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項飛
應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和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兼部長會議主席勞爾·卡斯特羅的邀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于9月18日至28日赴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了第71屆聯合國大會系列高級別會議,并對加拿大和古巴進行了正式訪問。在短短的10天時間里,“克強旋風”刮過美洲三國,雙邊和多邊舞臺交相輝映,成果豐富,意義深遠。

9月20日晚,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紐約經濟俱樂部、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聯合舉行的歡迎宴會并致辭和回答提問。
彰顯大國責任與擔當
在紐約的短短幾天時間里,李克強總理主持了“可持續發展目標:共同努力改造我們的世界——中國主張”座談會,出席了第71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和兩場與難移民問題相關會議,參加了多場雙邊會談,還與美國各階層人士進行了廣泛的接觸。在聯合國這個最大的多邊舞臺,李克強總理“反客為主”,向國際社會表明了中國對于實施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決心,為落實全球共同發展愿景提供了“中國方案”,也向世界傳遞了中國對于繼續充當全球經濟復蘇“引擎”的信心。
此次紐約之行,中國“言必信,行必果”的負責任大國形象在李克強總理關于可持續發展議程的論述中得到了充分體現。9月19日下午,李克強總理在他主持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座談會上宣布:“中國政府已批準并將發布《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國別方案》”,并承諾“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在自身推進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同時,愿積極參與相關國際合作,支持聯合國在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在聯大以“可持續發展目標:共同努力改造我們的世界”為主題的一般性辯論時,李克強總理發表題了為《攜手建設和平穩定可持續發展的世界》的重要講話,就如何推動可持續發展,如何應對全球性挑戰等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總理在講話中闡述了他的可持續發展觀:發展是首位也是基礎,發展必須是可持續的,也必須是包容聯動的。他向國際社會提出了中國關于推動可持續發展“四個必須”原則:必須維護《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必須堅持政治解決熱點問題的大方向、必須攜手促進世界經濟穩定復蘇、必須著力解決人類面臨的全球性挑戰。
去年9月,聯合國發展峰會正式通過《變革我們的世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習近平主席在峰會上發表了題為《謀共同永續發展 做合作共贏伙伴》的演講,向世界做出了莊嚴承諾。今年9月,在杭州舉辦的G20峰會上第一次就落實議程制定了《二十國集團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行動計劃》。李克強總理關于可持續發展的系列講話正好呼應了中國在推動和落實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上的一貫做法。難怪聯合國秘書長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特別顧問戴維·納巴羅表示:“在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道路上,我看到中國領導層做出了實質性的且深思熟慮的努力。”
