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園 張 紅 高 飛 岑愛飛 張 林
(寧波大學心理學系暨研究所,浙江 寧波 315211)
?
寧波市老年人社會參與對生活質量的影響
張園張紅1高飛岑愛飛2張林
(寧波大學心理學系暨研究所,浙江寧波315211)
目的了解寧波市老年人社會參與對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采用團體測試的方式,應用調查問卷對隨機抽取的寧波市8個社區約400名老年人進行分析研究。結果①寧波市老年人生活質量存在明顯的文化程度、月收入和生活自理能力差異(P<0.05)。②相關分析表明,生活質量與社會參與水平呈顯著正相關,除社交網絡維度與生理健康維度相關不顯著外,其他社會參與各因子與生活質量各因子相關顯著(P<0.05)。③分層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文化程度、社會參與及孤獨感因子對生活質量有顯著的影響(P<0.01)。結論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因素眾多,社會及家庭應給予關注,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質量。
生活質量;社會參與
較低的社會參與水平對幸福感和生活質量有反作用〔1〕。本文旨在了解老年人社會參與對生活質量的影響。
1.1研究對象隨機選取寧波市8個社區的老年人,問卷發放485份,收回有效問卷405份(83.5%)。年齡60~75歲,農村戶口267人,城鎮戶口138人;男136人,女269人;婚姻狀況未婚6人,已婚297人,喪偶92人,分居/離婚10人。
1.2研究方法以問卷調查的形式,采用團體測試的方式,由心理學專業人員擔任,且事先經過集中培訓,熟悉本次調查的目的、意義、方法及注意事項。主試在當地老齡辦工作人員的協助下完成本次研究工作。
1.3研究工具調查問卷包含三個部分:人口學變量、社會參與問卷和生活質量問卷。①人口學變量包括性別、年齡、受教育水平、經濟收入、婚姻狀況、是否獨居、生活自理能力和養老方式等。②社會參與量表是在參考國內外相關問卷的基礎上修訂的量表〔2〕,共26個項目,3點計分,Cronbach α 為0.816。它分為社交網絡、活動參與、孤獨感、參與傾向、回避傾向等5個因子。③生活質量量表是在參考國外相關問卷和文獻的基礎上修訂而成〔3〕,共16個項目,3點計分,Cronbach α 為0.834。它包括四個維度:社會關系滿意度、生活滿意度、心理幸福感和生理健康。
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方差分析和分層回歸分析。
2.1老年人社會參與的一般情況老年人的社會參與得分為35~71〔平均(54.78±6.59)〕分;社交網絡6~18〔平均(14.80±2.39)〕分;活動參與10~24〔平均(16.05±3.53)〕分;孤獨感5~12〔平均(9.55±1.38)〕分;參與傾向2~6〔平均(4.65±0.86)〕分;回避傾向4~12〔平均(9.72±1.92)〕分。
2.2老年人生活質量的一般情況生活質量得分為29~51〔平均(40.21±4.79)〕分;社會關系滿意度為3~6〔平均(5.38±0.86)〕分;生活滿意度為11~21〔平均(16.20±2.43)〕分;心理幸福感6~15〔平均(11.93±1.79)〕分;生理健康3~9〔平均(6.70±1.16)〕分。
2.3老年人生活質量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見表1。在生活質量方面,文化程度、月收入和生活能力的主效應顯著(P<0.05)。

表1 生活質量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
2.4老年人社會參與和生活質量的相關分析老年人社會參與和生活質量呈顯著正相關(P<0.01),除社交網絡維度與生理健康維度相關不顯著外,其他社會參與各因子與生活質量各因子相關顯著(P<0.05,P<0.01)。見表2。
2.5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因素將生活質量總分作為因變量,社會參與各因子和人口學變量作為自變量,采用分層回歸分析方法,結果進入回歸方程第一層的是文化程度、月收入、生活能力和社會參與。在此基礎上,進入回歸方程第二層的是社交網絡、孤獨感、參與傾向和回避傾向。文化程度、社會參與及孤獨感因子對生活質量有著顯著的影響。即通過了解文化程度、社會參與和孤獨感因子的得分,根據回歸方程,便可預測出生活質量的狀況。見表3。

表2 老年人社會參與和生活質量的相關性(r/P值)

表3 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分層回歸分析結果
文化程度會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文化程度較高的老年人,可能在經濟上更獨立,生活上的負擔更少,且能冷靜面對和客觀分析社會和家庭問題,社會適應能力和心理調節能力相對較強。另外,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能通過書籍、報刊等媒體與社會有更多的接觸與溝通,通過參加老年大學等活動增加生活樂趣,從而體驗到更多的積極情緒和心理幸福感。因此,文化程度高者能更好地適應老年生活,擁有更高的生活質量。
本研究發現,老年人社會參與程度會影響其生活質量水平。脫離理論認為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條件開始減弱,精力也不如從前充沛,社會角色也逐漸喪失,不再具有之前的社會期望,因此,老年人會逐漸遠離社會,與外界的互動也越來越少,其生活質量水平也越來越差〔4〕。相反,較高的社會參與水平對幸福感有促進作用,社會參與程度高的老年人健康狀況相對較好,與外界的互動較多,其生活質量、心理滿意度也較高。本研究結果提示,應該盡可能積極主動地關心老年人。社區可以拓寬和完善服務方式和內容,適當增加一些老年人可以參與的活動,培養老年人的興趣愛好,豐富老年人生活,提高他們參與社會活動的積極性〔5〕。此外,社區還可以增設適合老年人活動的場所(如老年人活動中心),方便老年人活動、消遣和交流,從而增加他們社會參與的可能性。
本研究顯示,老年人孤獨感越高,生活質量越差,且孤獨感與心理幸福感、生理健康呈顯著負相關。研究發現,心理幸福感高者通常擁有較強的社會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看待事物的態度也較為積極,產生孤獨感的情況較少;而老年人在社會交往過程中獲得的社會支持資源較少或看待問題的角度較偏激、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等原因,可能導致其心理幸福感偏低,孤獨感程度較高〔6〕。老年人作為弱勢群體需要社會的特別關注,但種種原因導致老年人往往缺乏社會支持,且人際交往范圍逐漸縮小,生活環境基本固定不變,致使老年人在心理上產生衰老感、自卑感,從而加劇其孤獨感。應該通過政策的、社會的、家庭的等各種措施來緩解老年人的心理無助感和孤獨感,進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1Howat P,Iredell H,Grenade L,etal.Reducing social isolation amongst older people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J〕.Geriaction,2004;22(1):13-20.
2Lubben J.Assessing social networks among elderly populations〔J〕.Family Comm Health,1988;11(3):42-52.
3Finelay M,Spencer R.Social isolation development of an assessment tool for HACC services〔R〕.Sydney:Macquarie University Press,2009:17-8.
4王莉莉.中國老年人社會參與的理論、實證與政策研究綜述〔J〕.人口與發展,2011;17(3):35-43.
5廖八根.體育活動對養老院老年人生活質量影響的縱向觀察〔J〕.中國臨床康復,2005;9(28):185-9.
6黎惠芬,岳新芝,李燕萍,等.廣州市白云區空巢老人抑郁癥的調查研究〔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1;17(8):902- 5.
〔2015-04-21修回〕
(編輯杜娟)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2BSH055);寧波大學大學生科研創新計劃重點項目
張林(1972-),男,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社會認知研究。
張園(1990-),女,在讀碩士,主要從事特殊人群的社會認知研究。
R749
A
1005-9202(2016)18-4586-03;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18.092
1寧波大學人文與傳媒學院2寧波市鎮海區老齡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