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盛 張 錦 安洪慶 莊立輝 王雪凈 郭繼志 李 偉
(濰坊醫學院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山東 濰坊 261053)
?
基于持續理論的城市老年社區健康服務項目實證研究
羅盛張錦1安洪慶莊立輝王雪凈2郭繼志李偉
(濰坊醫學院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山東濰坊261053)
目的探討持續理論下城市社區老年人對社區健康服務項目的認知、利用、需求及滿意情況及相關影響因素。方法采用多階段隨機分層抽樣方法,抽取濰坊市城市社區1 028名老年人進行問卷調查。利用SPSS20.0進行統計描述和分析。結果在社區提供的7項老年健康服務項目中,有3項的需要程度在50.0%左右;2 項的需要程度較低,為31.95%~46.52%;有42.96%的老年人對社區健康服務項目不感興趣,對健康服務服務項目的滿意度在33.09%~69.02%。對服務項目不滿意前3位的原因是技術水平低、環境差、不感興趣。結論老年人對多數項目的認知、利用程度及滿意度較低,不能真正滿足老年人的需求。社區要基于持續理論理念結合老年人的健康需要,完善、優化社區老年健康服務項目。
城市社區;健康服務
持續理論(continuity theory)是從Havighurst等發表的堪薩斯市成人生活研究中發展出來的理論,1989年由Atchley正式提出。持續理論注重的是老年人的個體性差異,以個性的研究為理論基礎,探討老年人在社會文化約束其晚年生活行為時,身體、心理及人際關系等方面的調適。隨著年齡增長,個人面對老化會傾向維持與過去一致的生活形態,并積極尋找可以取代過去角色的相似生活形態與角色,這是老年人于環境中維持老化適應的典型方式。個人的生活滿意度亦由當前的活動或生活形態與其生活經驗的一致性決定〔1〕。本研究于2015年7~8月通過對濰坊市城市老年人進行調查,了解社區老年人對社區提供的老年健康服務項目的適應情況及滿意情況,并分析其影響因素,為社區有針對性地開展適宜的老年健康服務項目提供依據,促進符合社區養老需求的養老服務體系的構建。
1.1調查對象以濰坊市城市社區年齡≥60歲老年人為調查對象。采用多階段隨機分層抽樣方法,按照經濟文化狀況把濰坊市示范區所在縣分為發達、中等、欠發達三層;從每層中隨機抽取1個縣,每個縣中隨機抽取2個示范區,再從抽中的示范區中隨機抽取2所社區老年服務中心;從抽取的服務中心所服務的全部社區老年人群中,隨機抽取年齡≥60歲的老人作為調查對象。訪談對象還包括社區老年服務中心管理人員、工作人員、三級醫院高級職稱護士。
1.2調查內容包括社區老年人一般人口學特征及健康狀況;社區老年健康服務項目的開展現狀;社區老年人對社區健康服務項目認知及需要情況;社區老年人對老年社區健康服務項目的適應及滿意度;制約老年社區健康項目實施的因素等。
1.3調查方法及質控由各縣(市)衛計委、民政局老齡辦的工作人員、調查點所在老年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濰坊醫學院師生組成綜合調查隊。在前期規范化培訓的基礎上,根據抽樣名單入戶進行問卷調查。按照統一標準對老年人進行面對面訪談并填寫問卷,問卷填完后隨即檢查填寫是否完整,若不完整立刻進行補充;問卷收回后再次進行檢查,剔除不合格問卷,以確保調查表的完整準確。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描述,采用對應分析對不同類型老年人的健康服務項目需求情況進行分析。
2.1一般情況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 250份,回收1 250份,問卷回收率100%,有效問卷1 208份,回收有效率96.64%。其中,男541人(44.8%),女667人(55.2%);平均年齡(69.19±7.506)歲;60~65歲443人(36.7%),65~70歲295人(24.4%),70~75歲201人(16.6%),75~80歲167人(13.8%),80歲以上102人(8.4%);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597人(49.4%),初中341人(28.2%),高中及以上270(22.4%);婚姻狀況:已婚994人(82.3%),未婚、離婚、喪偶214人(17.7%);患慢性病746人(61.8%),未患慢性病462人(38.2%)。
2.2社區老年人對社區健康服務項目認知、利用及需要情況老年人對社區有無托老所、老年人協會的知曉率較低,對社區有無醫療服務機構、運動建設場地、老年服務中心的知曉率較高。對社區開展的7項服務中,老年人利用率較高的是運動健身場地、老年活動室、醫療衛生機構、老年服務中心,而對托老所的利用率最低。有2 項健康服務項目需要程度達到90.0%以上,3項健康服務項目需要程度在50.0%及以上,2 項健康服務項目需要程度在31.95%~46.52%。見表1。

表1 社區老年人對社區健康服務項目認知、利用及需求情況〔n(%),n=1 208〕
2.3社區老年人對老年社區健康服務項目的滿意度老年人對健康服務項目的滿意度:對運動健身場地滿意度為〔695/1 007人(69.02%)〕、老年服務中心〔567/854人(66.39%)〕、老年人協會〔324/525人(61.71%)〕、老年活動室〔485/811人(59.80%)〕、醫療衛生機構〔526/924人(56.93%)〕、托老所〔9/21人(42.86%)〕、老年食堂〔136/411人(33.09%)〕。對服務項目不滿意原因前5位的是技術水平低〔548人(45.36%)〕、環境差〔532人(44.04%)〕、不感興趣〔519人(42.96%)〕、手續繁瑣〔489人(40.48%)〕、提供服務不必要〔408人(33.77%)〕,其他原因為設備條件差〔368人(30.46%)〕,收費項目不合理〔356人(29.47%)〕,等待時間長〔198人(16.39%)〕,服務態度差〔158人(13.08%)〕,醫藥費用高〔105人(8.69%)〕。
3.1以老年用戶需求為導向本次調查發現,大多數項目的設計不太滿足老年人的需求。持續理論認為,老年時期只要延續中年時期的愛好、習慣,或者尋找一些替代的活動以代替失去的或改變的角色,即能獲得成功的老化〔1〕。老年人一般對新事物適應能力較低且執著于過去的生活經驗,因此社區健康項目設計必須以老年人的需求為導向,符合其生活習慣,按需開發需求度高的服務項目,滿足更多老年人群的需求,增加項目的使用率。如基于案例的健康宣教、基于互動的健康咨詢等,為老年人提供多樣、動態的健康知識,避免傳統宣教方式的單一、低效、高成本等缺點。同時,社區健康項目構建要定位服務老年人群的差異化屬性,根據老年人群的年齡、教育程度、健康狀況等進行市場細分;在設計時要有前瞻性,預計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滿足老年人參與項目意愿,使其真正體會到健康狀況和經濟效益的改善。