李克強總理就中國關于解決難民和移民問題的主張和承諾,體現了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人道主義價值觀和道義擔當。他提出:“難民和移民問題是一場人道主義危機,拷問著人類社會的良知。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寶貴的,每一個人的尊嚴都應得到維護。”他表示難民和移民問題的解決,需要加強國際合作,也離不開來源國自身的努力。他承諾中國將在原有援助規模基礎上,向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專門用于應對難民問題的人道主義援助,同時考慮進一步的支持措施;將積極研究把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的部分資金,用于支持發展中國家難民和移民工作;將積極探討同有關國際機構和發展中國家開展難民和移民問題的三方合作。總理的講話再次向國際社會表明,在國際社會重大問題上中國不會“獨善其身”。
在當前世界經濟仍然復蘇乏力的背景之下,李克強總理關于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發展問題的闡述,給國際社會送去了一顆“定心丸”。對于世界經濟發展問題,他提出:“世界經濟不能長期低迷下去,否則可持續發展就成無源之水。當前世界經濟既面臨總需求不足的問題,又存在突出的結構性矛盾。要統籌運用多種有效政策工具,做到需求管理與供給側改革并重、短期政策與長期政策結合。”他呼吁:“主要經濟體影響舉足輕重,應以負責任態度制定和協調宏觀政策,既要考慮促進自身增長,也要盡力減少負面外溢效應,不能給復蘇乏力的世界經濟雪上加霜。”對于中國經濟發展現狀,他表示:“近幾年,在較高的發展基數上,在嚴峻復雜的國際環境和國內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凸顯的情況下,我們依靠改革創新,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結構加快轉型升級。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長6.7%,位居全球主要經濟體前列。民生不斷改善,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保持同步,城鎮新增就業每年超過1300萬人。中國經濟規模已超過10萬億美元,現在一個百分點的增量相當于過去幾個百分點的增量,一年的經濟增量相當于一個中等收入國家經濟總量,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25%左右。”對于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方向,他表明中國要在深化改革中發展,要在擴大開放中發展,要在維護和平中發展。李克強總理對于中國繼續推動世界經濟復蘇和本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信心,讓國際社會重新看到了希望。

9月21日傍晚,李克強出席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夫婦舉行的家宴。兩國總理夫婦在官邸門外的湖邊小坐交談。
中加關系邁向新的“黃金十年”
在金桂飄香,楓葉正紅的季節里,加拿大迎來了中國總理13年來的首次訪問。李克強總理此次加拿大之行,以親切、友好、開放和務實貫穿始終。兩國總理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內實現了互訪,為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為進一步發掘中加兩國在不同領域額的合作潛力創造了條件。
加拿大是與中國最早建交的西方國家之一,但進入新世紀以來雙邊關系因種種原因出現了波折,一度遇冷。上世紀70年代初期,特魯多總理的父親老特魯多突破重重阻礙成功推動了兩國建交,使兩國關系長期走在了中國同西方國家關系的前列。時隔半個多世紀之后,特羅多總理“子承父業”,通過與中國領導人的多次良性互動,使雙邊關系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期。
當地時間9月21日下午,李克強總理和夫人程虹在抵達渥太華后,特魯尼總理以一場家宴為他們接風洗塵。在位于夏列頓湖畔的總理鄉間官邸,雙方領導人和家人親切交談,友好互動,使兩國領導人的友誼得到升華,也為中加兩國的傳統友誼續寫了新篇章。9月23日上午,李克強總理在特魯多總理陪同下,直奔蒙特利爾“加拿大人”冰球隊的主場貝爾中心參觀訪問,兩國總理穿著獲贈的分別印著自己名字的紅色主場1號球衣,在球場上開展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公共外交。
當地時間9月22日上午,兩國總理舉行會談,確認正式啟動中加總理年度對話機制。雙方同意加強各級別、多機制交往,充分發揮中加經濟財金戰略對話、外長年度會晤和高級別國家安全與法治對話等機制作用,加強溝通,增進了解,妥善解決問題和分歧。兩國總理見證了14份合作協議的簽署,內容涉及貿易、投資、金融、旅游、教育、司法合作等諸多領域。雙方同時還就中加自由貿易協定可行性研究達成共識,同意在2025年前在2015年基礎上將兩國貿易量翻一番。
