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博
[摘 要]堅持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新理念,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技能。
[關鍵詞]小學英語 教學 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30-033
現代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模仿性強、好奇心強、生性好動是小學生的普遍具有的特點,而且小學生有意注意持續時間相對較短。而學習英語是比較單調枯燥的,假如一味采取學生聽、教師講教學模式,那就使學生學習興趣蕩然無存。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只有堅持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新理念,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技能。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美國教育家杜威指出:“教學的藝術就在于能夠創設恰當的情境。”可見,教師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能讓學生觸景生情,充分展示自我,張揚個性,培養創新的潛能。創設趣味化的教學情境,一般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利用實物,巧設情境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借助常見的水果、球具、小動物、學習用具等實物直接呈現在學生面前,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我在執教單詞“rubber”“ ruler ”“stapler”等時,就把這些實物展現在學生的面前,雖然橡皮、直尺、訂書機等文具用品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碰到,但當我把這些實物帶進課堂時卻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他們急切地想知道用英語表達的辦法,從而饒有興趣地參與課堂學習。再如,我在執教“head” “shoulder ”“neck”人體部位單詞時,我就把課前準備好的洋娃娃貼上相應的單詞,讓學生來個歡快的大聚會,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掌握了這些單詞。
2.結合實際,展現情境
在教學實際中,教師可以選取生活中的某個典型片段來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以便學生學以致用。例如,我在執教《A new house》一課,針對前一課學習了的句型的用法,在導入時創設了以下情境:有外賓參觀我們的學校,選幾名學生做小導游,請你們用“There be”句型介紹我們的學校,并選出優秀的小導游進行獎勵。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不僅復習了已經學過的知識,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音樂情境,營造氛圍
音樂的旋律、節奏能把人帶到特有的意境中,給聽者以美的享受和美的震撼。以音樂創設的情境,能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譬如,我在執教“身體部位”單詞時,就自編歌詞“Hello,×××,touch your head;Hello,×××,touch your nose…”,帶領學生邊唱邊做動作,輕松學習、記憶身體部位單詞。
二、巧妙用體態語,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體態語是日常生活中傳遞信息的重要途徑,主要包括表情語、目光語、手勢語和身勢語,這些體態語相互依賴,通常是伴隨著有聲語言出現,在課堂上合理地使用體態語,激發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促進師生互動,能顯著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以無聲勝有聲。
第一,體態語活躍了英語課堂,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是學生學好英語的必要條件,抽象、單調乏味、毫無生氣的知識性講解根本不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借助體態語在課堂上“手眼并用”,會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欲望,會把枯燥的語言教學課堂變成一個聲情并茂的歡樂大舞臺,會讓學生把學習中被動的記憶變成歡快的主動理解,學生學習的質量會在寓教于樂中得到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也大大提升。比如,美國某教育考察團來我校考察,有一項外教與學生互動的環節,當時天空剛開始下雨,外教神采奕奕地走進教室,在和同學們熱情的相互問候及簡短的自我介紹后,做了一個把食指放在嘴唇上的動作,然后說:“Please listen carefully, what can you hear?讓學生跟著他拍手的節奏拍手,先慢后快,之后再摩擦雙手,最后讓學生和他一起打響指,節奏由急到緩,原來這是在模仿從開始下雨到最后雨停的聲音。隨后外教在黑板上寫下rain, light rain, heavy rain, raindrops……一系列與雨有關的詞語,之后又重復剛才的動作,做哪個動作說哪個詞,學生茅塞頓開。上課時,學生不僅聽老師講,還聚精會神地看老師的表情動作,同學們玩得高興,學得輕松,整個課堂無聲勝有聲。
第二,體態語精練了課堂用語,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體態語能有效表達教師的意圖,精練課堂用語,能使教師節省更多時間用來示范操作。其中,借助手勢語來對抽象事物進行解釋,有助于學生比較容易掌握新知識。譬如,我在執教Fun With English 6A Unit7 《At Christmas》時,為了讓學生理解單詞mine/his/hers/ours,就做如下動作來使學生明白其意思。
T: Boys and girls, look at me, please. This is my bag.
So this bag is mine.(當說到mine時我用手指指向自己來使學生明白mine的意思。)
所謂身勢語就是指利用全身的某些肢體擺動身體來幫助學生學習英語。諸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Fun With English 2B Unit 2 《At the Zoo》單詞部分時,假若教師僅僅解釋其中文意思,那么這節課就會變得索然無味,自然就不會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我又是如此應用身勢語的。
T: boys and girl, lets have a guessing game, OK? Look, whats this? (我彎下腰,做抓臉狀)
Ss::houzi(monkey).
T: Yes, this is a monkey.
由于我的栩栩如生的模仿,可謂形象生動有趣,從而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第三,體態語教學豐富了思維想象,強化了語言記憶效果。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布魯斯曾對教師的體態語做過這樣的論述:“體態語對教師幫助學生保持較長時間的注意,以便完成任務而言,不失為一種強有力的措施。”
三、靈活應用多媒體,不斷吸引學生眼球
聽覺、視覺的有機結合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英語教學中講究的是音、形、義的結合,一個單詞,一句話要求學生要做到會讀、會說、會寫。學生初識單詞,僅僅靠教師口中新授,書本呈現單詞,難免顯得不夠高效,枯燥乏味。學生不能在簡短的時間里有效地記憶所學內容。所以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課件一直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愛,尤其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許多教師嘗到了甜頭。通過多媒體的呈現,學生可以帶著問題看動畫,寓教于樂,邊思考邊享受學習的快樂,欣賞他們最愛的動畫。很多單詞的教學也通過多媒體教學變得富有生趣,一個單詞的含義也可以通過圖片來詮釋,加深學生的印象。各種小游戲在多媒體的幫助下也是運用得得心應手,例如“brain storm”“whats missing”等考驗學生對單詞掌握熟練度的游戲。如我在執教《Shapes》一課時,其中6個圖形的教學非常單調,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我將這6個圖形制作成優美的課件,在上課時呈現給學生,達到了顯著的教學效果。
四、介紹國外風情,擴寬學生的知識視野
中國的風俗人情和英美等國家有著很大的文化差異,若在課堂教學中穿插一些這方面的介紹,則既能擴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又可增進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譬如,我在執教《Halloween》一課時,針對學生對“萬圣節”比較陌生的實際情況,就先對“萬圣節”的由來作背景介紹,這樣學生學起來要輕松很多。當然,也可以適當介紹愚人節、復活節、感恩節、圣誕節等一些西方的傳統節日。再如,中國人喜歡對別人的稱贊表示謙遜的態度,而西方國家的人們對別人的贊揚會表示感謝,回答通常有“Thank you”“Thank you very much”等。
“教無定法,貴在有效。”但愿大家精誠合作,大膽探索別具一格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新模式,為構筑“實際、實用、實效”的啟東教學大廈添磚加瓦。
(特約編輯 左 蕓)