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維可
[摘要]主持人是節目的體現者、主宰者,是節目的延伸,節目因主持人盡顯魅力。兩者相得益彰、唇齒相依。在節目形式日新月異發展的今天,主持人必須有一種不斷進取,不斷學習的精神,放下身段、融入節目才能跟上節目的發展步伐,成就節目的同時提升自己的個人品牌。
[關鍵詞]電視節目 主持人 “能人時代”
新媒體對傳統電視媒體的競爭日益加劇,一方面新的傳播方式對傳統電視傳播形成強大沖擊,另一方面,兩者相互影響的領域越來越多,二十多年間中國的電視節目主持人經歷了一個從“職業人時代”到“名人時代”的發展過程。隨著中國電視產業化的發展,中國的電視節目主持人面對新媒體的挑戰,必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能人時代”。
一、主持人素質從單一化到全面化
傳媒行業逐鹿時代,墨守成規已然是死路一條,以新銳的視角迎接挑戰,順應時代的要求才是新媒體時代主持人發展的必然趨勢和要求。未來的電視事業無論怎么發展,節目主持人都應該具備立體化的形象,個性的風格和寬廣的知識面,這些不但是不會變的,反而會愈發重要。擁有全面的素質對于節目主持人來說就是不敗的法寶。
我們知道,現如今的節目形式更需要主持人具備臨場發揮、現場反應、引導溝通、協調組織等多方面的能力?,F在我們常在電視節目中看到這樣兩種主持人:一種知識非常的淵博,類似于學者型,但是主持的套路過于陳舊,風格化不明顯,顯得過于呆板和沉悶,不能很好的適應當下快節奏的收視需求,以及大眾娛樂的節目流行趨勢。簡單說就是,內容有余而觀賞性不夠。另外一種呢,恰恰相反,特別會活躍氣氛、插科打諢,極具搞笑功力,也擁有時尚靚麗或個性化的外表,但真正需要分析點評,需要在關鍵時刻發表見解的時候,卻顯得表達單薄,知識底蘊不夠,在節目中捉襟見肘、留下“露怯”的尷尬。這兩種主持人都屬于素質不夠全面,主持水平受限,也無法充分發揮主持人作用的類型。
節目主持人的作用簡而言之就是把握節目的節奏、調節現場的氣氛,同時向觀眾傳遞信息、解答問題,適時地發表有關分析、評論和見解,恰當地抒發一定的情感,突出深化節目主題,從整體上達到組織、串聯節目的效果。伴隨節目形式的日新月異,主持人的出現方式日趨多元,如此一來,更加考驗主持人的能力和作用。比如,早些年東方衛視的《中國達人秀》和近兩年的《中國好聲音》,主持人就僅僅只在節目開始、結尾以及比賽過程中適時串聯或者發表感想,大多數時候是和選手的親友團在一起,反倒由明星評委分擔了一部分“主持功能”。
在類似節目中,主持人更像是一名普通觀眾的代言者,把舞臺“讓位”給選手和評委嘉賓。脫離了傳統的“報幕”,主持人呈現出來的是另一種引導節目進程的風格。而在更多的綜藝節目中,主持人早就要向嘉賓一樣去體驗游戲、完成挑戰任務等等。那么,像這樣的主持人由臺前走向臺側、走向觀眾席甚至是幕后,這考驗的恰恰是主持人全面的素質,是不是足夠有駕馭力同時又能“接地氣”融入觀眾,如此其實比單純臺前的“走流程”更加考驗主持人的臨場應變、談話水平和把控能力。
具備全面的素質并不是不可企及的目標,目前,有不少素質全面的主持人已經出現和正在出現,就是一個很好的明證。不管過去、現在還是將來,素質全面化應當是任何一個想在主持人隊伍有所作為的人所努力的方向。也可以這么說,只有素質全面才能在未來節目主持人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占有一席之地。著名節目主持人克朗凱特之所以能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稱雄美國電視界20余年,正是因為他對新聞的深刻理解以及個人全面的素質。他的成功即便在今天看來,依然具有教材意義,做主持人之前或者在成為優秀的主持人之前,要經過記者工作的錘煉,加深對新聞工作的理解、豐富自己的閱歷、不斷提高業務素質,這些對節目主持人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
二、角色定位從個性化到偶像化
在這個崇尚個性的時代,個性化就是要和別人不一樣,那就意味著要創新。這不僅僅是節目形式的創新,也是主持人定位的創新、風格的創新、熒幕形象的創新。如何在時下網絡新興媒體中,在科技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中,尋求自身的突破和語言表達的創新呢?
