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素芬
2016年入夏以來,湖北多地遭遇暴雨襲擊。全省軍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與特大暴雨洪水進行了頑強斗爭,涌現出來眾多先進黨組織、優秀黨員、英模人物。對于新媒體而言,主動做好自然災害報道,講好小微人物故事,凝聚人心,傳遞救災“正能量”,是主流媒體的題中應有之義。在這方面,荊楚網做出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平凡人物不凡壯舉
抗洪救災期間,荊楚網記者采寫了系列抗洪一線 “小人物”,他們當中,有在處置加油站險情中突遇洪峰、壯烈犧牲的中國石化銷售湖北荊門石油分公司副經理陳鵬龍;有梁子湖上防汛搶險不輸男子的50人連“娘子軍”, 還有團結一致沖鋒在前的武漢永清街“搶險父子兵”……許許多多的平凡人物用自己的行動溫暖著雨中受災的數千萬干群。
7月,荊楚網推出《用生命擦亮胸前的黨徽——中國石化黨員干部陳鵬龍犧牲在抗洪搶險一線》,報道了中國石化銷售湖北荊門石油分公司副經理陳鵬龍,在京山縣永隆鎮楊豐加油站附近遭遇洪水襲擊不幸犧牲的故事。陳鵬龍用責任和擔當,詮釋了一名普通共產黨員的信仰和堅持。長篇人物通訊《梁子湖上“娘子軍”——鄂州沼山鎮女子民兵連防汛搶險紀實》,記述了梁子湖水位告急后,鄂州市以柯紅梅為代表、自發組團搶險的“沼山鎮女子民兵連”, 一連幾天每天24小時待命,風風火火搶險顧不上家中老幼,用默默付出播灑愛心的抗洪故事。與此同時,《永清街“搶險父子兵”:只要群眾需要,我們義不容辭》、《武漢化工區防汛老兵:“決戰”武惠堤20天 難探病90歲老父親》、《長江隧道“龍吸水”戰隊:抗洪搶險“革命一塊磚”》等系列人物報道,報道了遭遇暴雨襲擊后,武漢長江隧道“龍吸水”防汛搶險義務救援隊連續多日支援武漢市積水地區搶險工作;武漢化工區防汛老兵宋啟正在武漢關水位突破警戒水位后,不分白晝黑夜沖到一線抗洪搶險,顧不上生病的老父親;漢口沿江大道江堤水位告急后,永清街辦安保人員田長進、田勇父子沖到一線搶險的感人故事。這些報道充分展示了各行各業勞動者責任擔當的一面,傳遞著湖北人民在風雨中噴涌而出的“正能量”,傳遞著風雨中閃耀的“大愛精神”。
突發的狂風暴雨面前,這些平凡的“小人物”用實際行動服務他人、服務社會,讓無數人為之動容。通過媒體的正面報道,放大了這種救災“正能量”,讓人們看到了政府職能部門在積極行動,市民在守望相助,從而也讓民眾對抗洪救災戰役的勝利多了一份信心。
二、細節塑造催人淚下
以感性的方式表達,以細節的魅力展示,集聚震撼人心的力量??购榫葹钠陂g,荊楚網注重發現典型人物,集中力量予以采訪。在湖北荊門石油分公司,該公司副經理陳鵬龍7月20日在京山縣永隆鎮楊豐加油站附近搶險時,遭遇洪水襲擊不幸犧牲。在聽說陳鵬龍的故事后,荊楚網記者敏銳察覺到了其中的典型價值,遂組織了認真采訪。在這篇2000多字、題為《用生命擦亮胸前的黨徽——中國石化黨員干部陳鵬龍犧牲在抗洪搶險一線》的通訊里,記者寫陳鵬龍在湖北荊門遭遇暴雨突襲,油罐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時的抉擇:“7月20日早6時許,陳鵬龍在公司微信群通知8時召開緊急會議。一個多小時后,他主持會議,確定緊急抽調人手組成三支黨員干部抗洪救災突擊隊,立即趕赴險情嚴重的京山縣搶險?!液完愂课洌ò踩珨蒂|量部主任)、廖方敏(政工部主任)到一線搶險??购榫葹木褪屈h員干部踐行‘兩學一做教育活動的考場,黨員干部必須在一線!陳鵬龍十分堅決?!睂懰跔奚耙豢踢€不忘叮囑同事注意安全的場景:“‘安全第一,安全第一啊,人千萬不要出事。臨走,陳鵬龍再三叮囑拖市加油站站長。大雨中,旋耕機載著陳鵬龍等3人行駛在京山縣永隆鎮楊豐街,趟水前行。不料,街上水位突然暴漲,一個兩米多高的浪涌來,一下子打得旋耕機側翻,陳鵬龍等3人同時落水。‘注意安全,注意安全!陳鵬龍對著離自己2米遠的廖方敏大喊。十幾秒中,廖方敏被洪水沖出了100多米,在拼命掙扎中抱住了一棵僅小碗粗的樹。待他再回頭時,已看不到陳鵬龍的蹤影?!薄粋€個生動鮮活的場面,將一位沖鋒在前、關心同事、堅守黨和政府形象的基層干部形象描繪得催人淚下。
