的中段后,樂章的調性上出現了改變,由F調演變到d調,同時在樂句的起始速度上也呈現出由弱到強,速度由慢到快的轉變趨勢,而在女主人公的音調、曲調、情緒上也逐步邁入低沉,昭示著女主人公在情感中進入一種哀嘆及幽怨的心理狀態中,使人物的內心情感更具層次性和遞進性。而在由愛轉悲的情緒渲染上,借助于詠嘆調的歌詞,如“我悲傷地發現,再無人可悲如我”,伴隨唱詞而呈現出的樂章氣氛更為熾烈,輔之以簡單的節奏,更添女主人公悲傷哀怨的內心情感。在樂章的后續推進上,開始出現更多的變化音和八分音符,與此同時在樂章的伴奏音上也出現了形式上的變化,變奏再現、顫音、即興加花及倚音開始增多,樂章結束時變奏旋律逐漸減慢,最終收于翻高八度。
二、 詠嘆調《我仰慕你,眼睛》的藝術特點分析
詠嘆調《我仰慕你,眼睛》在藝術特點上承襲了亨德爾的音樂創作風格,而亨德爾所處的時代背景中囊括的經濟發展、文化思潮及藝術審美情趣必然會對其創作思想構成影響。因此,分析詠嘆調《我仰慕你,眼睛》的藝術特點,應以亨德爾的音樂創作風格及其所處時代—巴洛克音樂創作的時代特征為切入點,在此基礎上融合《我仰慕你,眼睛》的演唱風格,以便從整體上一窺《我仰慕你,眼睛》的藝術特色。
首先,從亨德爾音樂創作的風格特征上看,可用質樸莊嚴,嚴謹有度來概括其音樂創作特點,其中的嚴謹有度側重指亨德爾的歌劇作品在具備高貴大氣的同時,又能夠展示出其音樂的恢弘美,在調性的布局及樂章的頓挫上遵循常理而又帶有一定的跳脫感和靈活性。亨得爾音樂作品的質樸莊嚴可以從其作品的詠嘆調及宣敘調中得以發現,表現力十足而又流暢無比的調性設置可以使其音樂作品彰顯出較強的戲劇感和爆發力,顯露出莊嚴化及質樸化的音樂特征,這一特征與巴洛克時期主流音樂之間講求裝飾及繁冗的音樂特性又呈現出較強的差異性③。在把握了亨德爾的音樂創作風格后,將其與《尤里烏斯·凱撒在埃及》這部歌劇進行結合,可以發現,在保有自身獨特音樂創作風格及特征的同時,亨德爾也在這部歌劇作品中融入乃至借用了他人的一些音樂作品及創作風格,并力求在詠嘆調及宣敘調中加以突破,使自身的音樂作品兼顧了歌劇演唱者及樂章旋律的雙重優勢。
以《我仰慕你,眼睛》為例,這一詠嘆調具備了抒情、慢速、哀訴等特征,在情緒表現上帶有悲傷、憂郁、哀婉動人的特點,其中在音樂樂章的處理上滲透出亨德爾質樸莊嚴的藝術性,而在旋律的構成動機上,又具備了優美悠揚的曲調調性,使樂曲及詠嘆調在旋律的上下行中兼具平穩性和跳動感,賦予詠嘆調《我仰慕你,眼睛》濃厚的亨德爾特色。
其次,從《我仰慕你,眼睛》的演唱層面上分析,在演唱方式及處理技巧的運用上,對演唱者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在進行該詠嘆調的演唱時,從歌劇演唱者所選擇的演唱方式及技巧上也可以對其藝術特點進行印證。例如,演唱者會在節奏的處理上通過變奏加花及放緩演唱速率的方式,使演唱的聲線高度契合詠嘆調的翻高八度要求;在唱音的選擇上,演唱者一般會選擇在設置平穩聲線線條的同時,摻入一些顫音及變奏加花音,如此一來,既可以豐富演唱者的舞臺表現,又可以使詠嘆調中的女主人公嫵媚動人的形象特點得以確立;在音區的協調及操控上,《我仰慕你,眼睛》的演唱者一般具有通透松弛,中音及低音發聲區發音能力強,音樂節奏把握連貫平穩的特點。
三、 詠嘆調《我仰慕你,眼睛》的風格分析