不可否認,每個節目主持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有的沉穩大氣,有的敏銳犀利,有的幽默風趣、活潑可愛;還有的優雅大方、極具親和力。電視臺也會據此對主持人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工。如今,在主持人和電視臺的共同努力下,主持人和他主持的節目呈現出良性互動的現象。他們,就在依據主持人的自身特點和優勢,尋求創新突破點。很多名牌欄目培養了一批著名節目主持人,不少優秀主持人也以其獨特的個人魅力造就了一批名牌欄目。我們有這樣的感覺,有些節目主持人已經或正在因其個性特色成為偶像化的明星主持。
比如江蘇衛視《非誠勿擾》,主持人孟非就以風趣幽默和極具婚戀生活經驗的“孟爺爺”形象成為萬千年輕觀眾的偶像,甚至成為了新時代“月老”的代言人。再比如,江蘇衛視的另一檔節目《最強大腦》中,零經驗跨界主持的蔣昌建,也以其獨特的沉穩睿智的學者風格,牢牢占據節目的核心競爭力,成為帶動節目的偶像力量。這兩年,除了電視綜藝競爭白熱化,一些視頻網站也加入到綜藝這片競爭紅海,推出更像年輕人口味靠攏的網絡綜藝。愛奇藝現象級網綜《奇葩說》,重新激活“辯論”節目的打開方式,由央視“出走”的主持人馬東也開發出全新的個人主持魅力,吸引了大批年輕粉絲。另外一方面,不少原本在電視領域如火如荼的一線主持人,也另辟蹊徑紛紛轉戰網綜,以湖南衛視為例,先有何炅主持騰訊視頻自制節目《拜托了冰箱》,后有汪涵牽手優酷奉上網綜首秀《火星情報局》。
不難發現,無論是在電視還是網絡里,新媒體時代的主持人節目都有一個明顯的發展趨勢,就是節目越來越以主持人為中心,節目風格、定位都圍繞主持人來打造。以前的節目主持人都是傳播信息的載體,稿件、方向都是已經定好的。 現在的很多節目主持人成為了傳播信息的主體,怎么主持,說哪些方面的內容,怎么說,這些主持人的主動性大了。而一些偶像主持人,擁有了大量擁躉粉絲,本身就是節目的核心競爭力,觀眾沖著主持人來看節目,這樣的節目就有了不可替代性,也就不怕形式和創意被模仿了。
信息開放、節目形式日新月異的今天,任何創新都有可能瞬間就被改編再創造,唯有主持人成為不可替代的吸引力法寶,才是永遠不可能復制的。“同樣的新聞同樣的事件,我就愛聽聽你怎么說”,主持人偶像化,意見領袖化這一趨勢在將來極有可能成為一個普遍存在的事實。
三、網絡和科技元素從使用到融入
今年舉辦的里約奧運會上,傅園慧一句話讓網絡詞匯“洪荒之力”伴隨著電視直播攪動了半個地球。網絡詞匯幾年前在逐漸影響傳統媒體語言,而今,傳統媒體報道中的熱點事件熱點人物或語言又會反過來迅速發酵,成為網絡語言。可見,現如今新媒體網絡資源早就和電視節目融為一體,那么,新媒體時代下的電視節目主持人的語言一樣也早就受了到巨大的影響。記得在幾年前,剛剛流行起“神馬”、“浮云”等網絡詞匯的時候,我在一期節目中遇到這樣一個內容:“某地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開時尚餐廳,起名神馬餐廳,十元以下的菜一律叫做浮云,十元以上的菜一律稱之為給力”。當時我的點評是這樣說的:“一個簡單的餐廳,之所以深受廣大年輕消費者的喜愛,就是依靠了好的創意,好的點子。這對所有自主創業的大學生來說是個很好的啟示——神馬都是浮云,只有創意才最給力!”簡單幾句,卻能讓年輕觀眾產生共鳴,因為很好的運用了網絡流行語“神馬都是浮云”,又結合了這個事情本身的道理,所以,話不需多,其意自明。
反過來想,如果主持人固步自封,不去了解時下網絡熱點,不能很好的將網絡語言加工利用,也就不可能達到這樣的效果,甚至可能不能理解這篇報的的意思,發揮也就更無從談起了。后來,就連人民日報頭條新聞標題都用了“給力”一詞,當時還成了轟動一時的熱點。從那時起,我們已經無法回避網絡元素對傳統傳媒形式的滲入式影響了。時代的發展要求電視主持人對網絡語言不是拒絕排斥,而是如何合理的去運用。顯然,節目的質量,主持人的熒幕形象,宣傳政策尺度等等,都要求在利用互聯網資源的時候不能“拿來主義”,而應該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如網絡語言,流行的網絡語言可以借用,有時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不加選擇地濫用,就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
除了網絡語言、網絡素材的大量出現對主持人和電視節目的發展是一個全新的挑戰,現代高科技的運用也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并且對主持人的業務能力也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世界杯期間,中央電視臺直播節目中,在演播廳就啟用了全息圖像,三維立體呈現了綠茵場的全貌,甚至球員的全身模擬圖像,排兵布陣,場上局勢一目了然,甚至可以隨意轉動這個模擬的空間,使其放大縮小,或調換角度。主持人張彬在直播間侃侃而談的同時,它既是一名解說者,還要承擔一個高科技技術的駕馭者,一個立體圖像的操作員。可同時我們不能忘了,其實在他的身邊,真實的空間里,是空空如也的,這就要求他的手勢眼神等一系列態勢語都要配合密切,天衣無縫的表演出來,從這一點來說,主持人又要同時是一個和科技手段配合表演的演員。再比如東方衛視的《看東方》、湖北衛視的《長江新聞號》等,都運用了虛擬演播廳的大量高科技成像技術,呈現出立體的、直觀的畫面空間。播出手段也在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從2015年初兩會報道開始到2016里約奧運會,有越來越多的現場連線或者主持人節目中,采用直播云臺技術將節目零時差呈現給觀眾,也有越來越多的節目在映客、斗魚等直播平臺上同步進行。隨著電視轉播和無線網絡技術的發展,穿越空間的全息圖像技術,可以隔空采訪,4G技術可以隨時直播,VR眼鏡給了自媒體空間更大的延展,5G時代也即將到來……手機互聯世界可以讓更多的不可能變為可能……這就充分說明未來對主持人的發展而言,我們需要掌握的現代科技技能越來越多,要求也越來越高。
總而言之,節目是主持人的依托,主持人因節目而受到關注;主持人是節目的體現者、主宰者,是節目的延伸,節目因主持人盡顯魅力。兩者相得益彰、唇齒相依。在節目形式日新月異發展的今天,主持人必須有一種不斷進取,不斷學習的精神,放下身段、融入節目才能跟上節目的發展步伐,成就節目的同時提升自己的個人品牌。<\\Y8\本地磁盤 (F)\2011-新聞前哨\2016-2\BBBB-.TIF>
(湖北廣電經視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