人性化視角,塑造平民典型,以不同崗位的人物故事來見證重大的新聞事件??购榫葹牡湫蛨蟮乐?,荊楚網擇取了來自不同社會背景和工作崗位的平凡人物:他們當中,有跟著“龍吸水”設備馳援多個重災區的武漢水務局員工張逵;也有守護雨澇中燃氣管網安全、數過家門而不入的武漢市天然氣公司員工楊守玉;有在抽排水現場4天4夜連軸轉的水務集團搶險人江立新;也有每天為“巡堤人”免費派送500份“營養餐”的武漢義工們……這些平凡的小人物,用他們在災情中的實際行動,引領了一種潮流,昭示了一種精神,他們所帶來的宣傳作用決不比從前的雷鋒、焦裕祿等人弱,甚至可以說更加豐富。在這些人物身上,我們清晰的看到荊楚網對普通人價值的關懷,他們的事跡不僅感動了網友、激發了社會正能量,更深度詮釋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于勝利”的抗洪精神。
三、積少成多雁陣效應
抗洪救災期間,荊楚網重點推出了近40個抗洪救災人物故事。這種成規模的小微人物報道,一方面造出聲勢,有利于形成濃厚的輿論氛圍;從質的方面看,使得整個湖北抗洪救災局勢得到全方位展現,有利于網民從多角度了解典型、認識典型,自覺將自身思想和行為規范向典型看齊。
其實,形成規模也表達了媒體對典型人物報道是傳播正能量有效載體的認同,和尋求傳播正能量實效的愿望。我們欣喜地看到,在這一思路指導下,莊嚴崇高的社會責任感、團結合作的社會風貌成為災情期間的主旋律,一個飽含新媒體人心血和汗水的抗洪救災典型人物群像,就像一座山峰巍然屹立在湖北大地上,并已發揮出良好的雁陣效應。
四、傳播創新蝴蝶效應
災難面前,媒體應該為公眾樹立起戰勝困難的積極形象。此次暴雨災害期間,荊楚網在災害報道中體現出的可貴一面即是逐漸加大了對人性光輝的體現。例如,湖北抗洪搶險救災報道中推出的典型“新洲78歲‘老水務奮戰查堤一線 化解多處險情”、“洪湖‘良心書記齊頸深水中砍樹護堤”、“水務集團‘傻大兵為保群眾安全4天4夜‘連軸轉”等感動網友、有效傳播了正能量。
抗洪搶險救災報道期間,湖北日報新媒體集團旗下荊楚網、大楚網、湖北手機報、動向客戶端、微博和微信等傳播平臺,緊密聯動,綜合運用新聞專題、圖片、航拍、漫畫、視頻、直播、HS、音頻等多種呈現方式,全方位、多條快發報道抗洪救災情況,發布稿件200多條、圖片近2400張,成為國內外媒體和網友最主要的信息來源之一。
這期間,由荊楚網主持的新浪微博話題#湖北防汛抗早#閱讀量超過1億次,參與討論的微博數達6443條。其中一條抗洪戰士搶險奮戰的微博,引來娛樂明星伶麗婭等人的轉發。該話題成為網友了解湖北汛情、災情的重要窗口之一。此外,在報道中首次運用直播平臺,現場時實播報了湖北武漢新洲、武穴、黃梅、鄂州等地受災情況,高峰時期圍觀網友達到數十萬。為了傳播正能量,湖北日報新媒體集團推出的《向人民子弟兵致敬》點贊互動HS,在微信朋友圈中有730多萬網友的轉發點贊。湖北日報新媒體集團還與萬合天宜聯系,改編制作歌曲《大大叫我來巡堤》并于荊楚網官方微博、微信首發,受到大量關注,因其傳遞出豁達無畏的樂觀精神,帶有”洗腦式”的傳唱效果,被譽為抗洪神曲,推出第二天已有10多萬網友分享轉發。
災情報道期間,以荊楚網為代表的的新興主流媒體聯合移動端,實現了災情信息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的效果。通過搶抓典型人物信息發布先機,把握網上網下話語主動權,在自媒體、社交圈形成了蝴蝶效應。人們更關注抗洪救災的進展情況,并積極投身于救災工作中。
結 語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新媒體與災難事件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從公布災情信息到抗災救災,可以說,是新媒體打開了災難事件信息傳播的第一扇窗。更多的人通過新媒體了解災情信息、傾聽災情救援中的感人故事,從而凝聚了救災共識,傳遞了社會正能量??梢哉f,便捷、快速的新媒體,正日益在災難事件面前顯示出自身實時更新、融媒整合、極速擴散的實力和優勢。<\\Y8\本地磁盤 (F)\2011-新聞前哨\2016-2\BBBB-.T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