3.2采取靈活的服務方式本次調查發現,老年人對目前的社區服務方式滿意度較低。社區應提供高科技、信息化的健康服務項目,提高老年人健康的科學化管理,促進老年人的整體健康。但由于老年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適應能力較低,期望老年人一開始就全盤接受這些信息化服務項目是不現實的。在項目推廣初期,可釆取家庭試點、提供體驗式服務的方式,讓老年人選擇其需求度、參與度最高的服務,感受信息化健康服務管理的益處,以提高項目對用戶的吸引力;在收費方式上,可采取租賃相關系統設備、服務項目按月度或季度付費的形式,減少老年人及其家庭使用信息化健康管理系統的機會成本,拓寬系統服務的覆蓋面〔2〕。
3.3提高服務的質量老年人對目前的社區健康服務質量滿意度較低,因而,應采取措施加大投入,提高社區健康服務的質量:增加社區專業化服務人員的數量,加大對社區服務人員的分層次培訓教育,提高他們的知識水平和服務水平〔3〕;政府要加大對社區養老服務的投入,積極引導、鼓勵社會資本進入社區養老服務,推進養老服務業的發展;改善現有服務設施的使用功能,擴建信息化醫療保健服務設施〔4〕,設置老年照護和服務設施,完善社區老年文化體育設施;改善社區的外部環境和相關老年活動場所的內部環境。
1化前珍.老年護理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1-51.
2張冬妮.基于科技接受模型理論的老年居家健康管理系統接受度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D〕.廣州:南方醫科大學,2013.
3尹姣,張會君,黃菲,等.社區養老機構護理人員分層培訓的可行性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8):933-5.
4王以新,馮妍,楊敏京,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在養老機制建設中的發展思路探討〔J〕.中國全科醫學,2015;18(13):1493-7.
〔2016-01-19修回〕
(編輯袁左鳴)
E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elderly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based on the continuity theory
LUO Sheng,ZHANG Jin,AN Hong-Qing,et al.
College of Public Health and Management of Weifang Medical College,Weifang 261053,Shandong,China
ObjectiveBased on the continuity theory,to investigate the elderly people's cognition,utilization,demands and satisfaction abou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and analyze the related influence factors,provide evidence for suitable health services for the elderly on community.MethodsA multi-stage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1 028 elderly people.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Logistic were done.ResultsThe degree of demand of 3 health services was about 50%,2 health services was lower between 31.95%~46.52%,42.96% of the elderly were uninterested in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project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health service project was between 33.09%~69.02%.The main reasons why not satisfied with health service projects was low level in technology,poor environment,no interest.ConclusionsThe elderly health service project in the community had reached a certain degree,but the cognition,utilization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majority of the elderly were still low,which could not really meet the needs of the elderly.Community should improve and optimize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for the elderly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ontinuity theory combined with the health needs of the elderly.
Urban community;Health service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1373181);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ZR2014GQ006,ZR2015GZ005);山東省醫藥衛生科技項目(2015WS0066);“健康山東”重點立項課題(XT1403001,XT1403003);濰坊市社科規劃重點研究課題(〔2015〕2號);濰坊市科技局課題(201301082);濰坊醫學院訪學進修項目(2016年)
李偉(1964-),女,博士,教授,主要從事社區健康管理研究。
羅盛(1979-),男,講師,碩士,主要從事衛生管理統計研究。
R195
A
1005-9202(2016)18-4584-03;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18.091
1濰坊醫學院教務處2濰坊醫學院科研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