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曙紅 馮曉敏 劉風蘭 曾 翠
(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湖南 長沙 410013)
?
穴位按摩對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老年人社會功能的影響
王曙紅馮曉敏1劉風蘭曾翠
(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湖南長沙410013)
目的探討和分析穴位按摩對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CI)老年人社會功能影響。方法對按摩組50例MCI患者進行穴位按摩的指導和訓練,對照組50例僅接受一般的健康教育;兩組干預前后采用功能活動問卷(FAQ)進行社會功能活動評估。結果MCI患者以票據支付、使用票據、記得約定、了解新事、獨自外出等方面得分較高;對照組干預前后FAQ得分無統(tǒng)計學意義,按摩組干預前后FAQ得分差異顯著(P<0.05)。結論MCI患者的認知功能出現(xiàn)下降,導致其相應社會功能缺損明顯,適當?shù)母深A能有有效改善社會功能。
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社會功能
許多老年人不太接受藥物治療或侵入性的醫(yī)療手段,傾向于方便、簡單、無創(chuàng)的綠色療法,穴位按摩對能夠改善腦部循環(huán)。而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CI)作為阿爾茨海默病(AD)的前期,更應該以預防為主,本文探討穴位按摩對MCI老年人社會功能的影響。
1.1納入及排除標準符合:①60~80歲,無明顯視力、聽力障礙;②蒙特利爾認知評估(MoCA)量表得分<26分;③參照Petersen等〔1〕提出的診斷標準,并且符合以下條件主訴有記憶障礙,病程>3個月;有記憶減退的客觀證據(如圖片回憶、聯(lián)想記憶、理解記憶、背數(shù)等測試);③一般認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基本正常;無腦梗死灶或活動性腦血管病臨床依據;不符合癡呆的診斷標準。④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嚴重軀體疾病,極度衰弱,有各種大面積皮膚病或潰瘍性皮炎者及其他精神疾病引起的MCI者除外。
1.2一般資料100例MCI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按摩組各50例;其中男31例,女69例;平均年齡(67.83±4.76)歲,文盲19例,小學33例,初中34例,高中以及上14例;有配偶62例,無配偶38例。兩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
1.3治療方法按摩組給予一般的健康教育和穴位按摩,按摩內容包括雙手梳頭、指尖叩頭、按摩百會穴、風池穴、印堂穴、玉枕穴、翳風穴、四白穴、委中穴、足底拇趾趾腹、涌泉穴等〔2~5〕11項內容,1次/d,20~30 min/次,并發(fā)放圖解手冊和記錄卡片,以督促患者認真有效地完成;對照組僅接受一般的健康教育。兩組分別于干預前、干預3個月之后采用Pfeffer功能活動問卷(FAQ)評估,比較兩組干預前、干預后及干預組干預前后的FAQ得分有無差異。
1.4研究工具FAQ由Pfeffer等〔6〕于1982年編制,其目的是更好地篩查和評價社會功能不太嚴重的老年人,即早期或輕度AD的病人,評定由訪問員或家屬作出合適的反映老年人社會功能的評分。該問卷共包括10個條目:①使用各種票證(正確使用、不過期);②按時支付各種票據(如房租、水電費等);③自行購物(如購買衣、食及家庭用品等);④參加需要技巧性的游戲或活動(如下棋、打麻將等);⑤使用爐子(包括生爐子、熄滅爐子);⑥準備和燒一頓飯(包括飯菜湯);⑦關心和了解新鮮事物(國家或鄰居中發(fā)生的重要事情);⑧持續(xù)1 h以上注意力集中地看電視或小說或聽收音機,并能理解評論或討論其內容;⑨記得重要約會(如領退休金、朋友約會、接送幼兒);⑩獨自外出活動或去訪友(指較遠距離,如相當于3站公共汽車的距離)。評分采用0~2的三級評分制,其中0級表示沒有任何困難,能獨立完成;1級表示有些困難,需要他人指導或幫助;2級表示本人無法完成,完全或幾乎完全由他人替代完成;若該項目不適用,老人從不從事這項活動,但可以做計為0分,從不從事且做起來有困難的計為1分。總分為30分,高于9分或有三項或以上功能的缺損可認為有社會功能的下降。入組后即行FAQ評估。避免霍桑效應的出現(xiàn),評估工作均由周圍照顧或陪伴病人的家屬包括子女、保姆等來完成。
1.5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t檢驗。
