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娜 劉現輝 閆春生 黃 濤 張月藤 王君明 李曉冰
(黃河科技學院,河南 鄭州 450063)
?
桑椹多糖對高脂血癥大鼠血脂代謝、血液流變學及氧自由基的影響
郭曉娜劉現輝1閆春生黃濤張月藤2王君明3李曉冰3
(黃河科技學院,河南鄭州450063)
目的探討桑椹多糖對高脂血癥大鼠血脂代謝、血液流變學及氧自由基的影響。方法高脂飼料制造高脂血癥大鼠模型。實驗設正常對照組、高脂血癥模型組、高、中、低劑量桑椹多糖組及洛伐他汀組。給予桑椹多糖或洛伐他汀干預3個月。實驗結束處死大鼠,比較各組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載脂蛋白(Apo)A-I、ApoB。測定血液流變學指標及總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過氧化氫酶(CAT)、總抗氧化能力(T-AOC)指標。結果與模型組比較,桑椹多糖明顯降低TG、TC、LDL-C、ApoB及血液流變學指標水平;降低MDA,增強T-SOD、GSH-Px、CAT、T-AOC活性,升高HDL-C、ApoA-I水平。結論桑椹多糖對實驗性高脂血癥模型大鼠具有降血脂、改善血液的黏聚狀態及抗脂質過氧化作用。
桑椹;多糖;高脂血癥
桑椹為桑科植物桑樹的干燥果穗,可滋陰養血,生津,潤腸,主治肝腎不足和血虛精虧的頭暈目眩,耳鳴,須發早白,失眠,消渴及腸燥便秘等證〔1〕。桑椹中主要含有白黎蘆醇蘆丁原花色素及多糖等成分〔2〕。桑椹多糖具有抗氧化性、降血糖活性、抗腫瘤活性、抗炎癥活性等〔3〕。然而對桑椹多糖改善血脂、血流變等指標狀況卻鮮有報道,本實驗研究桑椹多糖對高脂血癥大鼠血脂代謝、血液流變學及氧自由基的影響。
1.1試驗藥物洛伐他汀,購于重慶大新藥業有限公司;新鮮桑椹采摘于中國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桑園,放入-20℃冷藏備用。桑椹多糖依據文獻提取〔4〕,純度為92.35%。
1.2儀器日立7170A全自動生化分析儀;UV-245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公司)。MVIS-2035全自動血液流變分析系統,重慶天海醫療設備有限公司。
1.3試劑 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試劑盒(均購于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過氧化氫酶(CAT)、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總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試劑盒均購于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4動物及飼料Wistar大鼠,SPF級,雄性,體質量180~220 g,由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許可證號SCXK(京)2011-0011。高脂飼料(基礎飼料78%,豬油10%,蛋黃粉10%,膽固醇2%)自行配制〔5〕。
1.5方法
1.5.1動物分組與模型大鼠60只,基礎飼料適應性喂養1 w后,按體重隨機分為正常對照組、高脂血癥模型組、桑椹多糖高、中、低劑量組和洛伐他汀組,每組10只。正常對照組喂食基礎飼料,同時按15 ml/kg生理鹽水灌胃,模型組給予高脂飼料+15 ml/kg生理鹽水灌胃,桑椹多糖高、中、低劑量組給予高脂飼料+桑椹多糖400、200、100 mg·kg-1·d-1,洛伐他汀組給予高脂飼料+洛伐他汀2 mg·kg-1·d-1。連續給藥3個月。
1.5.2取材大鼠處死前1 d禁食不禁水24 h,腹主動脈取血,離心分離血清。
1.5.3指標測定 按試劑盒使用說明測定血清中TC、TG、HDL-C、LDL-C、T-SOD、CAT、GSH-Px、T-AOC、MDA。用終點法測定載脂蛋白(Apo)A,ApoB。全自動血液流變分析系統檢測血液流變學主要指標:全血高、低切黏度,血漿黏度,紅細胞聚集指數。
1.6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5.0軟件行單因素方差分析。
2.1桑椹多糖對高脂血癥大鼠血脂代謝的影響與正常對照組比較,模型組TC、TG、LDL-C顯著升高,HDL-C顯著降低(P<0.01),說明造模成功。與模型組比較,桑椹多糖低劑量組明顯降低TC水平(P<0.05);桑椹多糖中劑量組明顯降低TC、TG含量(P<0.05);桑椹多糖高劑量組顯著降低TC、TG(P<0.01),明顯降低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P<0.05),見表1。

表1 桑椹多糖對高脂血癥大鼠血脂代謝的影響
與對照組比較:1)P<0.05,2)P<0.01;與模型組比較:3)P<0.05,4)P<0.01,下表同
2.2桑椹多糖對高脂血癥大鼠Apo的影響與正常對照組比較,模型組ApoA-I水平明顯下降,ApoB明顯上升(P<0.05),ApoB/ApoA-I比值顯著升高(P<0.01)。與模型組比較,桑椹多糖低劑量組明顯降低ApoB/ApoA-I比值(P<0.05),高、中劑量組明顯升高ApoA-I水平(P<0.05),顯著降低ApoB/ApoA-I比值(P<0.01),桑椹多糖高劑量組明顯降低ApoB水平(P<0.05),見表2。
2.3桑椹多糖對高脂血癥大鼠血液流變學的影響與正常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大鼠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及紅細胞聚集指數顯著增高(P<0.05,P<0.01)。桑椹多糖干預后,與模型組比較,各劑量組均明顯降低全血低切黏度及紅細胞聚集指數;其中中、高劑量組顯著降低血漿黏度,高劑量組明顯降低全血高切黏度(P<0.05),見表3。
2.4桑椹多糖對高脂血癥大鼠血清氧化應激的影響與正常對照組比較,模型組T-SOD、CAT、GSH-Px顯著降低(P<0.01),T-AOC明顯下降(P<0.05),MDA顯著升高;經桑椹多糖干預后,與模型組比較,各劑量組顯著升高CAT、GSH-Px水平;中、高劑量組降低MDA含量,顯著升高T-AOC水平(P<0.01);多糖高劑量組明顯升高T-SOD含量(P<0.05),見表4。

