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輝瑜
摘要:審計質量是審計的生命線,隨著審計影響力擴大,審計質量也愈加受到關注。如何保證審計質量是審計機關的重大課題,本文就審計質量控制應關注的環節進行探討。
關鍵詞:審計質量;控制;措施
中圖分類號:F239.4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2-0000-01
審計質量控制是審計機關為實現審計目標,規范審計行為,明確審計責任,確保審計質量符合審計準則要求,建立和實施的控制政策和控制程序的總稱。審計質量控制貫穿審計工作的全過程,是審計質量的制度保證。
一、影響審計質量控制的因素
一是部分審計人員對審計質量認識不到位,疲于應付審計任務,忽視審計質量要求。
二是未認真編制審計實施方案。審計實施方案是督促審計現場運行,提高審計工作效率的措施。但一些項目審前調查不夠深入,實施方案操作性不強。
三是審計人員宏觀意識不強,僅局限于審查問題,沒有從體制機制分析問題。
二、審計質量控制的主要環節和內容
審計質量控制應做到有計劃、有措施、有執行、有檢查、有總結,關鍵是制定審計項目計劃、編制審計實施方案、審計證據取證、審計報告起草和審計結果利用五個環節。
(一)制定審計項目計劃
審計項目計劃的控制是審計質量控制的起首要環節,重點是:
1.做好審前調查。審前調查是制定審計實施方案、確定審計內容的基礎。要制定審前調查提綱,了解被審計單位基本情況,獲取財務、業務數據,認真分析,找準審計重點。
2.合理調配審計組。審計分工應考慮人員結構,審計人員須熟悉法規政策和審計程序,具備專業能力。
(二)編制審計實施方案
審計實施方案在審計質量控制中起龍頭作用,重點是:
1.審計目標的可行性。審計總目標是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但具體審計目標應以審前調查為基礎,依據法規政策和審計實踐歸納提煉。
2.評價標準的可操作性。審計評價標準是判斷經濟活動執行優劣的衡量尺度,可從兩方面進行:一是依據被審計單位行業特點、職責和管理模式等;二是依據國家法規政策、發展規劃和行業標準等評價數據。
3.審計內容的適當性。一是將政府關注、群眾關心的問題作為重點;二是根據審前調查判斷被審計單位存在的主要問題;三是被審計單位受政策、法規環境影響呈現出的行業特點。
(三)審計證據取證環節
審計是以事實為依據,評價被審計單位支出是否節約,投入是否高效,目標是否達到,必須輔以確鑿的證據。重點關注:
1.客觀性。審計證據必須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重點是會計信息是否真實,審計證據是否經得起檢驗。
2.相關性。審計證據必須與審計事項有實質聯系。重點是是否按照實施方案要求有針對性地收集審計證據。
3.充分性。審計證據要足以支撐審計結論。重點是通過分析計算形成的審計證據是否準確,佐證同一事項的審計證據是否矛盾。
4.法定性。審計證據必須依照法定程序取得。重點是審計證據是否獲得簽字蓋章或相關單位的認證。
(四)審計報告起草環節
審計報告是做出審計評價、發表審計意見的書面文件。重點關注:
1.審計評價意見的恰當性。審計評價意見是對審計范圍的事項發表客觀公正的評價,對審計未涉及、證據不充分、超越審計范圍的事項,不發表評價意見。
2.原因分析的準確性。主要看事實描述是否清楚,審計定性是否準確,審計證據是否充分,原因分析是否圍繞問題展開,分析是否有理有據。
3.審計建議可操作性。審計建議是對審計發現情況分析后的邏輯體現,應與審計報告反映問題呼應,切實可行。
(五)審計成果利用環節
審計建議和審計決定能夠全面落實是審計成效的具體體現。主要關注:
1.審計結果整改制度化。健全審計結果跟蹤檢查和督促落實辦法,強化措施使審計結果落實工作制度化、規范化。
2.推進審計結果公告制度。通過審計結果公告促使被審計單位接受公眾監督,使審計結果利用最大化。
三、加強審計質量控制的制度保證
審計質量控制是系統工程,需要在以下方面予以保證。
(一)依法審計,客觀公正,堅持審計質量控制的法律依據
審計人員應把審計發現的問題放在促發展的層面研究,放在推動體制機制完善的角度處理,加強完善審計法律法規建設。
(二)以人為本,領導先行,創造審計質量控制的環境基礎
樹立以人為本觀念,把提高人的素質作為審計事業發展的永恒主題,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紀律嚴明的審計隊伍。一是審計組長做為審計質量的第一責任人,應帶頭執行審計質量控制標準;二是建立與審計職責和能力適應的干部考核制度,培養業務骨干,實現審計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抓住關鍵,講求實效,突出審計質量控制的關鍵環節
“全面審計、突出重點”是審計工作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方針。在把握全局的基礎上,要善于抓住關鍵環節,突出重點,查深查透,才能增強質量控制實效。
(四)完善制度,嚴格管理,健全審計質量控制規范體系
審計質量控制的重點在于審計工作規范化。一是加強審計質量控制標準的完善;二是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和完善以審計復核、審計考核和責任追究為主體的制度體系;三是嚴格審計過程管理,將質量控制落實到審計各個環節。
(五)科學考評,明晰責任,強化審計質量監控機制
科學考評是增強審計質量意識,提高審計水平的有效途徑。一是嚴格程序。各類證明材料要真實可靠,公文送達回證完整無誤;二是重視外部監督。適時組織上級對下級檢查、系統內交叉檢查和政府法制部門評議等活動;三是通過規范審計過錯追究,完善審計質量問責制。
參考文獻:
[1]桂建平.強化審計管理,加強審計質量控制[J].中國審計,2005(5).
[2]袁因,劉駿.審計獨立性與會計信息質量[J].會計研究,2005(3).
[3]徐偉剛.審計質量控制之我見[J].寧波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1).
[4]劉俊墚.淺論審計質量控制體系[J].中國審計信息與方法,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