詠嘆調《我仰慕你,眼睛》中,由于其產生于巴洛克時期,在藝術特點上又具備了在巴洛克音樂風格中收放自如的特點,這就彰顯出《我仰慕你,眼睛》在藝術風格上呈現出一種與巴洛克音樂特點“貌合神離”的韻味。在對詠嘆調《我仰慕你,眼睛》進行風格分析時,我們應將其置于巴洛克時代的背景下,通過對巴洛克時期的藝術風格及音樂特征進行剖析,在此過程中對《我仰慕你,眼睛》的風格進行深層次的把握及詮釋。
眾多周知,巴洛克風格是一種夾雜在文藝復興時期與古典主義盛行的中間階段,其在藝術涵蓋面上涉及到多種藝術領域,如巴洛克時期的建筑,繪畫,戲劇等。從整體上看,巴洛克風格是一種具有一定的規范范式的創作實踐,其在藝術審美趨向上傾向于感情的豐富化和層次性,這與巴洛克藝術風格追求光影及色彩的動感相匹配④。而在巴洛克藝術輪廓及面貌上,注重設計及場面的恢弘壯大,在空間上也講求更加立體豐富,反映到巴洛克時期的音樂作品上,就使巴洛克時期的歌劇呈現出一種嚴謹有度的風格特點。例如,在亨德爾的歌劇作品中,盡管其中涉及到亨德爾本人的一些音樂創作風格及思想,但其音樂作品本質上仍然是時代的產物,在風格特征上會很大程度地帶有巴洛克時期音樂創作風格的身影面貌,這在其詠嘆調作品中得到突出顯示:ABA等樂章結構形式,在保證音樂樂章及旋律能夠順暢流淌的同時,又帶有極強的嚴謹性和對稱性,不能不說這是巴洛克時代風格的影響和滲透。再從巴洛克時期的建筑風格上看,建筑樣式中間雜的圓屋頂及方庭院的布局形式,需要建筑裝飾物,如建筑雕刻等的映襯,而將目光轉回到亨德爾的歌劇作品中,我們可以發現,《我仰慕你,眼睛》中所涵蓋的樂句連線及演唱唱腔中的花腔處理,正是基于音樂的裝飾要求。
但是,經典之所以稱之為經典,往往在于經典中還帶有較強的時代突破性和前瞻性,一如亨德爾的詠嘆調《我仰慕你,眼睛》。在《我仰慕你,眼睛》中,亨德爾雖然難以完全跳脫巴洛克這一時期藝術風格的影響,但在一些細節的處理上及規范的沿用革新上又彰顯出一定的個性化色彩。如此一來,在歌劇的演唱形式及風格上在不違背,事實上也難以違背時代規范的基礎上,可以在演唱中更多地融入演唱者本人的一些認識及見解,從而使歌劇作品在藝術風格上更加雜糅,形成依賴于時代背景,又帶有較強個人表達及個體表現的作品風格[5]。在《我仰慕你,眼睛》中,亨德爾就給歌劇演唱者表達其自身的聲線特點及感情區間留出了二次加工乃至多次加工的空間,這也啟示我們,《我仰慕你,眼睛》是藝術生命力及鮮活力極強的音樂作品,在演繹這部詠嘆調時,不必拘泥于傳統的中音及低音發音規律,也可以在其中融入美聲或者通俗的演唱方法及技巧,可以說,正是亨德爾賦予了詠嘆調《我仰慕你,眼睛》豐富多元而又恰當適宜的藝術風格,使這部詠嘆調被后世歌劇演唱著永久傳唱。
結語
詠嘆調《我仰慕你,眼睛》是亨德爾及巴洛克時期重要的歌劇選段之一,其藝術特點及風格具備了多次解讀及探究的可能。在探析其藝術特點時,一方面不能脫離于時代背景及作者的創作思路,另一方面又要本著求新求異的眼光審視其藝術特點中流露的新變化,新動向,以此真正把握經典的魅力及價值。
參考文獻:
[1]谷濤.歌劇詠嘆調與藝術歌曲藝術特征之比較研究[J].音樂創作,2014(11).
[2]秦北濤.歌劇詠嘆調與宣敘調藝術性之芻論[J].藝術評論,2012(8).
[3]王璟環.淺析亨德爾清唱劇中兩首詠嘆調在韻律和語言上的技巧[J].大眾文藝,2013(20).
[4]陳亞亞.淺談亨德爾聲樂作品的藝術特征——以六首聲樂作品為例[J].音樂大觀,2014(6).
[5]張金花.亨德爾的聲樂作品及藝術價值[J].音樂大觀,2014(11).
作者單位:沈陽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