表2 桑椹多糖對高脂血癥大鼠Apo的影響

表3 桑椹多糖對高脂血癥大鼠血液流變學的影響±s,n=10)

表4 桑椹多糖對高脂血癥大鼠血清氧化應激的影響±s,n=10)
高脂血癥與腦卒中、心肌梗死、心臟猝死、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等發病密切相關,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6〕。LDL-C升高或HDL-C降低都是冠心病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近年有研究表明Apo與冠狀動脈疾病發病更具相關性〔7〕。ApoA-I是在肝臟及腸黏膜中合成,代表HDL-C中蛋白質部分,反應HDL-C合成與分解之間的平衡。ApoB是在肝臟中合成,ApoB水平升高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8〕。研究發現ApoB/ApoA-I比值越高,膽固醇越容易在血管內皮細胞中堆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和心血管事件的風險越大〔9〕。本研究顯示,桑椹低糖有調節血脂及載脂蛋白代謝作用。
血液流變學指標的異常是心腦血管疾病出現臨床癥狀之前的早期表現,其機制與血脂水平的變化關系密切〔10〕。高脂血癥通過影響紅細胞膜脂質雙層和骨架蛋白,使血液流速降低,微循環減慢,從而導致組織缺血缺氧及代謝紊亂。本研究結果提示桑椹多糖在降血脂的同時也部分糾正了血液流變學異常,改善高脂模型大鼠血液的高黏和高聚狀態。
血脂異常會導致機體抗氧化能力下降,氧自由基生成增加,脂質過氧化作用增強。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機體細胞中主要抗氧化酶,能清除超氧陰離子,使其生成過氧化氫,之后能被CAT分解為水和氧氣,是維持生物體自由基產生和過氧化物清除能力平衡的重要物質。GSH-Px亦能清除自由基,阻斷脂質過氧化的鏈式反應,保護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11〕。MDA是脂質過氧化反應鏈終止階段產生的小分子產物,可嚴重破壞細胞膜結構,檢測MDA含量可以間接反映機體組織細胞的過氧化程度。本實驗觀測到高脂模型組中大鼠血清MDA水平明顯升高,T-AOC顯著降低,桑椹多糖干預能有效抑制高脂血癥大鼠血清MDA 的升高,使CAT、T-SOD、GSH-Px活力顯著升高,增強機體總抗氧化能力。
1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2790.
2施青紅,王向陽.桑椹的功能成分及藥理作用〔J〕.食品與機械,2007;23(4):153.
3胡海梅.桑堪多糖提取工藝優化、組分分析及降血糖活性鑒定〔D〕.合肥:合肥工業大學,2009.
4張文娜,陸敏,姚清國,等.桑椹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2;40(1):156-7.
5劉啟玲,周玲,許心青.番茄紅素預防高脂喂飼大鼠脂質代謝紊亂的作用及機制探討〔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08;29(1):70.
6蘇蓉,于德水.高脂血癥的危害及防治〔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8):128-9.
7Carnevale SGP,Pedrazzoli R,Onolfo S,etal.ApoB/apoA-I ratio is better than LDL-C in detecting cardiovascular risk〔J〕.Nutr Metab Cardiovasc Dis,2011;21(6):406-11.
8張洋,張建華,汪躍國,等.血清ApoB/ApoA-I比值與冠心病患者冠脈病變嚴重程度的相關性〔J〕.安徽醫藥,2014;18(4):633-7.
9Tani S,Nagao K,Anazawa T,etal.Relation of change in apolipoprotein B/apolipoprotein A-I ratio to coronary plaque regression after pravastatin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Am J Cardiol,2010;105(2):144-8.
10Jeong YJ,Choi YJ,Kwon HM. Differential inhibition of oxidized LDL induced apoptosis in human endothelial cells heated with different flavonoids〔J〕.Br J Nutr,2005;93(8):581-91.
11Chung SS,Kim M,Youn BS,etal.Glutathione peroxidase 3 mediates the antioxidant effect of 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γ in human skeletal muscle cells 〔J〕.Mole Cell Biol,2009;29(1):20-30.
〔2015-04-15修回〕
(編輯苑云杰/曹夢園)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2012M521412);河南省科技攻關計劃項目(162102310466);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16A360010);河南中醫學院科技創新人才(2015XCXRC05)
李曉冰(1980-),女,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多糖免疫藥理學研究。
郭曉娜(1981-),女,講師,碩士,主要從事經方配伍規律及作用機制研究。
R285
A
1005-9202(2016)18-4421-03;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18.008
1河南省中醫院2廣州中醫藥大學3河南中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