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梅
摘要:財務分析與會計分析都是企業加強經濟管理、保障管理決策科學性和有效性、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準確性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但現實中兩者經常會混為一談、相互替代,本文論述了兩種分析方法立足點不同,比較了兩種分析方法之間存在的區別以及不可分割的聯系。
關鍵詞:財務分析;會計分析;局限性;解決辦法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2-0000-01
財務分析與會計分析都是企業加強經濟管理、保障管理決策科學性和有效性、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準確性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但現實中兩者經常會混為一談、相互替代,以下就兩種分析方法的不同作以下闡述。
一、財務分析與會計分析的基本內容
(一)財務分析
財務分析是一個過程,它是把整個財務報表的數據,分成不同部分和指標,并找出有關指標的關系,以達到認識企業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和抵抗風險能力的目的。財務分析通過會計要素之間財務比率的計算,來反映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短期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
(二)會計分析
會計分析實質上是明確會計信息的內涵與質量,即從會計數據表面提示其實際含義。會計分析不僅包含對各會計報表及相關會計科目內涵的分析,而且還包括對會計原則與政策變動的分析、會計方法選擇與變動分析、會計質量及變動的分析等。
二、財務分析與會計分析的關系
(一)相同點
1. 二者均是以微觀經濟學為基本原理的經濟管理行為。
2. 它們都視會計信息為最重要的數據來源并轉換成對企業特定決策和管理有用的信息。
3 它們均屬于企業的個別案例管理向環節管理的轉化。
(二)區別
1.分析內容不同
(1)財務分析的分析內容包括:資金運作分析、財務政策分析、經營管理分析、投融資管理分析等。
(2)會計分析的分析內容
會計分析側重于對會計報表及相關會計科目內涵的分析、會計原則與政策變動的分析、會計方法選擇與變動的分析、會計質量及變動的分析,從而從會計數據中發現其真實含義。
財務分析多用于企業內部管理,分析結果屬于企業內部商業秘密,極少對外呈報。而會計分析中有很大一部分內容將出現在會計報表附注及財務狀況說明中,與會計報表一同對外呈報,企業應依法保證其真實性、完整性和分析方法的一貫性。
2. 有效性和時間性不同。由于會計分析受會計準則、制度以及會計學科自身的限制,再加上會計分析信息來源的不完整,使得分析結果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財務分析所受約束較少,往往可以搜集最相關的信息進行深人分析,因此其分析結果比起會計分析的分析結果而言,有用性更強、效用更高。
三、財務分析與會計分析的局限性及存在的問題
(一)局限性
兩種分析方法均是以財務報表為基礎,財務報表是會計的產物,會計有特定的假設前提,并要執行統一的規范。我們只能在規定意義上使用報表數據,不能認為報表揭示了企業的全部實際情況。
(二)財務分析存在的問題
1.企業管理當局對企業財務分析的認識存在問題。目前國內一些企業的領導較重視生產管理、營銷管理,而忽視財務管理,不善于通過財務分析來全面加強企業經營管理,影響了財務分析的開展及其作用的發揮。
2.財務分析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財務分析人員所依賴的資料具有局限性,財務指標的構建缺乏內在的邏輯,財務分析人員對一些財務指標缺乏理性的分析都會導致分析不能夠反應企業的實際情況。
3.財務分析人員素質不高。
(三)會計分析存在的問題
1.流動性分析中存在的問題。企業減少財務費用,加強資金調度,均有短期借款長期滾動使用的傾向,從而加大了流動負債,由于流動負債較大,因此造成企業的流動比率偏低。所以在分析企業的流動比率時應結合行業特點,企業的籌資能力等自身情況具體分析該項指標。
2.盈利能力和利潤質量分析中存在的問題。凈資產收益率是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該指標值越低,表明企業獲利能力越弱。但企業有時會出現已形成了凈利潤額,但款項并未收到,未發生現金流入,形成該指標值很高,但企業資金很少,周轉困難。所以,利用該指標進行分析時,應結合現金流入量的指標。
四、財務分析與會計分析存在的問題解決辦法探討
(一)財務分析
1.通過進一步完善財務報告體系,把經營情況與財務指標結合起來分析,同時詳細分析會計報表附注來確保財務數據的真實。
2.在分析時可以將不同會計方法的影響差異剔除以保證報告數據的實用性。
3.在提高財務分析實用性和可用率方面抓住重點,選好議題,多寫專題分析,把握分析本質,提高分析質量。
4.提高財務分析人員的素質。
(二)會計分析
1.對流動性指標的改進。為了較客觀地評價速動比率指標反映的實際情況,可以采用企業的貨幣資金、信譽好客戶的應收賬款或賬齡小于1年的應收賬款等作為速動資產,來計算企業的速動比率指標,則能更加準確衡量企業資產快速變現的能力。
2.對有關盈利能力分析指標的補充。現有的盈利能力指標分析大多都是從損益表分析的,而損益表中的數據有人為粉飾和調整的情況存在,有時會造成指標分析失靈。因此可通過凈資產現金回收率、主營業務收現率、現金毛利率以及每股收益等指標進行補充分析。
(三)在財務分析和會計分析中應注意的問題
1.財務分析。財務分析應遵循一定的原則,在分析財務比率的時候,應將同類指標聯系起來綜合分析。
2.會計分析。會計分析應注意對企業會計政策的評價,考量會計準則使用時是否有會計信息不實的地方。另外有很多會計業務處理都依賴于會計的職業經驗、知識水平和實際駕馭能力,不同閱歷、知識背景的會計人員所作判斷往往是不同的,由此必然產生實務操作的不確定性。
總而言之,兩種分析方法均有各自的特點,各有復雜靈活的分析方法,我們要通過兩種分析方法看到數字背后的故事,為決策者提供依據,為企業把握商機。
參考文獻:
[1]厲士兵.“試論財務分析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作用”[J].經濟視野,2014(17).
[2]申會玲.“試論現代企業財務分析方法的改進建議用”[J].財會研究,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