2.1兩組MCI老年人FAQ得分社會活動能力損害較為普遍,其中以票據支付、使用票據、記得約定、了解新事、獨自外出等方面損害較為突出;且以使用票據、支付票據、使用爐子和技巧活動不適合例數(shù)最多。見表1。
2.2兩組干預前后社會功能總得分比較按摩組干預3個月后其社會功能有一定的改善,F(xiàn)AQ總分降低(P<0.01);對照組FAQ總分降低不顯著(P>0.05)。見表2。
2.3按摩組干預前后各條目的得分情況按摩組干預3個月后其社會功能有一定的改善,其中了解新事、記得約定、獨自外出、使用票據降低顯著(P<0.01)。見表3。

表1 100例MCI患者的社會功能得分

表2 兩組干預前后FAQ得分比較

表3 按摩組干預前后FAQ分條目得分比較
MCI〔7,8〕的提出旨在及早發(fā)現(xiàn)并診斷出其前期MCI的出現(xiàn),并早期進行干預,以延緩甚至阻止向AD的發(fā)展和過渡。MCI與AD的不同在于,MCI患者一般不會出現(xiàn)基本日常生活能力的減退,但是復雜的社會功能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礙〔9〕。社會功能下降導致老年人活動范圍逐漸縮小,接受的外界信息的刺激減少,對肢體本身的感知和運動的刺激信息等也減少,各種維持大腦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刺激來源的減少,從而導致了認知功能逐漸下降。
認知功能下降的老年人其社會功能也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下降〔10,11〕,老年人的認知功能下降由記憶功能下降所導致。本研究中發(fā)現(xiàn)社區(qū)老年人以使用票據和支付票據條目不適合例數(shù)最多,可能與我國目前經濟的發(fā)展已不要求老人必須掌握該項目有關,其次為使用爐子條目不適合較多,這可能與本次調查小區(qū)在市區(qū)大多使用天然氣、煤氣等設備不使用爐子有關;技巧活動不適合比例也較高,與康偉民等〔12〕結果較一致。
MCI及AD患者都是由于大腦的進行性衰退和萎縮所導致,因此干預措施中所選取的穴位大多為頭部的穴位以及足底的大腦反射區(qū)。頭部穴位按摩能刺激頭部的多個穴位,改善大腦血循環(huán),促進腦細胞的新陳代謝外,同時也能刺激腦神經細胞,接受沖動,釋放遞質,效應靶器官,從而達到健腦和醒腦的目的和功效,進而延緩腦衰老和萎縮,預防癡呆的發(fā)生。其中百會穴既是長壽穴又是保健穴,此穴經過鍛煉,可開發(fā)人潛能體,增加體內的真氣,調節(jié)心、腦血管系統(tǒng)功能,益智開慧;翳風穴在耳垂后凹陷處,此穴可改善基底動脈供血情況,對安神助眠非常有效;印堂穴位于兩眉頭連線中點,該穴有改善腦血循環(huán),活化腦細胞,增強記憶力的作用;四白穴是一個明目穴,按摩可以緩解眼部肌肉疲勞,起到眼部保健作用,還可以防止老花眼,且此穴多氣多血,刺激該穴改善對顱內供血作用最好;委中穴位于腘窩橫紋中點,屬足太陽膀胱經,其經脈循行可以從頭頂入里聯(lián)絡于腦,刺激此部位,可直達腦府,使頭腦清利,渾身舒爽;涌泉穴也是人體長壽大穴,經常按摩此穴,可使老人精力旺盛,體質增強,防病能力增強。由于此方法不需要特殊儀器設備,簡便易行、直觀安全、無創(chuàng)傷,極大符合老年患者的需求。中醫(yī)中的穴位按摩通過用手指在穴位處按壓、搓揉等,疏通經絡氣血,以助祛邪扶正,達到護理和治療有關疾病的目的。AD病人的診斷標準包括了功能下降的部分,而對于缺乏統(tǒng)一診斷標準的MCI卻無功能下降部分的內容,但是很多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MCI患者存在社會功能的下降,尤其是以與記憶、執(zhí)行能力相關方面的功能下降比較明顯〔10〕,社會功能的下降可以作為向AD轉變的前兆〔13〕,但是由于這些癥狀表現(xiàn)不明顯以及從病人或照顧者方面獲得的不準確的信息導致這些功能的下降通常不被發(fā)現(xiàn)和重視。但是對這方面的干預可以有效地阻止和改善其功能的下降〔14〕。
早期康復治療是基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結構、功能重組和可塑性原理。研究表明適當?shù)拇龠M技術可影響神經細胞,使其樹突增加,形成新的神經通路〔15〕。穴位按摩通過刺激末梢神經,促進血液、淋巴循環(huán)及組織間的代謝過程,以協(xié)調各組織、器官間的功能,使機體的新陳代謝水平有所提高,增強人的機體健康,降低各種疾病發(fā)生率,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
1Petersen RC,Doody R,Kurz A,etal.Current concepts in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J〕.Arch Neurol,2001;58(2):1985-92.