在參加由中國貿促會和加中貿易理事會共同主辦的第六屆中國—加拿大經貿合作論壇時,李克強總理重申:“越是世界經濟形勢嚴峻復雜,中加兩國越要堅定地站在一起,相互擴大市場開放,共同打造務實合作‘升級版,更好造福兩國企業和人民。”他認為:“雙方同意盡早啟動中加自貿區可行性研究,這不僅有利于擴大中加經貿合作,也是向國際社會發出推動貿易自由化投資便利化的明確信號,提振全球經貿發展信心。”
目前,中國是加拿大第二大貿易伙伴、第二大進口來源地和第二大出口市場。2015年,在全球貿易額大幅下降的背景下,兩國貿易仍然實現了逆勢增長。但從整體上看,中加貿易規模僅占中國外貿總額的1.4%、加拿大外貿總額的8.1%,只有美加貿易規模的1/10。這與中加在全球經貿格局中的地位不相稱。中加自貿區可行性研究的提出對于助推雙邊貿易向更寬領域和更高層次發展可以說是恰逢其時。
不論是政治會談,還是參加經貿論壇和開展人文交流,李克強總理開放務實的風采贏得了加拿大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加拿大安大略省前經貿廳長桑德拉·普帕泰洛在加拿大《環球郵報》上發表文章稱,中國總理來訪提供了有關中國的準確信息,讓加拿大人了解到一個更加真實的中國,這有助于保持暢通的溝通和對話渠道,正視分歧、求同存異。在李克強總理結束對加拿大的正式訪問之際,加拿大多位工商界人士表示,這次訪問是一次務實之旅、合作之旅、希望之旅,豐碩的訪問成果令他們對擴大中加貿易充滿信心。
首訪古巴,為傳統友誼添柴加火
當地時間9月24日下午,“加勒比明珠”古巴迎來了中古建交56年以來首位正式到訪的中國總理。作為第一個和新中國建交的拉美國家,不管外部環境如何變化,“好朋友、好同志、好兄弟”一直是中古關系的真實寫照。當前,古巴經濟模式更新已進入深水區,同時外交關系多元化也雛形初現。李克強總理此時到訪,為延續中古傳統友誼、加強雙邊務實合作、引領中拉關系繼續升溫,添了一把火,鼓了一次勁。
建交后的半個多世紀以來,在雙方領導頻繁的交流互動過程中,在許多國際事務以及涉及彼此核心利益的問題上相互支持和相互配合的過程中,中古友誼歷久彌新。古巴革命領袖菲德爾·卡斯特羅、現任領導人勞爾·卡斯特羅都曾多次訪華。與此同時,古巴也是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訪問最多的拉美國家之一。2011年6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問古巴,雙方簽署了16項合作協議,描繪了兩國五年合作規劃的宏偉藍圖;2014年7月,習近平主席再度訪古,為中古關系發展立下了“三個堅定不移”的指導思想。此次,李克強總理在與勞爾·卡斯特羅主席舉行會談時,又提出了“三個不變”,即中國堅持中古友好的方針不變,支持古巴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不變,推動中古務實合作的方向不變,再次把中古關系推向了新的歷史高度。
當前,中古兩國經濟都面臨著結構轉型的重要任務,兩國領導正在把雙方政治上的友好合作轉化為經濟上的互利共贏。古巴正在全面推動經濟模式更新,非常希望借鑒中國的改革經驗。中國是古巴的第二大貿易伙伴,古巴則是中國在加勒比地區的第一大貿易伙伴。雖然從整個拉美地區來看,中古貿易的占比還相當有限。但是在當前國際貿易大環境不景氣的背景下,2015年中國貿易額達到了22.16億美元,同比增長了近60%,實現了“井噴式”增長。9月25日下午,在李克強總理和勞爾·卡斯特羅主席的共同見證下,兩國代表簽署了近30份合作協議,內容涵蓋了經濟技術、財政金融、產能合作、信息通信、新能源、檢驗檢疫等廣泛領域。隨著古巴投資條件和投資環境的改善,許多歐美公司都將目光瞄準了古巴市場。李克強總理此次當訪,為原本已占得先機的中國企業增加了強有力的助推器。
近幾年來,拉美在中國外交布局中的地位不斷提高,中拉整體合作在中國和拉美各國領導人的共同努力下實現了質的提升。當前,拉美一些國家經歷了政局更替,面臨著經濟結構轉型的困境。此次,李克強總理訪問古巴,不僅是為了灌溉中古友誼之樹,也為中拉建立新型合作模式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9月25日下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古巴首都哈瓦那體驗中國出口的宇通客車,考察中國裝備“走出去”情況。?
總理此次出訪美洲三國,帶去的是中國關于促進全球經濟穩定復蘇和推進可持續發展的“中國智慧”,是中國對于國際社會重大問題的責任和擔當,是中國對于發展雙邊關系的務實共贏理念。帶回的是國際社會和到訪國人民的贊譽之聲,是惠及到訪國民眾和中國民眾實實在在的利益,是踐行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的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