2周際明.穴位按摩對防治亞健康狀態(tài)作用的探討〔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8;16(8):9-15.
3夏祖英.頭部穴位按摩的探討〔J〕.按摩與導引,2003;19(5):26.
4呂沛宛.穴位按摩防老年癡呆〔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8-3-20(006).
5孫廷列.按摩磁療對老年癡呆預防的探討〔J〕.生物磁學,2000;25(2):33-5.
6Pfeffer RI,Kurosaki TT,Harrah CH Jr,etal.Measurement of functional activities in older adults in the community〔J〕.J Gerontol,1982;37(3):323-9.
7Petersen RC,Clinic M,Rochester MN.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transition from aging to Alzheimers〔J〕.Neurobiol Aging,2000;21(suppl 1):141-51.
8Petersen RC,Thomas RG,Grundman M,etal.Vitamin E and donepezil for the treatment of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J〕.N Engl J Med,2005;352(23):2379-88.
9Andrea W,Cynthia B,Julia L,etal.Functional deficits among patients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J〕.Alzheim Dementia,2011;7(6):611-4.
10Teng E,Becher BW,Woo E,etal.Utility of the functional activities questionnaire for distinguishing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from very Mild Alzheimer disease〔J〕.Alzheimer Dis Assoc Disord,2010;24(4):348-53.
11Brown PJ,Devanand DP,Liu X,etal.Functional impairment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mild Alzheimer disease〔J〕.Arch Gen Psychiatry,2011;68(6):617-26.
12康偉民,郭起浩,金通現(xiàn),等.精神活動功能問卷的應用〔J〕.上海精神醫(yī)學,1997;9(2):95-8.
13Ouchi Y,Akanuma K,Meguro M,etal.Impaired 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ffect conversion from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to dementia:the Osaki-Tajiri project〔J〕.Psychogeriatrics,2012;12(1):34-42.
14Wadley VG,Okonkwo O,Crowe M,etal.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everyday function:evidence of reduced speed in performing 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J〕.Am J Geriatr Psychiatry,2008;16(5):416-24.
15蘇艷美,陳秀霞.社區(qū)護理在老年性癡呆患者康復中的作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5):88-9.
〔2013-10-20修回〕
(編輯張慧)
湖南省中醫(yī)藥管理局(2010115)
王曙紅(1964-),女,主任護師,博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老年護理、臨床護理等研究。
R743
A
1005-9202(2016)18-4596-03;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18.097
1河南護理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